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怎样围绕市场主体精准施策?财政部部长刘昆发声
来源:财联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稳字当头、年积稳中求进,极的精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财政长刘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作出“积极的政策主体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等多项部署。
2023年,何加积极的力提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怎样围绕市场主体精准施策?如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积极的效样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这一部署如何理解?围绕将从哪些方面加大力度、挖掘效能?市场施策声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取向、安排提出明确要求。部部会议提出“积极的年积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极的精准兼顾了需要与可能、财政财政长刘当前与长远、政策主体发展与安全。何加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围绕市场主体精准施策 更好发挥专项债效能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大力提振市场信心”,2023年财政政策有何具体安排?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我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困难,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尤为关键。
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改善了市场主体预期。特别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023年,财政部门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减负增能。一是助企纾困。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并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二是激发活力。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支持就业。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问:2022年专项债落地使用情况如何?2023年,在推动解决“钱等项目”问题、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有何考虑?
答:专项债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4.6万亿元。其中,2022年截至11月末,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万亿元,支持近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
2023年,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钱等项目”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指导。一是将严格落实“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宁缺毋滥,坚决不“撒胡椒面”;二是指导地方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三是加强项目实施进度跟踪,对专项债券资金下达项目单位后一年仍未实际支出的,调整用于其他项目或者收回,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问:财政部门将如何支持保障兜牢民生底线?
答: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财政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民生投入逐年增加。2012年至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约33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卫生健康支出13.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6万亿元,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们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将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继续增加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规模。研究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地方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落实学生资助政策。
二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力度支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保障好疫情防控所需资金。适当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四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涵养绿水青山。
五是坚决兜住基层“三保”底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县乡基层倾斜。督促地方强化预算管理,腾出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促进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问:下一步,财政部将如何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理,确保风险可控?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财政部门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开“前门”、堵“后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内容。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持续规范融资管理,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规范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防止地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平台化”。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访财政部部长刘昆)
(责任编辑:探索)
-
原定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的法拉第未来FF 91再遭延期。11月22日,智能电动汽车生产商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的运营亏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26日消息,三大指数早间集体低开,随后集体拉升翻红,创业板指涨超1%。板块方面,酒店、旅游板块迎来反弹,机场航运、厨卫电器、饮料等消费板块走 ...[详细]
-
集运价格持续走低 中远海控、 中远海特、中远海发齐获调研 释放什么信号?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周9月19日至23日)A股三大指数继续整理,沪指周跌1.22%,失守3100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27%,2.68%。行业板块亦跌 ...[详细]
-
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企业远期购汇需求,进而减少即期市场购汇需求。人民币汇率破“7”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关注度持续提升。26日早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298,调贬378个基点。随后,央行发 ...[详细]
-
THE LAUNDRESS部分产品存安全隐患,官方公布的售后电话专线是空号?
11月2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美国衣物护理品牌THE LAUNDRESS在针对部分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一事,在其天猫海外旗舰店及京东自营旗舰店发布了中国市场解决方案。图/公告截图公告称,TH ...[详细]
-
随着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在过去24小时内接连发生3起罕见大型泄漏事件,涉及此事件的各方均认为该事件很可能不是单纯的机械故障。先简单概述下事情:欧洲当地时间周一晚间,两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市场波动加大,成交量萎缩,股票策略私募已提前减仓规避市场下跌。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股票策略私募仓位指数为79.60%,这是其连续4周站上80%大关之后再度跌破。具 ...[详细]
-
本周近1500亿元限售股解禁,双汇发展新增流通市值超460亿元
本周A股限售股解禁规模继续攀升,逼近1500亿元。Wind数据显示,剔除新上市公司,本周共有80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103.65亿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下同),解禁市值1496.97亿元。0008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近日,多家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租赁行业。汽车新零售平台花生好车于日前宣布与苏银金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乘用车租 ...[详细]
-
国常会明确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投资收益暂不征税 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迎来重磅利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予以税收优惠,满足多样化需求。具体来看,会议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