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宏观4月经济预测:内外压力并存
原标题:内外压力并存——宏观经济预测报告(2022年4月)
来源:轩言全球宏观
核心观点:
4月,招商受上海等多地疫情反复影响,宏观居民消费与房地产销售受到明显抑制,月经出口受影响,济预疫情发酵影响国内经济,测内存同时影响海内外投资者预期。外压美联储政策收紧,力并美元指数震荡上行,招商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宏观中美利差倒挂,月经外资继续流出股债市场。济预内外压力并存,测内存二季度稳增长政策仍将继续发力。外压
经济:疫情的力并影响有望得到缓解。当下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在向兼容物流、招商生产的方向调整。预测4月制造业PMI下降至49.0%,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0.5%;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5%、基建投资增长9.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受疫情影响,国内经济总体呈现公共部门驱动,但私人部门受抑制的情况。
4月出口同比预测增6.3 %,进口同比预测3.3%。欧美日制造业PMI指数维持景气区间,韩国4月前20日出口增长16.9%、越南出口强劲,商品价格上涨,表明全球贸易需求仍然旺盛。上海疫情对于生产、运输、供应链的不利影响可能成为影响本月出口的重点。
4月CPI预测同比1.6%,环比0.0%;PPI预测同比7.9%,环比0.7%。食品项看,俄乌冲突后粮食价格上行,同时国内局部疫情严峻加剧食品供求关系,致使4月多种食品价格走高,4月猪肉价格环比增幅约0.6%,批发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36%。PPI环比上行主要受基建项目备产落地影响。
4月财政收入增速预测2.6%,财政支出增速预测6.4%,新增专项债1804亿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靠,财政政策仍将会以“稳增长”作为工作重心。4月上海等地疫情影响经济数据持续回落,税收收入可能维持回落。疫情带来的卫生支出将上升,就业压力导致的社保及就业支出将回升,基建类支出预计持续上升。
预测4月新增信贷约1.4万亿,新口径社融规模约2万亿,社融存量同比10.4%,M2同比增速9.5%。信贷方面,疫情对上海等核心城市的冲击仍在持续。4月政府债净融资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企业债券净融资明显萎缩,表外融资下滑趋势继续放缓,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将回升。
预计4月我国资本外流规模有所收窄但股债市场维持净流出。美元指数维持高位,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至2.9%,中美利差出现倒挂,不过VIX指数回落显示风险情绪改善;疫情发酵对我国经济预期带来一定冲击,也对内外部投资者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恶化。预计本月外资继续流出国内股债市场,但全球风险情绪改善,流出压力有所缓和。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升级,全球通涨压力加大,海外货币收紧加速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经济运行
1、国内经济
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来自采矿业与基建投资,而民间投资、房地产销售、居民消费等内生力量进一步低迷,短期主要影响因素是疫情防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其实提出了两个5.5%的目标,一是GDP增长5.5%左右,二是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对于第一个5.5%,一季度GDP实际增长4.8%(前值4.0%),主要支撑因素是采矿业(一季度增加值同比10.7%)、基建投资(包含电力)(一季度同比增长10.5%),以及少量高技术行业。对于第二个5.5%,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从2021年10月的4.9%持续升至2022年3月的5.8%,按就业人口接近8亿计算,1个百分点的失业率要对应800万失业人口,这必然导致居民消费能力、购房能力的持续恶化。而吸收就业的主体是中小微企业,行业主要分布在生活服务业领域,稳增长指向的采矿业、基建投资、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就业吸收能力有限。因此,即便能够通过稳增长政策实现5.5%的GDP增速目标,考虑疫情冲击集中在中小微企业和生活服务业,以及下半年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的现实,实现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5%的目标也是难度较大的。
