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不乱来”,五粮液“不缺钱”
茅台“不乱来”,不乱来“不缺钱”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01
‘酒王’的茅台歧路
五粮液又要收获一个IPO了。
最近,粮液宜宾市商业银行正在筹备赴港上市,不缺据2021年年报显示,不乱来该行总资产为618.41亿元,茅台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是粮液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9.99%。不缺
类似的不乱来场景,3年前人们也曾看到过。茅台2019年12月30日,粮液贵州银行在港股上市,不缺当时的不乱来持股比例为14.13%,仅次于贵州省财政厅的茅台15.49%。贵州银行是粮液由遵义、安顺、六盘水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来。
茅台之于贵州遵义,正如五粮液之于四川宜宾,两大名酒与城市的深度捆绑,不仅在于‘一方水土酿一方酒’,更在于两家大型国企与地方的经济纠葛——投资地方银行不过是它们跨界投资的小小尝试罢了。
与五粮液即将喜提金融业IPO的同一时期,另一大省的‘酒王’却因为跨界投资而破产了。
11月10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信息网显示,河南省宋河酒业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宋河酒业是河南省主要的白酒酿造企业,地处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宋河镇。1989年,宋河酒曾与茅台、五粮液、特曲、汾酒等17款名酒一起,荣获全国第五届‘国家名酒’,被称为‘河南酒王’。
宋河酒业曾有过短暂的辉煌。1993年,宋河酒业销售额突破6.9亿元,但很快就因为营销跟不上而进入低谷期。2002年,同为鹿邑县本土企业的辅仁药业挺身而出,跨界投资5000万元,买下宋河酒业。2013年,宋河酒业营业收入达到22.5亿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宋河酒业因接受跨界投资而起死回生,也因此陷入破产危机。
辅仁药业在买下宋河药业后,跨界扩张信心大涨,先是开始投资互联网行业,想建立一个类似阿里巴巴式的医药产业平台,把研发、生产、销售串联起来。随后,辅仁药业又进军房地产领域,试图挤入河南当地房地产市场。在此期间,辅仁药业还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把旗下资产开药集团纳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作价78.09亿元,创造了当时行业的最贵收购案纪录。
然而,辅仁药业的实力兜不住老板的野心。
因为不断激进并购、跨界投资,企业现金流、资金链频频告急,辅仁药业只好拿宋河酒业的资产作抵押借款,维系自身的现金流,导致宋河酒业难以正常运营,公司状况江河日下。2019年,辅仁药业爆雷,宋河酒业深受牵连,截至目前仍有涉案未履行金额近40亿元,一代‘酒王’不得不申请破产重组。
宋河酒业申请破产的同时,2022年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正在成都举办。与往年的人头攒动不同,今年糖酒会客流稀少,许多展台甚至是空的,有的酒企代表团刚抵达成都就被集体隔离,完美错过整个展期。
糖酒会的冷清也折射了今年白酒行业的两极分化。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营收排名前六的酒企,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均保持营收、净利润两位数增长,而其它知名度较小的区域性酒企大多呈现负增长。
强者恒强,弱者愈弱。在白酒行业的优胜劣汰中,跨界投资是强者的蜜糖,弱者的砒霜。
02
‘喝’出来的跨界投资
大多数白酒企业在介绍自己的历史时,都会说到当地的水土:茅台酒是茅台镇特产,酒厂建在赤水河上游,酿酒必须选取本地优糯高粱为原料;五粮液是宜宾特色,窖池群始于明朝洪武元年,不间断生产时间长达654年。
‘一方水土酿一方酒’,水土滋养出不同特色的白酒品牌,同时也限制了白酒企业产量的扩大。相较于啤酒、红酒等其它酒类,白酒市场的集中度一直很低。五粮液前董事长王国春就曾说过,白酒虽然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但由于其特殊性,出了宜宾就生产不出五粮液,所以无法像传统行业那样进行兼并、重组。
跨界投资,曾一度是茅台、五粮液扩大市场影响力、争抢白酒龙头老大的重要手段。
1998年,茅台集团确立企业发展战略:‘一品为主,多品开发,做好酒文章;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走出酒天地。’这一战略可以视作茅台跨界投资的宣言。
多品开发,指的是品牌系列的扩张: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茅台醇、茅台液等直接冠以‘茅台品牌’的酒开始出现在市场上,贵州王、小豹子等以‘茅台集团品牌出品’的酒愈发丰富,茅台不老酒、茅台女王酒等保健酒也相继出炉。茅台这一手,学的是五粮液。
多种经营,指的是跨界投资,在这方面,茅台和五粮液谁也不甘落后。
早在1996年,茅台500ml系列(含飞天牌、五星牌)就用上了意大利GOALA公司进口的专用瓶盖,这种瓶盖具有防伪、防再次灌装等功能。1年后 ,茅台还启用了3M防伪标识。但即便用上国际专业产品,茅台仍然觉得做得不够,于是主动投资防伪领域。随后,茅台开始多种业态渗透经营,包括生物工程、医药、食品、饮料、包装、房地产以及防伪,还参股、南方证券等企业,涉足了金融行业。
茅台一直在强调做大做强,‘万吨工程’是扩大产量,跨界投资就是做大盘子。
