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购背后的生意经:今年以来已自购607只基金 提振信心 收益颇丰

今年一季度,基金今年基金多家基金公司宣布大手笔自购以提振市场信心。自购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背后今年以来超百家基金公司用自有资金购买自家产品,意经已自其中,提振32只产品自购超过1亿元,信心还有不少为新发产品。收益由于避开了一季度的颇丰大幅回撤,不少新基金今年以来业绩表现亮眼,基金今年基金自购新基金的自购公司因此大赚。
提振信心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调整,背后不少基金公司纷纷宣布大手笔自购,意经已自以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提振Wind数据显示,信心今年以来已有超100家基金公司自掏腰包购买自家产品,收益自购金额超60亿元。
今年以来,截至9月22日,基金公司已自购607只基金,其中,127只产品自购超2000万元,更有32只产品超1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金额最多的主动偏股基金为长江新兴产业A和长江启航A,自购额均超1亿元。其次为国泰科创板两年定开、兴全合宜A、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A、兴证资管领先优势一年持有C和国泰金鹰增长,自购额均超5000万元。
从基金公司自购的产品类型看,固收类产品颇受追捧,不少固收类产品被自家公司自购超1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华泰紫金添鑫30天滚动A和中银智享自购额超2亿元;兴证全球恒惠30天持有A、工银瑞信四季收益、南方交元、华泰紫金周周购6个月滚动A和南方升元中短期利率债A等自购额超1亿元。
此外,Wind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基金中,基金公司对长江新兴产业A和长江启航A区间申购次数仅为1次,也就是说,基金公司一次性斥资超1亿元自购这些产品。国泰科创板两年定开、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A、国泰金鹰增长等也均被基金公司一次性买入超5000万元。
收益颇丰
据基金公司发布的自购公告,购买自家产品大多是为了表达对后市的信心以及与持有人共进退的决心。今年以来A股大幅震荡,不过仍有不少基金业绩亮眼,其中不乏众多新发产品。基金公司自购这些产品收益颇丰。
其中,嘉实中证半导体增强A今年以来业绩亮眼。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4月,由嘉实基金增强风格投资副总监刘斌任基金经理。截至9月21日,该基金收益率达23.12%。今年以来,嘉实基金一次性花费1000万元自购该产品。
广发先进制造股票发起式则是一只业绩表现居前的主动偏股基金。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3月,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孙迪任基金经理。截至9月21日,该基金收益率达19.20%。今年以来,广发基金共花费1000万元一次性自购该基金1000万份,按此估算,若基金公司持有至今,这只产品将为广发基金带来超190万元的收益。
此外,招商核心竞争力A、长城新能源A、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A、中金景气驱动A、华夏高端装备龙头A、中金景气驱动C、鑫元清洁能源A、招商能源转型A、华商新趋势优选等多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10%,且基金公司对上述产品自购金额均超过500万元,分享了自家基金上涨收益。
相关文章
Meta大中华区CEO梁幼莓:元宇宙GDP将达3万亿美元 商机从电商开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上海报道 9月1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Meta大中华区CEO梁幼莓指出,元宇宙在2030年或可创造3万亿美元的GDP,当下商机将可从电商起步。梁幼莓表示,2020年12025-07-06-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22年11月22日,A股上市公司正式迎来“5000家”时刻,其中沪市上市公司占据半壁江山。如果要为沪市公司绘一幅最新的画像,最显著的特征应该2025-07-06
- 监管出手规范私募投研活动。《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为规范私募开展证券投资、研究活动,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于近日向私募证券机构下发《关于规范私募证2025-07-06
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制造业PMI初值均不及预期 经济存在进一步陷入衰退可能
周三,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公布为46.1,不及预期的47.9以及上个月的47.8;11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47.6,不及预期的50以及上个月的50.4。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2025-07-06“保交楼”再迎新政,2000亿元免息贷款支持计划将在6家商业银行展开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11月2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会议强调,完善保交2025-07-06博时基金二十大报告投资解析之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二十大着重强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