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才值1亿的Figma,转身卖了200亿,结果用户都在喊它快逃?
4年前才值1亿的年前Figma,转身卖了200亿,才值结果用户都在喊它快逃?亿的亿结
来源:硅星人
Figma的加入,会让重新年轻起来吗?身卖
最近几天,在科技公司不断传出裁员、果用估值下跌的户都喊快低迷之中,一桩巨额收购案引爆了投资界和整个设计圈——全球最大多媒体制作软件开发商Adobe宣布以200亿美元的年前价格收购设计界黑马新秀Figma。
这桩收购不仅是才值Adobe自1982年成立以来的最大收购案,也是亿的亿结设计行业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
Figma是身卖近年来少有的可以称得上拥有“硅谷速度”的创新型公司。2018年初,果用Figma的户都喊快估值才刚刚过1亿美元,还仅仅是年前一个小众设计工具,到了2021年,才值Figma估值暴涨100倍来到了100亿美元,亿的亿结其在设计圈的地位已经足以跟此前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的Adobe产品抗衡,成为了产品圈、设计圈内人人必用的工具。
此次,仅距离上次融资一年之后,Adobe再次让Figma身价翻倍,而Figma的创始人Dylan Field今年才仅仅30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桩收购案宣布后并没有在圈内迎来一片欢声鼓舞,反而在、Reddit上被一众开发者“喷”上热搜,纷纷表示对Figma的惋惜。
那么,Figma跟Adobe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爱恨纠缠”的故事?
从“一穷二白”的辍学生,到身价过亿的创业新星
可能连Figma的创始人Dylan Field自己也没有预料自己大学创立的这个产品有一天会发展到如此巨大的规模。2018年,他还租住着旧金山的一个小公寓,每天喝着一元一杯的咖啡,默默无闻地游走在硅谷的创投活动上。但如今4年过去,他已经身价过亿,一跃成为了硅谷创业场上的新星。
Dylan Field出生和成长在旧金山以北的Sonoma County,从小喜欢捣鼓电脑的他在计算机领域展现了很强的天赋,高中毕业后,他被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录取,曾担任该专业本科生小组的联合主席。
2011年,Dylan Field萌发了想要自己创业的念头,19岁的从几百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申请到了Peter Thiel设立的10万美元创业奖学金,正式辍学开始自己的创业旅程
但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Dylan Field的第一个无人机项目很快宣告失败。紧接着,他正式创立了Figma,但打磨了整整四年才正式推出第一个beta版本,期间Figma一度也徘徊在关门的边缘。
Dylan Field当时的想法是想要建立一个在线图形编辑平台,让所有人都可以摆脱本地系统的限制来进行协同设计,发挥创意。但此后一两年,Figma的都处于野蛮开发状态,光有一个概念,但产品路线图、商业模式都并不清晰。2013年与投资者见面时,Dylan Field甚至都讲不清楚自己在开发什么产品,以及该产品将解决什么问题,导致融资四处碰壁。
当时大量的团队成员离职、公司财务陷入困境,给Dylan Field结结实实上了一课,也让他静下心来重新梳理Figma的产品逻辑,找到Adobe这样的对标竞品,并从头开始软件设计,让Figma逐渐走上了正轨。
2015 年底,Figma推出了它的第一个beta产品,紧接着 2016 年底推出了它的第一个公共产品,免费向公众开放并邀请大家试用并反馈,开始收获第一批用户。 2017 年,Figma推出了它的第一个付费产品,2019年,公司开放了Figma社区,邀请设计师、产品经理等进行自由分享。
随着Figma在用户间口口相传,它也开始收获了一些头部投资机构的注意,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乘着远程工作的东风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Figma已经进行了共6轮融资,在投资者中我们能够看到Greylock Partners、红杉、A16Z等投资机构的身影,据悉,Greylock、Kleiner Perkins、红杉等早期投资者都将从Figma中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
Figma历次融资情况及投资者,图片来自Crunchbase剑指Adobe,Figma呈黑马态势崛起
那么,Figma究竟好用在哪里,为什么能发展得如此快?
