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京东两千名高管降薪!刘强东打下的“江山”谁能守下来?

京东两千名高管降薪!刘强东打下的“江山”谁能守下来?

2025-07-05 23:00:44 [热点] 来源:苍松翠柏网

作者/陆涵之

虽然已经退出“台前”运营,江山但作为京东创始人,京东刘强东依然主导着京东的两千最高决策。

11月22日,名高刘强东向京东员工发布全员信,管降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调整。薪刘这是强东过去几年以来,京东第一次提出对高管进行全面降薪。打下

在内部信中,守下刘强东向团队致歉,江山表示“希望高管们能够理解和支持这一决定!京东对不起这两千多号高管兄弟们,两千我向你们道歉!名高”

比起创业期的管降京东,眼下这家公司正面临着竞争加剧、薪刘大环境下行等压力。

明年1月起薪资调整生效

全员信重点之一在于对高管进行降薪。

信中表示,集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职位越高降得越多。据第一财经了解,副总监级别为P9。

刘强东在全员信中表示,涉及降薪的高管超过2000名。不过刘强东同时提出,降薪并非一直持续,“如果两年之内,京东业绩重回高增长状态,集团随时可以恢复大家的现金报酬。”

京东基层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调整不涉及基层,从基层员工涨薪情况看,基层员工的薪酬按照此前一年两次的涨薪制度依然在上涨,不过依据个人情况调整,每个员工的涨幅不同。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这一举措客观上推进了企业内部薪资制度的公平性,这是积极的做法。

但盘和林认为,高管降薪对京东的“节流”作用有限,主要作用在于进行财务上的短期平衡。从趋势看,高管降薪是短期的,未来可能会上涨。从高管收入看,不少高管是通过股权来实现收入,例如刘强东近期将一些股权转让给管理层。

“激活”基层员工

在内部信中,提升基层员工的待遇也成为此次调整的另一重点。

刘强东在全员信表示,“自2023年1月1日起,逐步为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兄弟们提供基础保障。过去,德邦的做法虽然合规合法,但依然有很多外包兄弟不能像自有员工一样享受全额五险一金待遇。我们会按照一定条件,逐步把外包兄弟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

今年3月,京东物流花费89.76亿元收购德邦股份66.5%股权。之后德邦经历了一轮高管调整。第五届董事会选举中,京东物流CEO余睿被推选为董事长,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唐伟被选为副董事长。

收购完成后,虽然京东物流对于京东集团的依赖在下降,但京东物流营业成本呈现上升趋势。

京东物流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成本由2021年三季度的245亿元增加35.3%至331亿元。营业成本整体增加亦由德邦集团合并的增量所致。其中仓储管理、分拣、运输、配送及客服等运营人员薪酬福利开支为112亿元,同比增加27.8%。另外,业务涉及的外包成本达到134亿元,同比增加36.4%。

刘强东强调,此次调整后,虽然会造成德邦的短期财务压力,但在实施“精兵简政、强化协同、激活员工、提升效率”的多种管理举措后,会有更好的财务表现。

对于京东提出让外包员工享有五险一金待遇,盘和林认为,目的是减少底层员工的后顾之忧,让底层员工老有所依,病有所养。这一举措的效果可能不是在京东内部,而是会给竞争对手更多压力,各大物流配送平台未来可能会向德邦看齐。

从业务布局看,和德邦合并有利于京东物流在业务上的完善。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向第一财经表示,京东长期以来的优势在仓配一体化的能力,“运”的能力还不充分,随着京东物流要构建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能力,需要在干线快运上强化自主资源,投资德邦物流能实现快运业务规模的快速赶超。

京东的未来挑战

京东集团连续两个季度扭亏为盈,成为京东集团CEO徐雷上任来交出的“最佳答卷”。

在最新的一场投资者电话会上,徐雷表示,“现阶段我们正处于宏观周期性调整的过渡期,尽管疫情和经济下行造成了很多企业面临难题,但我们可以确定未来是向好的,因为已经开始有复苏的迹象,只是不确定的是复苏的速度有多快。”

但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外部,徐雷面临的“噪音”并没有因为业绩的改善而减少。

刘强东一篇斥责“京东丧失低价优势”的内部邮件此前在全网传开,一时间,京东“打不起价格战”的声音不断扩大。

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京东多个业务条线进行优化调整,包括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喜以及京东零售下属的V事业群在内,有不同比例的裁员。

