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MLF到期规模年内最高 业界称5年期以上LPR存下调可能
本报记者 刘 琪
日前,本月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布了10月份金融数据。到调从数据来看,期规社融增量规模、模年增速均不及市场预期,内最年期新增信贷也出现超季节性回落。高业
“10月份金融数据下行,存下除受楼市低迷等因素影响外,本月更多属于季末透支效应的到调体现,符合今年以来金融数据波动的期规一般规律,并不代表宽信用进程逆转。模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内最年期展望后期,高业在季末透支效应退去、存下财政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的本月带动下,11月份新增信贷有望恢复同比多增,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也将恢复上行。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是主要增长点,也是当前宽信用的一个主要发力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展望四季度,不及预期的金融数据、相对温和的CPI、外部加息预期减弱等因素意味着货币政策空间或进一步打开。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应如何发力,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货币政策要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稳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规模,为实体经济创造合意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工业、普惠小微、绿色、科创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其次,要做好对困难行业企业的帮扶工作,鼓励银行因企施策,采取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缓解企业经营负担,给予企业更多的腾挪空间。此外,要密切关注外部因素冲击,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走势,鼓励企业积极使用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在此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年内存在降准的可能,尤其是在年底MLF大规模到期的情况下。数据显示,11月份、12月份分别将有10000亿元、5000亿元的MLF到期。其中,11月份的到期规模为年内最高。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年底MLF到期量大,不排除通过降准置换部分MLF的可能,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引导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适度下行。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支持,稳定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消费复苏。
研报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维持稳健略宽松的政策基调,核心仍是宽信用。预计后续存在进一步降低5年期以上LPR的概率。
(责任编辑:热点)
- ·韩国开始审查股票做空交易,率先拿摩根士丹利开刀
- ·工信部公布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小巨人”名单,广东46家企业入选
- ·俄媒:消息人士称集安组织授权任务未规定在乌动用集体力量
- ·丰田汽车与多家公司签署氢动力开发协议,考虑进军公交、重卡领域
- ·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下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能维持宽松吗?
- ·快讯:焦煤午后进一步下跌跌幅近4% 焦炭、铁矿石跌逾3%
- ·乘联会:5月第二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3万辆 同比下降22%
- ·房企“示范生”碧桂园:树立标杆 穿越周期
- ·巨额资金何时能回本?世界杯不做“一锤子买卖”
- ·北京房山区:进一步强化封管控区管理,坚决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 ·港股恒指强势翻红,龙湖集团、碧桂园等涨超4%
- ·腾讯第一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0%
- ·腾讯:QQ移动端月活跃账户数5.64亿,同比下滑7%
- ·妇炎洁广告词被指侮辱女性,已不是首次营销翻车
- ·“石家庄茅台”跌超7%!擦亮眼睛,这些网售药品不是连花清瘟,公司发声
- ·发布会|新增49例,社会面筛查4例,后续核酸筛查安排公布
- ·上海海关:从三方面采取措施,支持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
- ·民航局回应“3·21”东航事故相关报道:美方调查人员表示未向任何媒体发布有关调查信息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员工及高管待遇将“一升一降”
- ·工信部:疫情对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带来冲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