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发行规模逆势增长超6700亿 业内建议可关注短债和混合类产品
[ 傅煜清建议称,债基增长注短债和可以关注两类策略和基金。发行一方面,规模长债价格对于利率变化可能比较敏感,逆势因而中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表现有望更稳健;另一方面,超亿权益类资产目前已拥有比较高的业内性价比,因而配置权益资产的建议“固收+”产品也是不错的长期选择。 ]
今年以来,可关受资本市场加剧震荡影响,混合公募基金发行不及去年,类产但债券型基金一枝独秀,债基增长注短债和发行规模大幅增长。发行
据Wind数据统计,规模以认购起始日计算,逆势截至9月25日,超亿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已达6731.15亿元,超过基金总发行规模的六成,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权益资产表现不佳是债券型基金发行增长的主要原因。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受美联储加息缩表、国内疫情频繁扰动等影响,权益市场持续震荡,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不佳,因而资金出于避险考虑,纷纷买入低风险债基;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偏弱的信贷表现也是债基新发规模增长的重要原因。
展望后市,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债市收益率仍将在较低水平上维持震荡,短期或受到一定扰动,但预计调整空间不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关注中短债基金以及混合类产品的配置机会。
债券型基金发行升温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的一个重要逻辑是‘资产荒’。”谈及债基发行的情况时,中海外钜融资产管理集团副总裁刘之意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由于地产和城投的融资限制没有明显放宽,传统上可以提供稳定收益的资产(债券、非标等)持续萎缩,同时货币、财政等稳增长政策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大量资金需要进行资产配置。
但在国内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恢复程度不及预期和美联储加息等背景下,权益资产受到基本面下滑和风险偏好下降的负面影响,表现不佳,产品发行降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今年新成立的基金达918只,发行规模为10248.29亿元;而在去年同期,发行数量和规模分别为1412只和23749.82亿元。
进一步分类来看,债券型基金备受追捧,受益于利率下行以及资金对确定性收益的追逐而表现较好,产品发行规模保持增长。截至9月25日,今年债券型基金已发行了298只,发行规模达6731.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99.29亿元,占总发行基金规模的66%左右;混合型基金紧随其后,发行规模达2066.51亿元。
而在去年同期,新发行基金规模超过2.3万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为4831.66亿元,远低于同期发行的混合型基金的14640.66亿元,占基金发行总规模的比例也不足三成。
目前,债基发行的火热还在延续。9月以来,有多只债券型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比如,9月21日,平安基金、南方基金、鹏华基金纷纷发布公告称,平安添悦债券A/C(012902/012903)、南方光元债券(015948)、鹏华丰启债券(016609)已提前结束募集。
据介绍,鹏华丰启债券于2022年09月19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2年12月16日。根据统计,截至2022年09月20日,该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和认购户数均已达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备案条件。鹏华基金决定提前结束该基金的募集,即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2年09月20日,并自2022年09月21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一般情况下,基金产品提前募集结束是由于实际的募集规模提前达到了预期的募集规模,近日多只债券型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也体现了债基的受欢迎程度。”刘之意告诉记者,预计后续资金面会维持相对宽松,债市风险不大,市场对债券型产品的偏好短期不会有明显改变。
明明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债券型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一般是由于募集上限已经提前触达。这意味着市场对债基比较青睐,目前市场风险偏好仍旧较低,债基仍旧是资金最佳的避风港之一,叠加债市当前表现较好,多只债券型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并不意外。
短期或有扰动但影响有限
至于债券市场未来表现,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债市可能面临调整风险,但调整空间有限。明明对记者称,之前债券市场受到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和信贷偏弱影响,表现较好,但目前已经进入“鱼尾”行情,后续发展要看国家稳增长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时间周期。未来若权益市场回暖,投资一定比例权益资产的二级债基或将表现不错。
这也意味着,在接连“降息”之后,债市未来是否还有行情主要取决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宽松与否。汇丰晋信平稳增利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傅煜清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今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息较多,但对于债券市场而言,影响较大的是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的下调。
