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6月29日,发改微博话题#今年上海应届硕士毕业生直接落户#引发热议,委放外登上热搜。开放宽除截至7月1日,个别此话题阅读量已达到1.9亿。超大城市
这不是落户上海第一次因放宽落户政策引发讨论。6月7日,限制上海发布《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发改通知》,对世界排名前100高校、委放外全职来上海工作的开放宽除毕业生,降低其落户上海时需要满足的个别社保要求。
“从人口政策大趋势和人口增长预期来看,超大城市‘人才大战’正在转向‘人口大战’,落户拥有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重要因素。”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发改入户门槛因此会越来越低,甚至大部分城市最终会取消入户限制。“当然,在城市群中,人口流入和相关政策还是会有所不同。”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一线城市近年对各自的人才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上海、广州、北京放宽了落户政策,深圳则提高了学历门槛,以吸引更高层次人才。
上海(图源:图虫创意)一线城市引才精准施策
近期,上海从学历、缴纳社保、直接落户人群等方面,两度放宽落户限制。
6月28日,上海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当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能直接落户上海的群体,只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
除上述的应届硕士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外,《通知》还提到上海“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生,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可直接落户。
对比此前,上海普通高校毕业的应届研究生才能直接在五个新城等区域落户。
在6月7日发布的《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上海还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全职来上海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落户时的社保缴费基数、时间要求。在此之前,上海针对留学生最宽松的落户条件,是社保基数缴纳满6个月。
一线城市放宽落户政策,上海并非先例。
北京2021年发布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提出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
《办法》还明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本科及以上、“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不占用稀缺的落户指标。
这无疑起到了增加北京落户指标的作用。
《办法》还将引进的本科生年龄上限从24周岁提升到26周岁,将硕士研究生的年龄上限从27周岁提升到30周岁,将落户对象从应届毕业生扩展到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
广州放宽落户政策的时间则更早。
2020年12月25日,广州发布《关于放宽“双一流”高校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入户社保年限的通知》,对“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并拥有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落户需要在广州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的限制,改为在广州缴纳社保即可。
广州市人社局曾发布《广州市差别化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只需满足大专或技校学历、社保满一年、年龄28周岁及以下,就能在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和增城等七区落户。不过,时代周报记者咨询12345热线了解到:相关政策还未正式实施。
一线城市阵营,深圳落户政策则是相对谨慎。
2021年5月25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的最低要求,从“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调整为“具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并具有学士学位”。这意味着深圳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体现人口现状、城市发展
一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也是传递一种信号:定向要人。
按照联合国通用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意味着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北京、上海都具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问题。
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9.6%,15-59岁人群占常住人口的68.5%,比十年前下降了10.4%。
上海老龄化程度更深。2020年,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为581.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4%;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比66.8%,比十年前下降了9.5%。
相比之下,广州人口老龄化程度较轻,依然处于劳动力红利期。七普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1.4%,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74.7%,整体较北京、上海年轻。
深圳则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在中国7个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中,15-59岁人口占比最高的是深圳,达到79.6%,而60岁以上人口占比最少的也是深圳,仅为5.3%。
“城市人口政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目标、人口控制目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向、人才需求层次等等。”彭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海重点需要世界一流大学生,北京可能更需要一些辅助型、服务型、动手型人才,广州今年提出“制造业立市”,因此高级技术人才、普通技工都需要。
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科创中心已经形成基本框架。下一步的目标,是打造“五个中心”的升级版。
根据“十四五”规划,上海提出要提高对资金、数据、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加快建设能级更高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围绕这个发展目标,增强人才竞争力,集聚来自全球的、高水平人才,就成为重中之中。
这一发展目标体现在落户政策上,便是上海此次将放宽落户政策的对象主要聚集在应届硕士、“双一流”本科生、世界排名前50高校毕业生等高水平人才。
在放宽落户中同样将目光瞄准高层次人才的北京,也有着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2021年11月,北京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
在落户难度上,广州比北京、上海难度要小,但在放宽落户政策上,广州释放出的友好程度比北京、上海更大,这也与广州的产业特征有关。
广州向来重视制造业发展,在2015年、2017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重点提及发展制造业,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制造业立市”。而制造业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对人才等生产要素需求也大。
(责任编辑:休闲)
-
高盛:美欧或通过超1600亿美元投资提高电动汽车电池自主供给能力
高盛表示,到2030年,美国和欧洲可能通过超过1600亿美元的新资本支出以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自主供给能力。高盛分析师认为,韩国LG集团和SK海力士在美国的投资有助于未来三到五年内满足美国国内的电动汽车 ...[详细]
-
突发:400亿白马重挫8%!利好来了!刚刚,央行等八部门重磅发布!
来源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今天周一,一起来看看上午的最新市场情况。11月21日,三大指数低开后震荡。截至上午收盘,沪指跌0.81%,深成指跌0.83%,创业板指跌0.38%。今日亮相的以1024.07 ...[详细]
-
11月21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 ...[详细]
-
◎曾庆怡 记者 杨翔菲卡塔尔当地时间11月20日,第二十二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大幕开启。从制造业、品牌营销、文化衍生品到赛事转播,赛场内外充满中国元素。中国制造 闪耀赛场内外在工程机械等重工制造方面 ...[详细]
-
9月1日,石家庄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下,石家庄市疫情防控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详细]
-
央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来源:央行网站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2022年11月21日,人民银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1日报道,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上周五(11月18日)表示,欧元区的通胀实在太高,预计欧洲央行将继续把利率上调至促使价格升幅回落至2%中期目标的水平。该报道 ...[详细]
-
筹划近一年,两轮问询和补充修订方案后,11月18日,688529.SH)却发布关于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并撤回申请文件的公告。按计划,豪森股份拟向8名深圳市新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新浦 ...[详细]
-
蒂森克虏伯田昊:氢能助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 数字化平台联通绿氢上下游协同降碳
9月1日,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主题为“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蒂森克虏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和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田昊出席 ...[详细]
-
京东告别刘强东时代:增长大幅放缓,用户增速下滑,从进攻到防守,更大的威胁等着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斑马消费刘强东淡出管理、大规模减持之后,徐雷掌舵的京东,有什么不一样?在战略上,从进攻转为防守,从打天下到守天下。京东集团连续两个季度扭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