“我生了你,凭什么不能管你?”没有边界感的父母有多恐怖?
摘要:“边界”(boundary)一词,生凭早在精神分析流派和家庭系统疗法中就已经被提出。边界对于精神分析流派,父母边界体现在子女与父母建立连接和保持独立的有多一种平衡,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恐怖保护和放手的某种折中里。

平时生活中,生凭我最常听到的边界,莫过于朋友对自己父母的父母吐槽——
“我妈又又又把我的微信推给了相亲对象,真是有多无语死了!”
“爸妈来我的恐怖城市看望我,却赖在我家里不走,生凭还要对我的边界生活指指点点...“
“我爸让我回家考编,说女孩子家为什么要累死累活打拼,父母可是有多我在大城市过得好好的呀!”
听着听着,恐怖我也不由代入其中,感到异常愤慨,这样的家长,也太窒息了吧!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些行为都是父母没有边界感的表现——他们混淆了自己和子女的身份,把子女的当成自己的。
出于一种“我是为了你好”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加给了子女。
我的朋友R就因为父母疯狂安排的相亲,几近抑郁。
她说,她感觉自己就像父母待价而沽的商品。“最不尊重我的人,竟是我的父母”,她绝望地说。
今天的文章,就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父母会没有边界感,而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01、亲子关系中的边界感是什么?
“边界”(boundary)一词,早在精神分析流派和家庭系统疗法中就已经被提出。
对于精神分析流派,边界体现在子女与父母建立连接和保持独立的一种平衡,以及父母对子女的保护和放手的某种折中里。
而在家庭系统疗法中,清晰的边界对于家庭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边界意味着个体在归属感和分离感上达成了平衡。
学者Kamiguchi更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他把边界比作围绕细胞的细胞壁。
他认为边界应该足够牢固,以确保个体的整合。
同时边界也应该可以渗透,以允许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就比如,父母会偶尔发消息来关心问候我们恋爱或是生活的状态,但是不会参与其中,强行改变我们现有的状态。这就是边界的表现。
Netflix新剧《恋爱修课》中Nick的妈妈就是如此,听说一直是异性恋的Nick喜欢上了同为男性的Charlie,她不但没有横加干涉,反而很愿意与Nick聊聊他的情感问题。
直到20世纪,心理学家Kerig才正式对于亲子关系提出了“边界溶解”(boundary dissolution)这个概念。
边界溶解,指的是父母无法认可孩子心理上的独特,难以意识孩子心理上的分离。
它意味着父母不能够或是不愿意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父母没有边界感”。
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者》一书中,英惠父母和英惠的相处模式,就是边界溶解的——英惠决定素食,爸爸却咆哮着让她吃肉,而妈妈故意把参鸡汤说成是补汤,以骗英惠破例吃肉。
边界溶解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Kerig划分了两个维度:包络(enmeshment)和侵入(intrusiveness)。
包络是指,父母和子女间“自我”和“他者”身份上的模糊。包络,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平等——“我俩想的一样”。包络也包括父母的过度参与。
这些都是典型的包络行为:
(1)父母用你的东西,说用用怎么了,你还不是他们生的。
(2)父母把你的微信推给别人,甚至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
(3)父母给你报个考公班,硬拉着要你去参加。
相反,侵入是指,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自由。
侵入,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命令——“你想的得和我一样。”侵入还包括来自父母的精神控制和过度保护。
这些都是典型的侵入行为:
(1)高考填志愿,父母让你写他们决定的专业。
(2)找的男朋友爸妈不满意,私底下拆散你们。
(3)屡屡指责你为什么不按他们的去做。
父母没有边界感的行为,可以既有包络,又有侵入,但都无疑给子女带来了诸多痛苦。
卡夫卡的父亲,就是一个屡屡干涉子女的没有边界感的家长。
他让卡夫卡做他决定的工作,而“封了卡夫卡想走的路”。
他把儿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不开心就把卡夫卡扔阳台上。
卡夫卡终身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在郁郁寡欢中逝世。
就像他小说《审判》中写的,文中的儿子跳河自杀——卡夫卡他毕生都没有和自己以及父亲和解。
02为什么父母会没有边界感
1、病态的父母,借子女来实现自我救赎
父母没有边界感的背后,或许是他们自己也被一些心理问题缠身。
譬如,充满焦虑和不安全感的父母更有可能做出没有边界感的行为。
美籍作家伍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几度登上豆瓣热榜。