此外,财报显示,京东新业务三季度收入为50亿元,同比下滑12.8%。在6月,作为主攻下沉市场的京喜拼拼在全国各地关闭相关业务。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京喜拼拼小程序显示,目前全国仅剩下北京和河北廊坊两地还保留业务。在2020年12月,京东向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投资7亿美元,随后以“京喜拼拼”为名进入社区团购,并在半年内将业务扩张至广东、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区。但不到两年时间,京喜拼拼通过全面收缩结束了对社区团购的尝试。

而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京东开始“节流”。京东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3亿元,去年同期为26亿元,同比下滑11.5%。二季度营业成本增长4.3%至2317亿元。

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6亿元,去年同期为31亿元,同比下滑16%。三季度营销开支为76亿元,2021年第三季度为78亿元,同比减少2.6%。此外履约开支和研发开支仅微增,三季度履约开支(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处理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43亿元增加0.5%至14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为5.9%,去年同期为6.5%。三季度研发开支为41亿元,2021年第三季度为40亿元,同比增长2.5%。营业成本增长10.5%至2073亿元。

徐雷在三季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物流受到的影响为疫情三年以来最大。受物流履约时间延长或者履约困难因素的影响,今年双十一的订单取消率略高于往年。

盘和林则认为,在“开源”方面现阶段并无更好的方法,当前京东通过布局物流进行重资产投入,与轻资产运营模式相比承受更多压力。京东物流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德邦物流在中国拥有接近9000个网点,并拥有145个分拨中心,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和超过2万辆自有营运车辆。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 遴选卓越资管机构 2022金麒麟波特菲勒评选重磅开启!

    遴选卓越资管机构 2022金麒麟波特菲勒评选重磅开启! 11月22日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2波特菲勒”活动正式启幕!本届金麒麟波特菲勒评选分为“银行资管”、“保险资管”和“信托评选”三大类,总计设有19个单项奖项。其中,银行资管评选下设“年度最佳资 ...[详细]
  • 吉林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详情公布

    吉林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详情公布 据吉林市卫健委网站消息,吉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10月11日0-12时,吉林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现将基本情况公布如下:无症状感染者:现住址为磐石市东宁街金巢华府。 ...[详细]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阿根廷发放38亿美元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阿根廷发放38亿美元贷款 当地时间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审核通过该组织对阿根廷今年第二季度经济状况的评估,并批准向阿发放38亿美元的贷款。此笔款项是今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阿根廷政府债务重组协议中规定分期拨付给 ...[详细]
  • 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升温 油价在上周飙升17%后企稳

    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升温 油价在上周飙升17%后企稳 油价在实现3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后企稳,因为交易商在能源需求风险与OPEC+决定减产之间进行权衡。目前WTI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在每桶92美元上方。上周,在OPEC+同意减产200万桶/天之后,WTI原油飙 ...[详细]
  • 法媒:土耳其总统威胁对叙利亚发动地面攻势

    法媒:土耳其总统威胁对叙利亚发动地面攻势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法新社伊斯坦布尔11月21日报道,在土耳其对库尔德基地发动跨境空中打击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1日扬言将对叙利亚发动地面军事行动。报道称,埃尔多安参加完世界杯开幕式后,在 ...[详细]
  • 10月10日0-8时山东淄博市新增2例阳性感染者

    10月10日0-8时山东淄博市新增2例阳性感染者 10月10日0-8时,淄博市经开区报告2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均系入鲁大货车司机通过“落地检”发现。相关密接及场所已落实管控措施,后续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 ...[详细]
  • 市场监管总局:十年来民营企业数量翻两番

    市场监管总局:十年来民营企业数量翻两番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8月的4701.1万户,10年翻两番;外资企业从44.1万户增长到66.8万户,增加51.5%。党的十 ...[详细]
  • 山东信托申请对齐翔集团重整 上市公司控制权或生变

    山东信托申请对齐翔集团重整 上市公司控制权或生变 要不回钱,山东信托正式向法院申请重整。10月10日,“雪松系”上市公司002408.SZ)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淄博齐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翔集团”)被申请重整,申请人为山东信托,即山东国信1 ...[详细]
  • 外资持续加码 彰显中国市场强“引力”

    外资持续加码 彰显中国市场强“引力” 来源:中国贸易报欧莱雅在华成立首家投资公司,并落户上海奉贤,以便拥有更靠近市场、与市场建立紧密合作的能力;跨国制药巨头丹麦诺和诺德宣布投资4亿元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立投资公司,旨在推动在华全产业链 ...[详细]
  • 2022中国银行业200强发布!

    2022中国银行业200强发布! 近日,《清华金融评论》正式发布“2022业排行榜200强”。中国银行保险报报道称,该排行榜参考巴塞尔协议Ⅲ和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基于中国各家商业银行2021年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遴选出前20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