实际上,Figma最核心的爆发点在于它抓住了过去设计软件们的一个痛点——本地化。
在如今的互联网公司里,设计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一个产品从创意产出到设计到原型再到最后输出,整个过程可能会涉及到 UI/UX设计师、研发工程师、产品经理等不同的角色。而在过去,类似于Adobe、Sketch这样的设计工具都是本地化的,需要设计师先保存在本地,再导来导去传给其他人,这样显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而Figma从建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基于网络浏览器运行”的特点,作为一个轻量级的协同工具,它将整个产品设计流程变成实时、共享、协作、可追溯、透明的,用户既可以像过去一样将设计稿保存为离线文档,也可以将文件储存在云端以链接的形式进行分享和协同操作。
图片来自Figma 官网这个功能看似简单,但却实打实地解决了大量互联网公司的生产流程问题。特别是对于很多项目都需要不同部门不同角色参与并进行反馈沟通的大型公司,Figma为他们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除了作为一个设计软件拥有强大的设计功能之外,Figma同时拥有标记、实时讨论、云端同步等各种功能。有网友曾经总结道,一个Figma= Sketch(UI 设计)+ InVision(原型设计) + Zeplin(标注)+ Dropbox(云端同步)+ Abstract(版本历史)+ Craft-Freehand(实时讨论) + Liveshare(实时分享)+ Team Library (团队组件库)……
此外,Figma也提供了丰富的API入口,可以跟各种软件进行集成,大大地拓展了它的应用场景,也让Figma成为了一个不仅只为设计服务,而是为整个生产力流程服务的平台。如今,在Figma超过400万用户中,设计师群体只占到其中一半,另外一半则是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等不同角色的开发者。
在Figma的官方页面上,还把自己与时下流行的各种设计=和生产力软件进行了对比,包括Sketch、Adobe XD、InVision、Miro等等。有意思的是,Figma曾一度跟Adobe处于针尖对麦芒的状态,不仅在官网上逐一列举了自己相对于Adobe XD的优势,还直接喊话用户放弃使用Adobe XD作为自己的设计工具。
图片来自Figma 官网近几年来,凭借着易用性和强大的兼容性,Figma在互联网公司中迅速崛起,不仅成功突破了Aodbe多年来建立的护城河,甚至已经将它远远的甩在身后,
截至目前Figma今年的ARR已经达到了4亿美元,同比增长 100%,毛利率高达90%,净收入留存率NDR(Net dollar retention)超150%,拥有着运营正现金流。根据最新2021年的设计工具调查显示,Figma在设计类工具中一骑绝尘,远超Adobe XD和Sketch,几乎在所有类型的排名中都位列第一。
Adobe打不过就买,但却遭开发者集体抵制
去年6月,Dylan Field曾发推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Figma 而非Adobe。”当时评论下一片支持声,大家都纷纷留言表示期待着Figma淘汰掉Adobe的那一天。
然而,在Adobe巨额的收购offer之下,Figma这次还是没忍住动了心。
根据目前双方公布的协议显示,本次200亿美元的收购将以一半现金、一半股票支付,其中,现金支出方面,Adobe可能会采用现金+定期贷款的方式来支付,如果顺利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的话,交易预计将于 2023 年完成。
但此消息一出,这笔交易不仅没有得到“祝福”,反而两家公司都受到了巨大冲击。Adobe这边,当天股价暴跌了超过17%,创造了该公司2010 年以来最大跌幅。二级市场投资人并不看好这笔收购,一是因为这笔收购可能导致Adobe大规模举债,另外他们也对Adobe是否能运营好Figma 存疑。
毕竟,Adobe历来在坊间都有“软件坟墓”的称号,尽管近些年它一直在收购,但似乎陷入了一种收购谁谁没落的怪圈。比如当初的拥有Flash 多媒体播放器、Fireworks 网络图形工具等产品的Macromedia 也一度属于市场上的大热产品,但在2005年被Adobe收购之后就开始一路走下坡路,直到完全没了水花。
Figma这边也是遭受到了用户们的“怒火攻击”。很多设计师们都表示,多年以来大家都在忍受着Adobe的各种霸王条款,好不容易等到像Figma这样的年轻的工具能够帮助自己逃离“火坑”了,但现在又要跟着跳回去了?说好的不做Adobe呢,打脸来的那么快吗?
很多用户甚至直接留言表示,好了,Figma要“死了”让我们重新回到Adobe吧。
长期以来,Figma受到用户喜爱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它对于个人用户始终都是免费的,各种Pro功能也都给大众免费使用。Figma的社区也非常开放,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分享模版、插件等。但一旦收购完成之后,Figma必然要纳入到Adobe Creative Cloud中,免费就不要想了,各项费用标准必然也要向Adobe其他服务看齐。
此外,Adobe的社区封闭、古板是出了名的,对于已经习惯了Figma自由开放氛围的设计师们来说,无疑是套上了枷锁。很多人也觉得年轻的Figma在气质上就跟“老年”Adobe显得格格不入,很担心它未来会被同化。
本文作者:Juny,来源:硅星人,原文标题:《4年前才值1亿的Figma,转身卖了200亿,结果用户都在喊它快逃?》
(责任编辑:探索)
-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本报记者 杨 洁11月21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2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总储蓄率高、社会资金相对宽裕,只有统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等各方力量,才能优化配置 ...[详细]
-
财联社2月22日讯编辑 潇湘)微软周二发布官方博客表示,应用户的要求,将放宽上周对其新必应(Bing)搜索引擎引入的每日使用限制:将每天的提问上限从之前的50个增加到60个。微软在博客中写道:“自设置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受多重利好消息提振,网络游戏概念股昨日走强。截至收盘,、大涨逾10%,涨停,、、、、等涨超5%。搭上ChatGPT概念的东风,A股市场上人工智能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实习生赵宇彤 北京报道11月22日消息,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今日给全体员工发布内部信,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一方面,自2023年1月1日起,京 ...[详细]
-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重新进行债券市场的质量评估,让好的债券留下来,不良的债券被清理,从而提高债券金融市场的质量。2023年,有关债券的报道常在醒目位置出现,尤其是债券违约。其所涉及的规模、地区、行业与期限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月22日,深陷“公告履历造假门”的继昨日跌停后再次大幅低开,截至午间收盘跌幅为6.77%。中国证券报记者22日上午致电奥联电子,公司证券部门工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11月LPR报价出炉!两项利率双双不变 专家:通过灵活、精准的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中性平衡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1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两项利率均同上期保持 ...[详细]
-
财联社2月22日讯记者 高萍)一则关于农行针对雄安购房者的商业贷款推出“接力贷”和“连心贷”的消息引发市场较大关注。财联社记者从农行客服人员处获悉,连心贷并非该行近期才有的产品,至于各地支行网点是否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