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2025-07-05 18:26:11 [休闲] 来源:苍松翠柏网

2020年1月初召开的双城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重唱共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保监重要增长极。

两年多来,局齐建经济圈四川、双城记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川重唱共全力推进金融机构聚集和发展、保监持续深化拓展金融市场、局齐建经济圈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双城记经济金融在更高水平上达到了动态平衡,川重唱共成为“两中心两地”建设的保监“加速器”和“压舱石”。

9月1日,局齐建经济圈在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双城记重庆银保监局局长蒋平、川重唱共四川银保监局局长陈育林详细介绍了两地通过深化监管引领,保监共建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

当天,《推动四川省重庆市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围绕三个重点发展方向提出20条具体措施。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成渝地区落地发展;围绕经济圈高水平建设,《意见》鼓励机构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消费业态、改革开放、生态环境、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等9大重点领域,健全制度体系、创新产品服务。

监管引领,共建“经济圈”

为成渝地区注入金融活水,离不开政策导向与监管引领。

“坚决执行两地省市战略部署和银保监会具体安排,努力制定更细化、更实在、更管用的政策措施。”陈育林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川渝一体化发展,上述《意见》突出融合发展理念,提出在政策协同、风险处置、监管效能提升方面深化监管联动,引导机构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业务协作、推动资源要素共建共享,全面提升金融市场一体化水平。

据介绍,两年多来,两地接连出台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政策举措,以制度供给来引领金融供给。在服务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枢纽方面,截至到今年上半年,两地投放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余额2.63万亿元,提升基础设施内联外通水平,强化重庆、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支持“一带一路”融资余额1.14万亿元,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融资余额489亿元,1-7月出口信用保险共支持2041家川渝企业出口88.48亿美元,有力促进了陆路贸易与海路贸易的对接。

“服务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作为金融监管部门更加责无旁贷。”蒋平表示,两年多来,两地持续健全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加快金融要素集聚、深化拓展金融市场,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截至今年上半年,川渝两地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38家,资产规模占全国的5.63%,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2.16个百分点;保险公司170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数量位居中西部首位,资产规模占全国的3.07%。成渝两地汇集了全国最大的农商行、西部唯一的理财子公司和全国注册资本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外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数量、规模在中西部领先,地方法人机构综合实力也是全国靠前,成都、重庆分别位列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六位、第七位。

川渝自古一家,区域内经济和人员交流密切。数据显示,与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不同,重庆新市民的来源主要是川渝广大农村,去向主要是成渝城市群。

针对成渝地区新市民特点,两地不断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据悉,今年以来,两地新市民专属信贷余额7385亿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渝快保”、“惠蓉保”共惠及2549万川渝居民,累计赔付6.88亿元。

蒋平表示,下一步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维和一体化的发展理念,紧紧地围绕“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引领两地的银行业保险业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跨区域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服务供给,加快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水平建设。

稳大盘靶向施策

四川在全国的战略地位确实十分重要。上半年GDP总量位列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正稳步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当地银行保险业如何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备受关注。

陈育林表示,四川在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中勇挑大梁,主要取得了三方面成效:一是突出重点,助力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引导机构主动对接四川省700个重点项目、川渝共建160个重大项目融资需求。上半年对四川省重点项目建设新发放贷款超63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投放量的80%。指导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进抓项目促投资取得实效,截至8月末,辖内国开行、农发行累计接受四批基金项目申报共286个,已实现授信244个、456.37亿元,其中126个项目已实现投放302.49亿元。积极推动保险资金投资四川重大项目,6月末“险资入川”规模达到5046.45亿元、同比增长22.31%。

稳住经济大盘离不开靶向施策,助力重点行业纾困稳市场更需要政策的精准滴灌。

据悉,四川银保监局先后联合出台67条专项支持措施,联合人行成都分行等部门出台金融助企纾困19条措施,把解决市场主体当前之“困”与夯实长远之“基”有机结合,助推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恢复发展。截至6月末,全省第三产业贷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4%,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1.7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21.7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3.82%、20.89%,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加权平均利率5.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8个基点。