书中就描述了一个父母没有边界感的悲剧故事。
书中,詹姆斯和玛丽琳是一对美国夫妇。
詹姆斯是出生在唐宁街的亚裔,可以说是美国的下流阶层。
他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终身教授,但毕生都活在无法融入白人社会的痛苦迷茫中。
而玛丽琳,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女孩,始终在尝试摆脱传统的束缚,但最终因成为家庭主妇而面临梦想破产,她感到不安和绝望,几度离家出走。
于是,詹姆斯把“成为真正美国人”的心愿强加给女儿莉迪亚,玛丽琳则模糊了自己与莉迪亚的边界,她将自己从事科研的心愿强加给莉迪亚,坚持要她从事科研,还说这是莉迪亚喜欢的。
莉迪亚因为亲子边界的溶解,一直都没有找到自己。
最终,她选择了自杀。
当父母处于不良心理状态时,就会模糊与孩子的边界,企图假借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心理诉求。
因为心理诉求长久以来无法通过自己一人之力来解决,那么,只好让子女代自己完成。
说到底,父母越界,其实是想借子女完成一种自我救赎——无论是摆脱焦虑还是找到安全感。
2、长大的子女,失去的共生感,无法适应的全新亲子角色
当子女尚未成年时,他们主要靠依赖父母生存。
子女和父母同吃同住,父母给子女提供生存资源以及情感支持,也就是说,一个探索外界的“安全基础”(secure base)。
在这个阶段,子女和父母可以说是浑然一体的。
他们作为“共同体”存在。
然而,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子女会表现出独立的偏好。
一方面,由于上学和上班的需要,他们与父母的物理距离变得遥远,另一方面,由于社交范围不再局限于家庭,他们与父母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
这个时候,对于父母而言,他们就面临一种威胁——子女不再是自己的一部分。
可以说,这是为人父母的一项重大挑战,即在对孩子的依恋,和鼓励支持孩子自主分离之间,取得某种健康的平衡。
对父母而言,他们也会经历某种“分离焦虑”。
原本依赖自己的子女,开始变得和自己平起平坐,这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感。
当父母因子女与自己脱钩感到不安时,模糊边界的行为就会随之产生。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霍华德的妈妈就是如此。霍华德明明已经奔三,她却仍旧不想让他长大,搬离家庭,拥有自己的生活。
她选择包办霍华德一切。从早餐到衣服,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不仅如此,霍华德妈妈还完全不把儿子当别人。甚至自己出现了皮炎,都让霍华德帮自己抹药膏,这让霍华德感到极为不适。
这些都是因为父母无法适应全新的亲子角色所做出的举动。
3、控制欲驱使下的爱,更容易模糊边界
父母没有边界感,有时是因为他们有着过度的控制欲。而这种控制欲,施加给了孩子。
心理研究表明,对于不少父母而言,子女都是他们实现自己成就感和控制欲的一个主要渠道。
餐桌上,你总会听到家长异常得意地提起自己的孩子,譬如孩子考上了好的研究生,找了不错的对象,或是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这都是因为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了一个可以控制的,用于自我证明的所有物。
本质上,父母并不想要培养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相反,他们想要一个全然依附于自己的,永远听话的孩子。
他们之所以做出没有边界感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并不想要你独立成熟。
相反,他们希望你容易控制——这使得他们感到安全。
我的朋友B就是这样,她读书的时候,父母永远跟着陪读,她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中她去异地求学,母亲租了房子来天天监督她背书。
等到她出国留学时,父母又让她每天打视频汇报情况。
她说,她的妈妈就像《小欢喜》中的那个单亲妈妈宋倩,大事小事都要管,管的让人发疯。
她这才意识到,父母可能从开始,就没想过让她真正意义上去独立。他们想要的是一个言听计从的婴儿,即使婴儿也终将变老。
父母没有边界感的行为,是一颗糖衣炸弹,看似出于爱,却把孩子的独立性通通毁掉。
03怎样树立边界感
1、了解你的触发点并预测它们
“触发点”是指那些父母没有边界感时,让你感到难受的情况或事件。
对于每个人来说,触发点都不一样。
触发因素有很多,从看到父母随意进出你的房间,到父母把你的联系方式给别人,再到父母未得到你的同意把你的东西送人。
你可以提前一步了解你的触发点:
a)它们是什么,
b)产生的情绪,
c)如何最好地照顾自己,
d)你打算如何应对。
你可以试着把触发点在纸上一一列出来。
通过列举,你可以更好的了解哪些行为触碰了你的边界,以及准备好一套措施来应对这些越界。
2、练习和父母说“不”
树立边界感的第一步,就是要告诉父母,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当父母做出混淆他们与你的身份的举止时,比如说私自把你的微信给别人。
这个时候你可以果断说“不”。
当然,说“不”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你需要注意区分”软性不“和“坚决不”。
