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成本上涨!汽车供应链格局突变:日系企业承压 中美零部件企业增长强劲!

成本上涨!汽车供应链格局突变:日系企业承压 中美零部件企业增长强劲

时间:2025-07-06 20:08:57 来源:苍松翠柏网 作者:探索 阅读:336次

原标题:成本上涨!成本汽车供应链格局突变:日系企业承压 中美零部件企业增长强劲

日前,上涨福特汽车在其发布第三季度初步业绩预告时向投资者表示,汽车企业强劲由于通货膨胀和供应链问题,链格该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将额外产生10亿美元成本。局突此消息一出,变日部件福特股价在9月20日暴跌12%,系企创下十多年来最大的业承压中单日跌幅。

因供应链问题而承压的美零不仅有福特汽车。今年8月初,增长丰田汽车曾对外表示,成本受供应链问题造成的上涨生产限制和原材料等成本上升影响,截至6月30日,汽车企业强劲该公司2023财年第一财季(自然年二季度)利润接近腰斩。链格

但与汽车供应链相关的局突成本仍在上涨。有汽车零件供应商向外媒表示,由于能源、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供应商不得不全面提高对汽车行业客户的零件价格。截止目前,有供应商已将零部件价格上调7%~20%。

除了原材料,汽车海运贸易的价格也在上涨。据彭博社报道,全球最大船舶经纪公司克拉克森研究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运送汽车和工业机械的货轮日收入已飙升至约8万美元,这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数据。

尽管全球汽车供应链依然承压,但实现了有效成本控制的头部企业却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汽车零部件企业收入百强榜》显示,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的国别占比变化显著。其中,美系、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录数量增加,日系零部企业则因日元贬值和下游主机厂为转嫁经济压力及推进供应链变革,进一步压缩采购价格,同步剥离低价值、低盈利、非“新五化”相关业务至相关零部件企业,导致日系零部件企业经营压力增大、规模缩水。

图片来源:2022年汽车零部件企业收入百强榜

“受汽车销售恢复、技术转型加速、货币相对坚挺等因素影响,中国及美国汽车市场整体向好。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显著提升,催生了新能源零部件的需求,也同步推动了零部件价值的提升。与此同时,有的零部件企业主动把握住了电动化、智能化的需求,积极开展产品线转型升级,领先布局智能驾驶硬件系统级别解决方案,提供电气化创新产品,拉升了自身的营收空间。”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营业收入为14780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535亿元,同比增长18%。

图片来源:2022年汽车零部件企业收入百强榜

“虽然在盈利性方面,受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中国零部件企业净利润在2020年至2021年的18%增速,较2019年至2020年36%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利润率保持相对平稳。特别是在新能源板块,2020年至2021年有数据披露的87家零部件企业在该板块的净利润增幅达103亿元,利润率为11.4%,位列所有业务板块首位。”郑赟对记者说,这与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化浪潮持续深化密不可分,2021年我国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约达16%,今年8月我乘用车渗透率首次超过30%,达到30.1%。

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强劲表现已经引起外媒注意。英国《金融时报》在9月20日报道称,随着中国确立对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优势地位,奋力追赶的欧洲汽车产业正面临历史上最大的挑战之一。

据基准矿业情报公司预计,今年中国生产的锂电池将占到全球的76%,而欧盟将仅占7%。

“伴随着智能电动车的增长,软件定义汽车的持续渗透,我们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超过34%,而智能座舱市场将以11%的速度增长至逾500亿元,新车ADAS渗透率约达到65%。这将使得汽车产业下游对电气化、轻量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高价值需求不断增加,帮助中国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走向全球。”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美媒披露谷歌前CEO鼓动对华“冷战”的“生意经”
  • 特斯拉Model Y刹车异响 车主投诉十天后顺利结案
  • 新股提示:奥浦迈等5股今日申购
  • 中国中免:拟8月25日港交所挂牌上市 发售价定为每股158港元
  • 受集采冲击扣非净利下降3成 通化东宝:加大对零售渠道、民营医院等集采外市场投入
  • 中韩同步纪念建交30周年,中国大使:中韩之间不该有解不开的疙瘩
  • “风投之王”约翰杜尔:错过特斯拉是最大遗憾
  • 山西省发改委倡议成立氢能产业联盟
推荐内容
  • 我国现存啤酒相关企业6.9万家,山东省位居第一
  • 摩托卖得好 二季度净利环比翻倍  春风动力股东、高管却在密集减持
  • 信贷资金被挪用,天山农商行被罚200万元
  • 8月24日银行早报:首份大行半年报出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超10%
  • 罗熹获批担任人保寿险董事长 开启“罗肖配”新篇章
  • 瑞信:维持快手-W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12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