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布局“美国芯”,支持台积电在美建厂,理想可能遭遇骨感现实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张思思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程东]苹果再度释放出寻求分散供应链的美国芯打算,以在芯片采购上减少对亚洲的苹果依赖。据科技博客ExtremeTech 11月18日报道,布局为解决美国芯片产品约60%进口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支持遭遇困境,苹果公司将与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合作,台积让后者在美国本土为其生产芯片。电美19日,建厂在曼谷出席APEC相关会议的理想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表示,他清楚地知道,骨感去美国生产的现实成本比在台湾至少高50%,但这并不排斥把一部分“美国最需要的美国芯、比其他公司先进的苹果产能”移到美国。分析认为,布局苹果正在重拾分散供应链的支持遭遇想法。行业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台积如果一个企业抛弃体系配套、高效率低成本的现有产业链,违背资源配置规律,有可能丧失市场优势。
台积电产能被拉到美国
根据美国彭博社15日的报道,苹果CEO库克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苹果打算从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家在建的芯片工厂进行采购,这标志着苹果在芯片上为减少对亚洲的依赖迈出重要一步。彭博社认为,库克指的可能是其独家芯片制造合作伙伴台积电的亚利桑那州工厂。
台积电。资料图 (视觉中国)
台湾最新一期《商业周刊》封面故事的主题是首批台积电员工携家带眷搬迁飞赴美国凤凰城。报道称,台积电2020年5月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如今当地厂房已经部分完工。未来台积电还会有6架包机,运送超过千名台湾工程师到亚利桑那。12月初,该厂区将迎来首批设备到场的典礼。根据台湾《联合报》的报道,亚利桑那厂为台积电近年规划的在海外最大的投资案,斥资超过120亿美元,也是首座切入5纳米先进制程的芯片工厂,获得美方高度重视。
彭博社还报道称,美国作为曾经的全球芯片制造霸主,已把这个产业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台企,后者已占有全球9成以上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
美国之外,欧洲也是苹果分散芯片供应链风险的选择地,根据报道,库克在最近的访问中暗示,欧洲大陆将是另一个芯片来源。在欧洲,台积电也正与德国政府洽谈,可能在德国设厂。
分析认为,苹果从2018年起开始对全球的供应链进行重构,但这一计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放缓。在这期间,苹果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更加彰显。不过随着全球疫情发展的最新形势,苹果正在重拾分散供应链的想法。
除了芯片外,据彭博社近期披露的消息,台湾电子代工企业和硕已开始在印度组装苹果最新款手机iPhone 14,成为富士康之外第二家在印生产iPhone 14的苹果供应商。据路透社报道,目前至少有3家苹果的全球供应商在印度组装iPhone,除了富士康之外,还有和硕与纬创。知情印度政府官员表示,富士康计划在两年内将印度iPhone工厂的员工人数增加5.3万名,从而将印度南部工厂的员工人数增加到7万人。
根据美媒的报道,2017年苹果大型供货商名单上,只有18家位于印度与越南,去年增加至37家。之前苹果只会在印度生产旧款iPhone,今年9月则开始生产最新的iPhone 14。据传苹果很快就会开始在越南生产MacBook笔记本。
理想将遭遇“骨感”的现实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苹果供应链一直高度集中在东北亚地区,因为该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现在,苹果要打破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下形成的产业链,一定程度上有违于经济规律。项立刚认为,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寻求产业布局,是产业链溢出效应的表现。但是苹果目前进行的产业链分散背后有着深深的地缘政治因素的考虑。
目前,苹果分散全球供应链的行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彭博社16日报道称,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5纳米技术以前是最先进制程,但现在最新技术已被3纳米技术替代,未来芯片技术会更进一步发展,因此苹果未来最新款的iPhone几乎不太可能使用亚利桑那州厂代工的芯片。
报道还认为,台积电美国工厂的月产能为2万片,只有台积电整体产能的1.6%,就算台积电又在亚利桑那州建设第二座芯片厂,美国工厂的总产能也根本无法满足苹果所有订单。报道称,台积电美国工厂最可能代工的,可能是Apple AirPods、TV、HomePod或Watch使用的芯片。苹果、英伟达、高通和AMD等美企急于宣布美国制造的芯片,但实际上的供应量将是“象征性”的。
台媒近日援引拥有“最懂鸿海的分析师”外号的柯克兰资本董事长杨应超的观点认为,苹果供应链不可能完全撤出中国大陆。根据台媒的报道,苹果最大的150家供货商都在中国大陆设厂。目前苹果产品仍有80%的产能来自中国大陆,如富士康的郑州产业园大概承担80%的iPhone 14系列的产能,且iPhone 14 Pro的产能超过85%在郑州。
“违背规律将丧失优势”