”软性不“很有可能为未来的允许留下空间。
而“坚决不”,是坚定而有限的,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改变。
在设立边界感时,你可以多尝试“坚决不”而不是“软性不”。
你可以做一个从最简单到最难的“不”菜单,练习不同的“不”场景,然后在家庭场景中练习。
设限不仅会让你感觉更强大,因为你在为自己说话,还会让别人知道你知道自己的需求,而且不怕说出它们。
3、明确你的需求并和父母沟通
你可以提前确定你的需求和界限。也就是说,在亲子关系中,明确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自己不想要的。
比如,父母出于关心来探望你,这是你希望看到的。
但是,父母坚持呆在你家里,迟迟不肯离去,甚至吃穿用度都用你的,还对你指手画脚,绝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我们不想要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确地和父母指出这一点。
你们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开诚布公的把想法放在台面上聊一聊。
甚至可以把双方的需求都说出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协调的部分。
虽然这可能很痛苦,但也没关系。
这是你的生命,你宝贵的时间。
一旦你确定了自己的极限,就把它们清晰友好地传达出来。
作者:扶荑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责任编辑:休闲)
-
作者/高雅美国科技巨头在全球面临着越来越多垄断相关的指控。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22日发布在英国政府网站上的一份声明称,苹果和谷歌在移动生态系统上存在“有效的双头垄断”。上周,德国反垄断监管机构 ...[详细]
-
三星 Galaxy Z Flip 4 折叠屏将于 8 月 10 日在三星 Unpacked 活动上发布,近期 Pricebaba 的一份新报告曝光 Galaxy Z Flip 4 折叠屏的欧洲售价。其 ...[详细]
-
外汇局谈2022年上半年数据: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
来源: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今年上半年,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13289亿美元,售汇12436亿美元,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按美元计价,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1600亿美元,对外付 ...[详细]
-
上海时装周即将回归。时装周海报 上海时装周组委会 供图7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时装周组委会获悉,为重塑行业信心,全面助力产业加快复苏,上海时装周组委会经多方调研及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中国基金报 文 泰勒大家好,30日晚间一起看看有哪些重要新闻。股价小崩14年大赚33.64倍!巴菲特真的减持了A股当红的明星公司比亚迪,今 ...[详细]
-
昆仑保险经纪公司被罚60万元:利用业务便利为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7月22日消息,北京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因利用业务便利为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被监管责令整改并处罚款60万元。具体违法违规事实如下:1.利用业务便利为他人牟取不正当利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当地时间7月22日,亲俄的顿涅茨克地区领导人普希林宣布,谷歌已经在顿涅茨克地区被封禁。据法新社7月22日报道,普希林宣布,“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PR)已经决定封禁谷歌。临近的“卢 ...[详细]
-
全球裁员8000人、与宁德时代合作增产动力电池,福特计划五年内电动车研发投资500亿美元
7月21日,福特中国信息中心发布消息称,将通过新增磷酸铁锂电池方案和锁定相关原材料供应,达到60GWh动力电池年产能,确保公司2023年60万辆电动车的年化产能目标。同时,福特还计划于2026年达到年 ...[详细]
-
英国住宅抵押贷款产品正逐渐回归市场。根据Moneyfacts Group Plc的数据,英国借款人现在可以获得3603种住房抵押贷款产品,高于周二的3540种,这是自9月28日一夜之间创纪录下跌以来的 ...[详细]
-
相关报道:北溪1号将恢复部分供应,欧盟“断气”危机却远未结束……第一财经网)周四起俄气管道利用率将恢复到30%。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三宣布,自7月11日进入年度例行维修的“北溪1号”将如期恢复运行。德国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