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主要健康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 白剑峰
“专家来义诊了!人民日报人民”2月16日,主健中高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的标居广场上,来自北京、收入水平上海、前列广州、健康重庆等地的显著66名医务人员举行义诊活动。当地群众闻讯而来,提升接受义诊、人民日报人民进行咨询。主健中高
这是标居由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暨“三下乡”活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收入水平今年活动的首站。当天,前列“中国好医生、健康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成立,显著并在当地开展基层义诊、带教查房等。今后,这支队伍将走向更多的革命老区、边远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确立了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看病就医更方便、医药负担更轻了、健康管理更贴心……这是很多城乡居民的切身感受。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
2月15日,国内一批知名儿科、妇科、产科等专家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义诊。此前,义诊预约热线一经开通,155个号源“秒光”。来自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的患者,早早来到候诊区排队。
自2022年8月19日国家妇儿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挂牌成立以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累计派驻专家55人次,开展义诊活动8次,进行远程会诊120余例,并成功实施了一批高难度手术,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
近年来,我国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设置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批复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5万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大幅减少跨省份、跨区域就医。
我国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历史性地全面破除以药补医体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同时,推进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已经开展的7批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
“十四五”时期,针对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全国将布局建设20个左右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满足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需要。
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健全,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续提高
日前,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扎西胸闷咳嗽。他在家门口附近的卫生院拍了胸片,当地医生无法确诊。很快,他的胸片被上传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该院医生还与西宁市的专家进行了会诊。一天后,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就传回来了,让患者避免了奔波之苦。
近年来,我国着力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健全,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升。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超过42万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特别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确有需求的重点人群提供长期处方、家庭病床等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医联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推进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基层解决。先后在118个城市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试点,在827个县(市、区)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目前,双向转诊结构明显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成效,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就诊率超过90%。
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新阳镇建新村的郑荣熙,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不久前,他来到尤溪县总医院新阳分院治疗,医生为他开出3张处方——药品处方、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村医定期上门随访,并根据他的血压、血糖情况,调整药物用量。很快,他的血压和血糖就恢复正常。
郑荣熙的康复,得益于“一体签约、二师共管、三级联动”的慢病管理模式。临床医师与公共卫生医师共同为慢病患者提供建档、治疗、随访、健教等服务,同时采取“村级下派、乡级归口、县级会诊”,实现慢病分级诊疗。
我国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扩面。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5元提高到目前的84元,基层机构开展的项目从10类扩展到12类,每年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重点疾病患者和“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提供10多亿人次的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风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围绕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限酒、心理健康、健康环境促进等,全方位控制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
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坚持预防为主,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以及各类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强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遏制发病率上升趋势,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4%。体育场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生活环境改善明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升。农村卫生面貌焕然一新,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百科)
-
11月2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罗氏(RHHBY.US)递交了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的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据了解,玛巴洛沙韦片在中国曾被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并于2021 ...[详细]
-
国常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专家:全面降准或政策性降息将落地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今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确 ...[详细]
-
新华社上海4月13日电 题:上海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 专家谈最新救治情况新华社记者龚雯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同时,治愈出院的本土病例和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也不断增加。国务院联 ...[详细]
-
美为何频繁渲染“中国扩张核武”?专家:美在为自己核武转型发展造舆论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华尔街日报》日前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由于对美国构成的威胁的评估发生变化,中国加快了核武库的“扩张”。这是美方对所谓“中国核威胁”的最新炒作。中国核战略专家11日对《环球时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今年以来,日元的贬值幅度超乎预期,不仅创出24年的新低,而且成为最为疲弱的发达经济体货币。但与此同时,微软、索尼和任天堂三方,在日本市场上也正上演着一场相互“死磕”的价格战——明知日元的 ...[详细]
-
本报记者 余 悦近几年,大量消费新需求催生了不少新职业——整理收纳师就是其中之一。这个伴随消费者对居家环境更高品质追求应运而生的新职业,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职业整理收纳服务究竟什么样?这一职业为何会从小 ...[详细]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4月11日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在安理会新冠疫情和疫苗问题公开会上进行发言,他表示,世界已进入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第三年。人类基本掌握了抗击疫情的有效手段,已看到隧道尽头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13日,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已经批准向乌克兰提供7.5亿美元的额外军事援助,包括榴弹炮和火炮等军备物资。据报道,自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总值2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而最新 ...[详细]
-
11月21日晚,房山、门头沟通报新增风险点位。昌平区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转为线上教学和居家看护。房山区房山区疾控11月21日晚通报新增风险点位,涉学校、公交和多个地铁站等。11月14日-20日房山区长阳 ...[详细]
-
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传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传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