2020年以来,台积电赴美设厂持续引发岛内担忧。张忠谋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谈话时曾表示,美国芯片制造业的扩张并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同时美国制造成本太高,台积电赴美建厂是在美国政府的“敦促”下决定的。在台积电现任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将进一步在美国建设3纳米工厂时,张忠谋直言,“在美过多建厂,台积电必败”。
华西证券近日表示,由于“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和工人资质”方面的差距,印度和越南无法取代中国在苹果供应链中的作用。同时,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在人力成本、物流速度和政府支持政策方面保持优势。
项立刚认为,苹果若坚持打破既有产业链寻求重构将遭遇成本高企、效率降低的风险。以富士康美国建厂进展缓慢为先例,半导体行业在美国重构产业链的前景非常不确定。“供应链要高度集中于生产体系配套齐全的地区,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如果违背这种资源配置的规律,无疑就会丧失市场优势。”他认为,芯片企业在美国建厂,首先面临的是人工成本将大幅增加的问题;另外,当地企业文化以及工会制度也会限制生产效率的弹性,从而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再者,在苹果供应链上中国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苹果在印度或者越南新建供应链,那么大量的配套企业必须同期建成才能彰显效率和成本优势,否则,组装在印度,而零部件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产业链分散将成为空话。
(责任编辑:探索)
-
机构:苹果MR设备或推迟至2023年Q2之后发布 2023年出货量50万-60万台
《科创板日报》23日讯,台湾工商时报援引日本机构报告称,苹果MR设备发布时间或将推迟到2023年Q2之后,该设备专注于高端市场,预计2023年出货量50万-60万台。此外,该机构调降今年下半年iPho ...[详细]
-
□吴蔚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的规模意味着什么?毋庸置疑,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真正支点。正如业界资深专家罗清启所言,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正在演化出一种优化力量,任何汽车硬件的规模与范围的 ...[详细]
-
专家:人民币不具备趋势性贬值基础 配置A股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分散风险
证券日报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官方微信号发布央行货币政策司文章《深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文章指出,2022年以来,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 ...[详细]
-
矫月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资源密集的产业,大飞机项目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的明珠”。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更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从运-10到C91 ...[详细]
-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记者/伍洋宇11月23日,小米集团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总收入达人民币705亿元,同比下降9.7%;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21亿元,同比减少59.1%,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 ...[详细]
-
10月15日,2022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以下简称“S12”)小组赛战事正酣。作为用户获取电竞赛事内容和社交讨论的第一阵地,微博连续六年成为英雄联盟全球赛事战略合作社交平台。经过前期的氛围营造,四支LP ...[详细]
-
据美国白宫网站消息,在当地时间10月14日举行的白宫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询问了美国政府是否会为乌克兰使用的“星链”系统服务买单的问题,而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并未作出正面回答。白宫新闻发言 ...[详细]
-
今日观点:9月CPI数据超预期,美黄金或试探近期低点聊聊隔夜市场走势,COMEX黄金连下跌0.27%至1672.9美元/盎司,沪金2212下跌0.10%至392.70元/克。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 ...[详细]
-
“第二支箭”继续发力 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第二支箭”继续发力,进展持续落地。近日,股份有限公司向交易商协会表达了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待履行内部股东大会决策程序后正式报送;同时,金地集 ...[详细]
-
科创板三季报预增潮来了 泛能源赛道成增长主力 光伏板块增速抢眼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A股三季报业绩披露期大幕已经拉开。据《科创板日报》统计,截至发稿,已有37家科创板公司预告了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在这之中,发布营收预告的科创板公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