五粮液在品牌多元化上,比茅台走得更快一点。借助大规模投放电视广告,金六福、浏阳河等子品牌在全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尽管是中低端品牌,也为五粮液带来不菲收入。
而在跨界投资方面,五粮液比茅台走得更激进,结果也更惨烈。
1997年,五粮液进军医疗用品行业,投资建成5万吨酒精生产线,刚投产就宣告项目夭折。随后,曾自称是‘亚洲第一流’的制药集团项目也没了下文,走高概念路线的健康新一代液体糖果‘果寡糖’说了很久,但始终不见产品投向全国市场。五粮液甚至还投资4亿元,开过一家塑料制品公司,但因为当地电网无法满足企业生产要求,生产断断续续,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正常经营。
2002年,五粮液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五粮液有意投资100亿元,进军芯片行业。传闻沸沸扬扬,在媒体采访中,五粮液集团总裁秘书先是否认,后又改口说‘既然媒体已经报道了,那就有这件事’。很快,时任五粮液集团总裁王国春就出来否认,五粮液不做芯片,要造显示器,一种叫OLED的有机显示器,他还说当时五粮液已经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签了风投协议。
2003年,五粮液高调造车,希望在国家严审整车制造资格之前站稳脚跟,为此,五粮液特意选择差异化战略,生产个性化定制的轿车、皮卡车等小众车型,意图避免与合资车企正面交锋。
然而,造车的巨大投入并非当时的五粮液所能承受的,风险高、投入大、收效慢,重压之下,五粮液还没来得及摸出门道,就匆匆离开汽车行业。
除了茅台涉及的生物工程、医药、食品、饮料、包装、房地产外,五粮液还额外投资了橡胶、机械、塑料、玻璃、印刷、IT等行业,甚至还有如今的大热门芯片和造车。五粮液并不缺乏押中风口的眼光。
但很可惜,不管是茅台还是五粮液,都没有在白酒主业之外,‘酿’出另一个支柱产业。多年来,二者跨界最成功仍然是拿钱参股——茅台做VC,投了十几家企业,其中5家已完成IPO;五粮液与宜宾商业银行、四川银行关系匪浅,分别是第一、第四大股东,宜宾商业银行也即将为五粮液带来一个IPO。
03
难而必要的事
强如茅台、五粮液,为什么明知跨界很难,还总是想方设法搞跨界投资?
如前所述,白酒产量难以像其它产业那样快速提升是其中一层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都承担着巨大压力,不得不把企业越做越大。
白酒是高税收行业,茅台、五粮液都是国企,纳税之外,还承担着为地方融资、做大GDP的目标。
五粮液搞跨界投资,始于五粮液集团前董事长王国春,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国企经理人,认为国有企业的老板是国家,企业家只是打工仔,‘你打好工,老板给你多少是老板思考的问题。你觉得少了可以跳槽不干,但不能自己思考去拿。这是底线,是原则,我们必须脑袋清醒。’
在王国春看来,五粮液跨界投资收益不多,并不是一种失败,‘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领导也好,消费者也好,评价企业到底行不行,就看你大小,看销售收入。’类似的话,茅台酒厂前董事长季克良也说过。
这种衡量企业大小的看法,与政府层面脱不开干系。
2011年,王国春卸任,原宜宾市副市长唐桥接任集团董事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五粮液的发展目标都是由宜宾市政府制定,唐桥上任后,接到的目标就是2015年五粮液必须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当时唐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五粮液不缺资金。’
说归说,但由于经济形势不佳,五粮液不得不请求地方政府推迟千亿元目标的截止时间,经过干涉,最终将这一目标推至2017年或2020年。
和五粮液一样,茅台集团董事长也是长期由地方官员接任,前任董事长李保芳、现任董事长高卫国都是官员出身,国企这种换帅不换目标的稳定性,让外界对茅台非常有信心。按照金融业内人士的说法,‘只要不乱来,茅台内部的表现应该不会太差。’
除了利用跨界投资、多元化经营做大销售收入外,茅台、五粮液还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兜底的作用。
2020年9月,茅台宣布发债150亿元,收购贵州省公路行业龙头贵州高速。消息一出,很多人都不理解,评价这是‘把茅台酒白白洒在高速公路上’。
2020年上半年,贵州高速归母净利润为-19.16亿元,堪称巨亏。不止贵州高速,国内大多数高速公路公司都亏损严重,而且负债很高,靠自身能力偿债非常困难。明眼人都知道,高速公路不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但茅台还是要做。
为什么?因为作为国有企业,‘这是茅台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当时,茅台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收入为545.86亿元,货币资金达283.11亿元,而且茅台是发债收购贵州高速,相当于用自己的信用优势募资,既解决了贵州高速的燃眉之急,又不必担心外来力量干扰贵州高速的正常运营。
钱多、好用、听话,茅台和五粮液很多时候就像一块砖,地方哪里需要哪里搬。
不管我们如何看待茅台、五粮液的跨界,它们如今都不再只是一家酿造好酒的酒厂了,就像它们各自官网所介绍的那样——
茅台集团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子公司,涉足产业包括白酒、保健酒、葡萄酒、证券、保险、银行、文化旅游、教育、房地产、生态农业及白酒上下游产业等。
五粮液集团公司是一家以酒业为核心,涉及智能制造、食品包装、现代物流、金融投资、健康产业等领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在这种趋势下,往后哪怕我们不喝酒,或许也会成为茅台和五粮液的客户。对地方政府而言,这类听话的‘砖’多多益善,但对商业环境而言,百花齐放才是应有的状态。
