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餐馆拍黄瓜被罚5000元!以后下馆子还能拍黄瓜吗?
拍黄瓜,餐馆中餐馆里存在感十足的拍黄一道菜,无论是瓜被馆还主食还是烧烤都可随心搭配。同时,罚元又因价格低廉、后下黄瓜普及度高,餐馆妇孺皆知。拍黄
然而,瓜被馆还就是罚元如此家常的一道菜,却令安徽合肥多家餐饮企业被罚5000元。后下黄瓜至于原因,餐馆则是拍黄从业者不具备冷食经营资质。
为了一盘黄瓜,瓜被馆还网友们也是罚元吵翻了天,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后下黄瓜支持一方认为罚款有理有据,反对的一方则认为有关部门是“选择性执法”。
那么,餐厅卖拍黄瓜到底错在哪儿了?拍个黄瓜需要什么资质?以后下馆子还能点拍黄瓜不?
卖拍黄瓜被罚5000元
2021年11月18日,安徽合肥包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12315举报,反映王良才酸菜鱼望湖城店在外卖平台上售卖凉拌黄瓜,但其未取得冷食类食品经营资质,要求查处。
当地市监部门后经查明,王良才酸菜鱼望湖城店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但《食品经营许可证》上的许可项目没有冷食类食品制售。未经许可在外卖平台上经营凉菜,此举违反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构成未经许可经营冷食类食品的违法行为,应依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最终,包河区市场监管局决定对当事人予以没收违法所得244元、罚款5000元的处罚。
售卖拍黄瓜而被处罚的事例不止这一起。2021年10月,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也下发处罚决定书,经调查,合肥市庐阳区又驰餐饮店现场进行凉菜制售,但该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中经营项目为:预包装食品(含冷藏冷冻食品)销售,热食类食品制售,经营项目中无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而该店销售的凉菜有:“凉拌黄瓜”、“凉拌西红柿”、“盐水毛豆”。
市场监管局认为,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当事人超过许可的经营项目范围从事食品经营。鉴于当事人符合减轻处罚情节,对当事人罚款5000元。
经营冷食需要专门资质
实际上,上述餐馆并不是因为“拍黄瓜”被罚款,而是超营业范围从事冷食经营。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安全博士刘少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按照食品经营管理法律法规,餐饮企业需要在自己的范围内经营餐饮。餐饮单位若要经营凉菜制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项目必须有“冷食类食品制售”一项,否则属于超范围经营。“换句话说,上述这些餐馆,不是不能拍黄瓜,而是需要申请相关资质。”
刘少伟表示,我国对于菜肴的经营有着详细的规定。餐饮企业若要办理冷食类许可,需要不低于5平米的独立空间,具备二次更衣的消毒设施,空气消毒设备和独立的空调。此外,国家标准《GB 31654-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也指出,易腐食品应该在专间或者专用操作区进行处理,而凉菜正属于这一类。
有网友替餐馆抱不平:不就是拍个黄瓜吗?为何还需要申请专门资质?
对此刘少伟解释道,拍黄瓜看似简单,但是从食品安全管理角度,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冷食和热食不同,热食经过高温烹饪过程,如煮沸或者炒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细菌消灭。而凉菜则不然,由于没有高温杀菌的过程,因此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特别是制作过程中生熟不分,混用刀具及案板,非常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尤其夏天本来就是凉菜消费的高峰期,交叉感染的风险更高。所以我们对冷食的加工过程管理很严,要求有专间制作。”
事实上,超范围经营凉菜被罚并非全国首例。2017年,广州黄浦区一家火锅店因销售“拍黄瓜”“开胃小木耳”等凉菜而被食品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并没收了139元的“违法所得”。
那么,餐饮企业为何不申请冷食经营资质呢?
