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新华社合肥10月20日电题: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新华社记者水金辰、双收姜刚
金秋十月,首次收安淮河两岸,迎增秋收秋种正忙。徽部合种获记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分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豆玉玉米和大豆。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米带勇于尝鲜的状复植收他种植了近1300亩。
4行玉米、双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首次收安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迎增由于大豆和玉米的徽部合种获记除草剂相克,打药时,分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豆玉同时在喷雾器的米带喷头上加装防护罩。经过精细管理,试验初见成效。
“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但仍达到‘玉米不减产(或少减产),多收一季豆’的预期效果,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赵化说。
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试验发现,耐密植、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
“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从目前秋收实效看,总体实现预期目标。”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利用植物边行效应,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
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各地纷纷响应,助力农户稳产增收。
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该市建立“技术包保+乡镇包保”双包保责任制,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乡镇包保人员443名,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
刚收完大豆、玉米,曹飞勇抢抓农时,紧接着种上了小麦。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流转种植约200亩地。在政策鼓励下,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复合种植的好收成,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
“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播种面积达18.8万亩。”吴雪说,据抽样调查,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4公斤、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5公斤,效益增长明显,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完)
相关文章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2025-07-07-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 文/方文宇 编辑/江昱玢实控人张秀根被批捕消息确认后,股价持续起飞。截至9月28日收盘,ST曙光9.49元/股,上涨3.15%。根据ST曙光27日的公告,股票自8月12日起至9月27日收盘,累计涨幅达2025-07-07
- 转自:北京商报数字职业标注上线,数字经济再提速。9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以下简称《大典》)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修订后,《大典》净增158个新的职业,职业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30多年来,A股退市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探索到完善的渐进式改革历程,已形成包括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及重大违法等多元化退市指标体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光伏行业龙头在电池领域再次祭出大手笔。9月28日,隆基绿能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全球单体最大、产能最高的太阳能电池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