龙头企业很好,但一座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不应该只依靠龙头企业。
资料来源:
[1]贵州茅台集团-官网
[2]五粮液集团-官网
[3]岳战野:100亿投资芯片起波澜 五粮液正面临多元化之忧,经济观察报
[4]项建新:五粮液要造显示器 否认投资百亿造芯片,北京现代商报
[5]陈佩珍:宜宾市商业银行筹备赴港上市,五粮液集团为其第一大股东,澎湃新闻
[6]张真真:五粮液多元化投资艰难转身,财新周刊
[7]于琦:茅台‘跨界’办医院 利国利民还是本末倒置,央广网
[8]云酒团队:时隔5年再访王国春:谈褚时健、五粮液改制往事、川酒破局之道,微信公众号云酒头条
[9]林晨、文静、郑清:‘万吨工程’第五年:茅台多元化尚在探索,21世纪经济报道
[10]颖一:不缺资金缺什么?唐桥 五粮液基金多元化,英才
(责任编辑:娱乐)
-
转自:劳动午报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 近日,2022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在“云端”开幕。论坛上,围绕医药健康产业前沿技术、医疗器械、美丽健康三条赛道,昌平区集中签约了26个重大产业项目,预计实现总 ...[详细]
-
中国两大清洁电器类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均增长超20%,但增速比去年放缓。GfK最新的研报显示,中国清洁电器市场今年将突破300亿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翻倍增至750亿元;与此同时,中国扫地品牌今 ...[详细]
-
2022浦江创新论坛30日在上海闭幕。论坛期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发布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下称“合作机制”)等3项政策文件。这将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的规划制定、联合攻 ...[详细]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将三审: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或记入信用记录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反电信网络诈骗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相关修改,增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挥审判、检察职能,依法防范、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定,以进一 ...[详细]
-
刘强东发内部信:个人捐款1亿、京东高管降薪最多20%,让德邦兄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编辑/王月龙 刘雪梅 盖源源 11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京东集团HK,09618)方面获悉,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自2023年1月1日起,逐步为十几万德邦 ...[详细]
-
来源:深海区一旦芬兰和瑞典正式加入北约,八个北极国家里就会有七个是北约成员国。近日,美国和北约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北极。26日,美国宣布设立北极大使一职,以取代之前的北极事务协调员。几乎同时,北约秘书长斯 ...[详细]
-
本报记者蒋牧云张荣旺上海北京报道绿色债券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中,近日中证协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度,绿色公司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金额906.17亿元;对比上一年同期的671.53亿元 ...[详细]
-
碳市场是支撑双碳目标愿景下一个有效的市场政策工具。面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诸多挑战,推动全球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内“双碳”目标的提出,掀起了一场涉及能源转型、产业转型、金融 ...[详细]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发布:2024年建成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2024年建成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4年,承接和新设立总部机构数量超过30家,引进首店、创新店、旗舰店超过50家,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王蕙蓉新加坡出台新的工作签证规定,包括将为符合要求的外籍人士发放5年期工作签证,以引进国外人才和缓解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当地时间8月29日,新加坡人力部官网宣布了新的工作签证规定。新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