蒋平介绍,重庆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2.3%,“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覆盖率同比提升3.65个百分点,融资规模同比增长2.53倍。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有贷款户数十年增长超过20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年均下降0.26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 “世界杯经济” 开赛

    “世界杯经济” 开赛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商报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三个品牌包揽了32支参赛队伍中80%的球衣;抖音首次与其他5个平台一同成为受央视转授权的世界杯赛事转播商;卡塔 ...[详细]
  • 薪酬福利谈判破裂 数百名苹果澳洲员工计划再次罢工

    薪酬福利谈判破裂 数百名苹果澳洲员工计划再次罢工 在近三分之二的员工拒绝一项薪酬和福利协议后,数百名(AAPL.US)在澳大利亚的员工准备再次举行罢工。此前,澳大利亚各地的苹果门店已经发生了数周的罢工。零售和快餐工人工会(RAFFWU)是参与谈判的三 ...[详细]
  • 龙湖提前偿还2023年到期银团贷款

    龙湖提前偿还2023年到期银团贷款   10月31日午间,龙湖集团00960.HK)发布公告,宣布提前偿还2023年到期的银团贷款,偿还金额为51亿港元。  此前,龙湖集团CFO赵轶透露,“公司正在安排提前还债,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到期的 ...[详细]
  • “中国女首富”辞职,股价大跌40%!最新发声来了

    “中国女首富”辞职,股价大跌40%!最新发声来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中国女首富”辞职第一天,龙湖地产股价一度大跌超40%。10月31日早盘,港股龙湖集团的股价就一泻千里,开盘低开近15%之后, ...[详细]
  • 钢铁行业上半年供需失衡 逾八成钢企净利下滑

    钢铁行业上半年供需失衡 逾八成钢企净利下滑 本报记者 马宇薇 见习记者 刘 钊截至8月30日,钢铁行业52家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受新冠疫情防控和钢铁市场严峻形势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呈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 ...[详细]
  • Mysteel解读:10月蛋价高位收关,11月行情能否延续?

    Mysteel解读:10月蛋价高位收关,11月行情能否延续? 我的钢铁网导语: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8日,10月份全国主产区均价5.67元/斤,环比9月涨幅5.00%,同比2021年同期涨幅24.89%,今年10月重现“淡季不淡,逆势上 ...[详细]
  • 丽水:画好“同心圆” 助力民营经济稳进提质

    丽水:画好“同心圆” 助力民营经济稳进提质 陈建敏丽水市统一战线以只争朝夕“行动者”和脚踏实地“实干家”的行动自觉,围绕共同富裕、双招双引等中心工作,打出过硬“组合拳”,当好服务民营经济人士的娘家人,促进丽水民营经济稳进提质。按下“快进键”助推 ...[详细]
  • 招行行长王良:田惠宇案件是个人事件 招商银行没有一个人受到牵连

    招行行长王良:田惠宇案件是个人事件 招商银行没有一个人受到牵连 财联社10月31日电,召开第三季度业绩交流会,招商银行行长王良主动回应田惠宇案件。王良称,田惠宇案件属于个人事件,与招商银行没有直接关系,招商银行没有一个人牵连其中。招商银行未来会继续保持各项业务发展 ...[详细]
  • 如何维护金融安全?金融街论坛发布这份白皮书

    如何维护金融安全?金融街论坛发布这份白皮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阐述了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第一是系统性风险的隐蔽性,由于系统性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而且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有一些政策措施可能会形成“善意的疏忽”,所以对系统性风险识 ...[详细]
  • 全球最大!超级“充电宝”!每年带动600亿元投资

    全球最大!超级“充电宝”!每年带动600亿元投资 抽水蓄能,是指在用电低谷时,利用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将水抽到山上,在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这个转化过程解决了一直以来电能难以储存的难题,因此,抽水蓄能电站也可以称得上是超级“充电宝”。当前我国的单个抽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