4月新政策与新变化:国内经济总体呈现公共部门驱动,但私人部门受抑制的情况。财政支出增速保持高速增长,但财政收入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承受较大压力。尽管更多城市放松限购限贷措施,但由于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居民消费与购房需求明显受到抑制。同时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在向兼容物流、生产的方向调整,疫情的影响有望得到一定缓解。海外方面,俄乌冲突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能源价格维持大幅波动状态;美联储持续降息并计划于5月启动缩表,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升,压制全球金融扩张;中美利差进入倒挂,人民币资产的相对吸引力有所下降;同时中美关系在中概股等领域的矛盾尚未缓解。
预测:4月制造业PMI下降至49.0%,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0.5%;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5%、基建投资增长9.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
2、进出口:
预测4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6.3%(3月出口增速14.7%)。从外需基本面情况看,欧美日制造业PMI指数维持景气区间,韩国4月前20日出口增长16.9%、越南出口强劲,商品价格上涨,表明全球贸易需求仍然旺盛。类比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情况,上海疫情对于生产、运输、供应链的不利影响可能成为影响本月出口的重点,从3月区域数据看,出现疫情的广东出口偏弱,叠加去年同期基数不低,预计4月我国出口或将受到更显著的负面影响,增速出现回落。
预测4月进口同比增速回升至3.3%(3月进口增速-0.1%)。首先,价格因素对当前进出口增速均有较为显著的贡献,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口受价格因素的推升更为显著;其次,从海外供应能力来看,疫情对全球生产约束逐步减弱,海外生产有所恢复,不过俄乌冲突所造成的部分商品供需错配格局预计将延续,对全球的石油、天然气、农产品、化肥等供应链造成一定冲击;三是,从疫情对国内供应链存在一定冲击来看,以进口作为替代可能使得短期进口需求上升。
二、商品价格
预计4月CPI同比1.6%,环比0.0%。从食品项来看,俄乌冲突后粮食价格上行,国内局部疫情严峻亦加剧食品供求关系,致使4月多种食品价格走高,4月猪肉价格环比增幅约0.6%,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亦环比增长0.36%;从非食品项来看,局部疫情严峻仍在限制服务业消费,另外4月国际油价涨幅趋缓,同时在月中国家发改委介入下调成品油价格,致使4月国内汽油价格下行。
预计4月PPI同比7.9%,环比0.7%。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国际原油价格趋稳,4月的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降幅12.32%。随着国内局部疫情逐步受控,生产活动开始修复,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的要求下项目陆续落地,黑色金属价格出现上行,其中4月的螺纹钢价格环比涨幅3.19%,长江有色的铜、锌价格等亦保持上涨趋势。本月基建项目备产支撑PPI环比出现上行。
三、宏观政策
1、财政政策
一季度财政大幅发力,两本账支出增速共达16.2%,截至一季度财政支出完成预算24%,较去年提升0.3个百分点,较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4月上海等多地疫情反复,疫情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超于预期。二季度财政政策仍将维持较高力度,保持后劲,促进经济弱复苏至企稳。
4月上海等城市疫情将持续带来经济数据回落,税收收入可能小幅回落,预计1-4月累计财政收入增幅2.6%。疫情带来的卫生支出将上升,就业压力导致的社保及就业支出将回升,基建类支出预计持续上升,预计1-4月累计财政支出增幅6.4%。4月预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1804亿元,较去年下降47%。
2、货币政策
3月社融增速10.6%,高出前值0.4个百分点及预期。从构成来看,人民币贷款、企业直接融资与政府发债全面发力,“非标”下滑趋势减缓。M2同比增长9.7%,高出前值0.5个百分点及预期。从M2派生渠道看,银行贷款与财政投放分别同比增加4701亿与7594亿,是推动M2增速回升的主要因素,而银行口径外汇占款却同比减少2189亿,形成掣肘。
预计4月新增信贷约1.4万亿,新增社融规模约2万亿,社融存量同比10.4%,M2同比增速9.5%。信贷方面,疫情对上海等核心城市的冲击仍在持续。同为封城的深圳,3月人民币贷款增速环比下滑0.5个百分点,同比下滑3.4个百分点,影响可见一斑。鉴于上海2021年贷款规模略高于深圳且封城时间更久,上海疫情预计将对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冲击。但与此同时,央行上海总部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对辖内企业的信贷帮扶,“金融23条”也以增加信贷投放为主要导向,综合考虑预计4月新增信贷1.4万亿(上年同期1.47万亿)。
社融方面,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约3500亿;企业债券净融资不足600亿,较上年同期明显萎缩,股票融资约1800亿,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表外融资下滑趋势继续放缓,4月票据承兑规模减少,结合3月票据融资同比增加来预判,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将会回升。综合来看,4月社融新增预计2万亿(上年同期1.86万亿),社融增速10.4%。
