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利率降了,转买保险合适吗

9月15日以来,记者降转六大行以及、观察、利率、买保等相继发布公告,险合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记者降转范围涵盖活期存款、观察通知存款、利率整存整取、买保零存整取等品种,险合下调幅度为10-30基点。记者降转
消息一出,观察一些投资者开始“挪储”,利率并把目光转向保险,买保特别是险合宣称“保本”“复利3.5%”的增额终身寿险。与此同时,很多银行个人客户经理也在大力推荐这类保险产品,朋友圈的保险营销员们更是“点燃”斗志,紧抓这一波推销潮。
虽然市场热销中的增额终身寿险优点很明显,但仍然需要“三思而后行”。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有长期闲置资金的消费者来说,对冲利率下行风险,增额终身寿险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收益写在合同里”,留给销售的“误导空间”小了,增额终身寿险在投保时有一个起始保额,而后每年会以一个合同载明、具有法律效力的固定的比例增长,后期不会因为经济形势等原因发生改变。
不过,对于短期想要投资保本且有较高收益率产品的消费者来说,增额终身寿险并非“良配”。
第一,保本至少要等5年。这类产品在缴费的前4年,现金价值都远低于保费。也就是说,5年内如果要通过“退保”等方式取出这笔钱,不但不能保本还会有很多亏损。消费者需要思考自己手里这笔钱是否可以长期闲置。
第二,复利3.5%并非易事。按照相关规定,这类产品预定利率不得高于3.5%,也就是说,最高能够获得3.5%的复利利率,而实际能拿多少还要看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如果真要接近“复利3.5%”,一般情况下需持有20年或更长期。消费者需要思考合同中约定的每一年的现金价值是否符合预期,不要被“复利3.5%”蒙蔽。
第三,不能混淆保险与理财产品。“保险姓保”,保障配置是基础,尽管增额终身寿险相对而言保障功能偏弱,也不能将其与风险收益产品进行比较。消费者需要思考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投资需求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期发布的2022年第5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保险销售误导,其中就包括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比如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使用保险产品分红率、结算利率等比率性指标,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进行简单对比,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因此,增额终身寿险不适合盲目跟风购买,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投保时也要看清楚保险合同和各种限制条件。
来源:保险报
相关文章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商业保险研究分会成立 担当时代责任 商业保险有所为
转自:保险报网实习记者 杨雨萌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对保险业提出了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保险体系的要求。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保险该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2025-07-08- 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巴西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预期上调为1.7%。而在今年一月,IMF对巴西今年GDP的增长预期仅为0.3%。与这种调整趋势相反的是,IMF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2025-07-08
由降转增!6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上行,汽车行业增幅明显
6月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行业结构进一步改善。7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正0.8%,结束了持续两月的利润同比下行的局面。与此同时,上下游利润分化有所缓解,汽车2025-07-08- 做好海归服务 凝聚青年力量 创业派)“海归人才是国家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海归是经济发展的弄潮儿、科技创新的追梦人、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四川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归国人士企业联合会会长王涛如是说。多2025-07-08
-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年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增长和不断变化,企业对云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应企业的云部署模式也从单一部署逐步向多云部署,甚至是混合云模式转变。因此,网络2025-07-08
- 来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驻美国使馆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2022年7月26日晚,中国驻美国使馆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秦刚大使发表主旨讲话,徐学渊公使、井泉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