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存款“降息”背后
9月15日,降息、大行、存款、背后、降息、大行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齐发公告宣布,存款自2022年9月1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背后
六大行3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均调整为2.60%,降息较此前下调15bp。大行除邮储银行外,存款五家大行3个月、背后6个月、降息1年期、大行2年期、存款5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分别调整为1.25%、1.45%、1.65%、2.15%、2.65%,邮储银行6个月、1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调整为1.46%、1.68%,均较此前下降10bp。
今年至今,银行息差承压,国有大行计息负债成本更是逆势回升4.5bp。上半年,上市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均值为2.25%,较去年末仅下行了 2.7bp,下行速度大幅低于预期。
银行息差压力同时持续加大,2015年始,商业银行净息差呈下降趋势,近几年基本稳定在2%附近。2022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4%,创2010年以来新低。
随着商业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不断下降,负债端利率走低也为必然趋势,而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缓解息差收窄压力。
国有大行计息负债成本逆势回升
9月15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齐发公告宣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2021年6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该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但目前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对于调降存款利率效果尚有限,存款成本仍整体上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均值为2.25%,较去年末仅下行2.7bp。下行速度大幅低于预期。其中,国有大行计息负债成本逆势回升4.5bp。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平均计息负债成本分别下行了3.4bp、5bp 和 3bp。
与此同时,银行持续面临息差收窄的压力,2015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呈下降趋势,且近几年基本稳定在2%附近。2021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08%。2022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4%,创2010年以来新低。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建行净利息收益率2.09%,同比减少4bp;工商银行净利息收益率2.03%,同比减少9bp;农行净利息收益率2.02%,同比下降10个bp;中行净息差为1.76%,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不同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情况也相异。2021年末,民营银行净息差为3.72%,外资行为1.55%,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别为 2.04%和 2.13%。
相形之下,银行业市场交易最活跃的10年期国开债,其到期收益率保持在3%附近,高于净息差收益。
储蓄意愿较强烈 降低负债端成本是关键
整体看,今年下半年,净息差仍然存在下行压力。
农业银行行长林立在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中称,预测净息差还将一定程度承压。
“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的息差均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在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中表示,从资产端看,前期LPR下调,与二季度新发放贷款利率较快下降,对持续影响息差的表现;而在负债端,受居民和企业投资及消费意愿下滑的影响,存款定期化趋势较明显,负债成本难以下行,出现一定程度的刚性。
降低负债成本是关键。郭莽补充,降低负债成本是维护息差水平的重中之重,接下来,交行一方面将加大活期存款拓展力度,努力提升活期存款占比,另一方面强化存款成本率考核,有效降低负债成本,以在负债端、资产端两头发力。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6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9513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4.83万亿元,同比多增9741亿元。
另据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8%,比上季增加0.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
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存款利率下调,缓解银行息差压力,特别是年初以来五年以上LPR合计下调了35BP,将对2023年息差带来巨大的压力,倒逼银行降存款利率。本次下调以利率自律定价机制的形式进行,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各期限存款利率上限下调,将对银行压降存款付息率发挥积极作用,缓解息差压力。
据招商证券测算,本次政策将最终降低银行存款付息率约7BP,降低计息负债成本率约5BP,能够明显缓解明年息差压力。
惠誉博华在8月18日的研报中预计,年内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或将继续承压。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受制于揽储能力的天然劣势,利率下行环境下负债端成本下降幅度较低。而资产端除贷款投放收益率受市场利率影响下行外,高收益类结构化和非标投资也受制于资管新规的实施规模难以扩张,预计城商行和农商行息差水平将继续下降并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惠誉博华分析师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近年来存贷比不断升高,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净息差的收窄幅度。城商行与农商行受制于非贷款生息资产规模普遍较低,存贷比提高也面临较大压力,资产端收益率的下行对其息差造成的不利影响难以通过提高贷款占比降低。
(责任编辑:休闲)
-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999)“买入”评级,综合考虑FY2023H1表现及H2展望,下调FY2023-25年EPS预测至0.62/0.72/0.85港元原0.66/0.78/0.91港元),目标价1 ...[详细]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851.0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2,348万平方米,回款率达到92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据国家电网官网消息,8月3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与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举行视频会谈。会谈言及,加快推进“外电入川”等工程。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8月中旬开始, ...[详细]
-
移卡:2022年中期实现收入16.4亿元 同比增长17.1%
8月30日晚间,公布中期业绩,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实现收入为人民币16.42亿元,同比增长17.07%;毛利为人民币5.29亿元,同比增长52.05%;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人 ...[详细]
-
小康人寿连亏12年:因噱头营销风险被通报后,又有2款产品被叫停
小康人寿两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被监管叫停。近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对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小康人寿的两款增额终身寿险,因 ...[详细]
-
贺俊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1月份至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929.5亿元,同比下降1.1%按可比口径计算)。分行业看,7月份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7.8%,增 ...[详细]
-
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9日报道,英国铁路和航空公司员工今夏发动大规模罢工影响交通服务,对民众生活造成不便。如今罢工浪潮将蔓延到公共服务部门,英国人正经历的“不满之夏”或会 ...[详细]
-
煤炭板块大跌超5% 北上资金净流出近50亿元 空方能量是否充分释放?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8月30日,A股三大指数回落,行业与个股涨少跌多,北向资金净流出。A股后续趋势如何?8月30日,A股三大指数开盘后不断震荡走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李云琦)11月21日,在2022年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已是 ...[详细]
-
图片来源:东方IC格力和线下经销商的矛盾正走向白热化。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河北格力总经销商——河北新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自发日前公开宣布退出格力的经营,转做飞利浦。同时有知情人士表示,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