四、国际资本流动
3月外资流出加剧符合预期,外资买债净流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差于预期。3月外资买债净流出1125亿元,流出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至2.3%,中美利差从2月的月均81BP继续回落至68BP左右,3月下旬一度降至32BP,致使外资买利率债动力显著下降,3月外资通过陆股通净流出451亿元,净流出规模小于预期,主因俄乌展开谈判降低了外部政治风险,同时我国领导人公开表态以稳定资本市场信心。
预计2022年4月我国资本外流规模有所收窄但股债市场维持净流出。外部因素方面,美元指数维持高位,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至2.9%,中美利差出现倒挂,不过VIX指数回落显示风险情绪改善;内部因素方面,疫情发酵对我国经济预期带来一定冲击,也对内外部投资者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恶化。内外部压力并存,利差继续回落乃至倒挂也将显著影响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的意愿,预计本月外资继续流出我国股债市场,但全球风险情绪改善,股市流出压力有所缓和。预计4月债市、股市的外资变动规模分别为-10400亿元、-200亿元,外资仍然净流出我国资本市场,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
(责任编辑:百科)
-
原控股股东庞庆华持有的2.5323亿股庞大集团股票,将在淘宝网进行司法拍卖。庞庆华是庞大集团创始人,这家由他创办的企业,有着“4S店之王”的称号。由于经营不善,没有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详细]
-
北京认房认贷松动?“老年人购房全家帮”,可与子女共同申请贷款
记者 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北京楼市 李凯旋 摄“这是否代表着北京‘认房又认贷’有所松动了?”8月4日晚,一位网络用户在一篇某房产大V发布的文章下留下这样一条评论。《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8月4日, ...[详细]
-
本周5个交易日市场震荡下行,日均成交额1.04万亿元。涨跌幅方面,万得全A跌0.54%,上证指数跌0.51%,跌0.32%,创业板指涨0.49%,中小板指涨0.51%,中证500指数跌0.38%,跌0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执行副总裁李柯拟向比亚迪慈善基金会捐赠价值1.62亿元的股份。8月7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002594)公告称,接到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柯的 ...[详细]
-
2020年1月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两年多来,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全力推进金融机构聚集和发展、持续深化拓展 ...[详细]
-
艺虹股份IPO背后:近七成营收源自蒙牛,天融信郑钟楠家族突击入股
环球老虎财经app一家成立30年,拥抱单一大客户且毛利率远低于同行的包装企业,“突然”IPO募资的背后,隐现神秘潮汕家族的身影。食品供应链企业密集报会,有人欢喜有人忧。8月2日,艺虹股份创业板首发申请 ...[详细]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是中国人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并杀害了100万人吗……中国侵略了谁?又谋杀或屠杀了谁?”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持人问及所谓“中国违反人权”的问题,英国知名摇滚乐队 ...[详细]
-
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望快速提升!半导体设备中标数量高位运行,一文梳理核心标的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8月7日讯编辑 笠晨 彭飞)半导体设备概念股20CM涨停,总市值超1600亿元的涨停,周五收盘大涨12%,本周累计最大涨幅高达48.56% ...[详细]
-
工信部翁啟文谈产融合作: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开展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
财联社11月22日讯记者 高萍)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翁啟文今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谈及产融合作工作时透露,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自去年2月份正式上线以来,累计入库企业达到了16万家,在 ...[详细]
-
力玄运动劳务派遣占比超30%上市前骤降 为上市合规还是为隐匿成本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导语:力玄运动营收大幅增长而员工数却不增反降;劳务派遣占比超30%一度涉嫌违规,然而,在上市前夕该比值又骤降。力玄运动出现这种极为反常的数据指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