兰州牛肉面行业资深人士秦伟从事餐饮工作近二十年,据他了解,国内具备凉菜间的餐饮企业不到十分之一,快餐及小吃普遍性不具备凉菜间。
秦伟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冷食更容易感染细菌、需要专门的营业资质,餐饮企业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但更多是出于现实因素而无法申请相关资质。
“一间专门的凉菜间,需至少5平米的面积,还要配备空调、单独的刀具案板等,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成本。凉菜间意味着功能很单一,不能另作他用。一间面积不到七、八十平米的餐馆,去掉后厨、仓储、前台、卫生间等功能,能容纳的餐位至多也就三十多个,如果再单独辟出一间凉菜间,那势必会进一步挤压餐饮企业的盈利能力。”
事前服务和事后处罚同样重要
在秦伟看来,食品安全固然重要,但能不能不一刀切地执行规定?比如根据企业规模,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面积较大、且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当然应该具备凉菜间;而对于面积较小,不具备开设凉菜间的餐饮企业,能否要求工作台做到生熟区分,杜绝混切混装?
“其实,没有凉菜间并不一定意味着凉菜不合格。”秦伟进一步表示,“就我所知,不少没有凉菜间的小馆子,通过生熟分开,专刀专用,也基本能保障凉菜的食品安全。”
此外,秦伟还建议,在罚款的时候能否结合商家实际经营情况,对多次引导培训后依然产生违法行为的商家再进行处罚,核心是保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同时规范餐饮企业商家的安全经营。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荣达表示,对于经营者而言,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可能是因为对于法律法规的不了解而发生,所以无论是对市场监管部门,还是法律从业者,最重要的还是要对经营者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知识加大普及力度;
其次在经营者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的时候,也应当对所涉及的事项多加沟通和指导;
在执法的时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灵活掌握处罚尺度,达到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维护良好的食品经营环境的目的。
对此,刘少伟也认为,在罚款之余,市场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针对商家的培训和引导。“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罚’,而是保障消费者权益,要想堵上食品安全漏洞,事前服务和事后处罚同样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超范围经营“拍黄瓜”等凉菜如何处罚的问题,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在公众留言中回答过。
当时有人留言,“本人开了一家餐饮店,已经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但是经营范围没有冷食类食品制售,但是在销售‘拍黄瓜’凉菜”。其询问这种行为会被予以何种处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回应称,从安全性角度,仅加工制作植物类冷食类食品无需专间,可以在洁净的专用操作区内进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与此同时,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作者:余源
(责任编辑:焦点)
-
安徽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食品烟酒价格上涨6.3%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本网讯记者 王弘毅)记者11月17日从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获悉,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涨 ...[详细]
-
4月29日美股盘前,(ABBV.US)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艾伯维Q1营收135.48亿美元,同比增长4.1%,不及市场预期的136亿美元。财报公布后,艾伯维盘前跌4.68%,报14 ...[详细]
-
医药产业多举措保研发、增产量、促流通,有企业已进入第二批“白名单”
、泰坦科技等已进入第二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从科研服务、研发到制药再到药品流通,医药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在环环相扣的复工复产中,逐步恢复生产运营。第一财经记者从多方企业了解到,科研服务企业正在通过复工复产 ...[详细]
-
图源丨图虫作者丨骆轶琪 编辑丨张伟贤作为Arm在中国市场的唯一分支机构,安谋中国再度掀起控制权之争。4月29日,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其董事会依据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一致决议,聘任刘仁辰 ...[详细]
-
新京报讯 记者周萧)截至北京时间11月22日,卡塔尔世界杯战罢4场小组赛。根据统计显示,这4战补时总计达到59分钟,按照国际足联关于延长补时政策,超长补时并不是“加班”,而是将浪费的时间弥补回来。在世 ...[详细]
-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 刘钊很多投资者观察到一个现象,自2021年以来,随着市场行情冷却,新基金发行市场遇冷,但是有一类基金近三年却连续实现数量、规模双增,那就是指数基金的Pl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刚刚,“宁王”季报刷屏:营收大增超150%,净利润却下滑24%!营业成本暴涨200%,发生了什么?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正在不断侵蚀着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4月29日,300750)披露2022年一季报。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 ...[详细]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董路君:进一步强化保险业国际监管协同 共同完善RCEP规则下的保险健康发展机制建设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会长董路君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各成员国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RCEP的签订,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