“而今年MLF利率只下调了一次,且市场也没有形成持续调降MLF利率的预期。因此对于货币政策方面目前市场可能存在一些分歧。”傅煜清说道,目前管理层已经出台了包括货币、财政等多方位的经济托底政策,未来是否会通过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来为经济托底,市场仍存较大分歧。
刘之意认为,目前宏观经济“需求不足、预期转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地产负反馈下销售、投资继续显著负增长;疫情反复背景下,消费复苏缓慢;海外经济转弱后国内出口受累迹象初显,基本面整体态势偏弱,同时资金利率维持低位,债市大环境仍不差。
“8月份刚经历货币、准财政和财政政策的新一轮放松,后续稳增长效果可能会有一定释放;再加上近期美国通胀维持高位,9月继续大幅加息,中美利差倒挂加深以及人民币快速贬值的背景下,国内债市收益率可能会受到一定偏上行的扰动。”刘之意告诉记者,总体来看,债市收益率仍将在较低水平上震荡,短期可能受到一定扰动,但预计调整空间不大。
另从债市价格上看,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处于过去三年的相对低位,和2020年4月市场相对低点时的水平基本上持平。对于投资者而言,价格可能是目前最担心的风险。市场普遍预期,当前价格或已经反映了经济基本面,若未来基本面好转或价格上行太快,债市可能会面临调整压力。
但傅煜清也提到,当前经济基本面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进入新常态以后,全社会的资金需求量有所减少,可能会对利率有一定抑制作用。整体而言,并不存在支持利率大幅上行的基本面,因而从中长期来看,债券市场仍然存在一定机会。
在这一市场环境下,多数分析建议可关注中短债基金和混合类产品。刘之意表示,考虑到目前收益率绝对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可能不是长期配置的理想点位,建议优先选择中短债基金,即使利率出现一定上行,收益也不会受到明显拖累。另外,权益市场的相对估值处于绝对低位,虽然短期有不确定性,但中长期的配置价值凸显,可以适当关注混合类产品(二级债基、偏债混合等)的配置机会。
傅煜清建议称,可以关注两类策略和基金。一方面,信用风险可能不断暴露,同时长债价格对于利率变化可能也比较敏感,因而中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表现有望更加稳健;另一方面,中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目前已拥有了比较高的性价比,因而配置权益资产的“固收+”产品也是不错的长期选择。
(责任编辑:综合)
-
肖远企在2022年论坛上的讲话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 肖远企2022年11月2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本场论坛由中国银保监会牵头主办,主题是: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感谢北 ...[详细]
-
参考消息网7月28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7月26日发表了题为《布鲁塞尔对德国的“天然气团结”有很多漏洞》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欧盟成员国26日作出“减气”决定快得不寻常,欧盟委员会不久之前才通过了 ...[详细]
-
此前报道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猝死,杭州滨江区劳动监察大队已介入澎湃新闻)近日,杭州一名22岁女孩惠惠化名)连续四五天熬夜加班,后突发疾病进ICU抢救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遗憾的是,惠惠已于7月26日不 ...[详细]
-
日本下调年度GDP增长预期,高通胀下消费“通缩”,超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提振经济?
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正变得黯淡。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世界经济展望》,其中,日本的增长率预期被下调0.7个百分点至1.7%。事实上,日本政府早已感觉到危机在逼近。7月25日,日本内阁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希尔顿集团宣布在大中华区推出“零工”模式试点,从9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7个城市的27家酒店作为试点率先推行。据悉,这是国内首家引入零工模式的国际酒店 ...[详细]
-
7月28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记者: 据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海军近期在上海附近海空域举行“海洋卫士-2”海上联合演习,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详细]
-
无团队、两晚出文案,为什么“二舅视频”仍能从B站火“出圈”?
作者/刘晓洁7月26日,全网被“二舅”刷屏,无数人被其11分钟的微缩人生感动。在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里,up主“衣戈猜想”冷静描述了二舅不被命运照拂,却蓬勃向上的一生,这个66岁 ...[详细]
-
深圳客返场带暖东莞楼市:投资客没看房就买单,有人凌晨还在签合同
深圳客回归理性“不管虎门长安,还是塘厦凤岗,只要有钱,就能买。没钱,开发商还给时间让你筹钱。”陈光洁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陈光洁是樟木头乐有家的一名经纪人,有8年从业经历。7月4日东莞28个镇取消限购以 ...[详细]
-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据WCVB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兴安市波士顿郊区的苹果德比街周一早上被一辆汽车冲撞。报道称,有多人受伤,急救人员和救护车都来到了现场。目击者说,在当地时间上午11点左右,一辆黑 ...[详细]
-
记者 | 陈琼烨7月28日,教育部发文称,继续支持以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缓解疫情影响下学生出国学习困难。教育部表示,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面向出国留学受阻的学生开展相关招生工作,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不纳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