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股市场四大展望:发审或收紧,破发仍将是常态
炒股就看,年新权威,股市专业,展望及时,发审发仍全面,或收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紧破将常
新的年新一年开始了。
随着2023年的股市钟声敲响,崭新的展望一年拉开了帷幕。
回首2022年的发审发仍中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或收三大交易所发布的紧破将常年终数据显示:2022年,三大交易所合计424家公司上市,年新尽管数量不敌2021年,股市但首发募集资金全面赶超,展望其中,核准制下IPO发行数量、首发募资规模同比大幅收缩,而同期注册制新股虽然发行数量减少,但募资总额不减反增。
对于2023年的新股市场,多家机构也作出了展望,总结下来,主要包括四方面:新股发审或将收紧;新股市场融资额将会继续攀升;新股破发仍将是常态;全面注册制改革或将适时推进。
主板IPO数量、募资规模大幅收缩
近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市场统计表(2022年)显示:2022年上交所IPO数量为 154家,同比下降38.15%,IPO募资3589亿元,同比下降1.79%。其中,科创板IPO数量为123家,同比下降24.07%,募资金额合计2520亿元,同比增长24.22%。
深交所发布的2022年深圳证券市场概况显示:2022年IPO数量为187家,同比下降19.4%,IPO募资金额2115.18亿元,同比增长24.63%。其中,创业板IPO公司148家,同比下降25.63%,IPO募资额1796.36亿元,同比增长21.78%。
北交所发布的2022年股票市场统计快报显示:北交所2022年共83家公司公开发行上市,融资金额163.84亿元。
总结来看,三大交易所合计424家公司上市,尽管数量不敌2021年,但首发募集资金达到了5868亿元,超过2021年,相当于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13.9亿元。
其中,注册制下(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354家,同比减少48家,募资金额合计4480亿元,同比增加901亿元。
主板(深市主板、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计70家,同比减少50家,募资金额合计1387亿元,同比减少460亿元。
显然,2022年核准制下IPO发行数量、首发募资规模同比都大幅收缩,而同期注册制新股虽然发行数量减少,但募资总额不减反增。
横向对比全球证券市场来看,A股IPO首发募资规模依然大幅领先。其中,上交所与深交所领先各环球证券交易所,融资额分别列第一位、第二位。
首发募集资金最高的两家上市公司为、,分别为519.81亿元、322.92亿元。另外,、、3家公司的首发募集资金也超过了百亿。
而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首发募资在10亿元以下。Wind数据显示:、、、、、、等7家公司的首发募集资金在1亿元以下,均为北交所上市企业。
注册制新股破发成常态
首发价格最高的3只个股分别为、、,首发价格均超过了200元,尤其是万润新能,首发价格高达299.88元/股。
首发价格最低的个股为,不到2元。2022年8月5日,弘业期货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仅为1.86元/股,上市以后,弘业期货连续收获了16个一字涨停,创下2022年A股的连板纪录。截至2022年12月30日,弘业期货相对发行价上涨了628.49%,成为2022年以来上市后涨幅最大的新股。此外,、也分别上涨了534.12%、462.73%。
另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已实现上市的424只个股中,仅56只个股相对发行价涨幅超1倍,占比仅13%,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223只个股跌破发行价,占比超过一半。
上市首日涨跌幅来看,26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1倍,6只个股涨幅超2倍,其中5只为创业板上市公司,1只为科创板公司。、、首日涨幅排名前三,分别上涨267.4%、254.9%、221.6%。
破发是2022年新股市场的一个重要关键词,Wind数据显示:424只新股中121家首日破发,占比28.8%,而2021年新股首日破发比例仅为4%。
首日破发企业均来自注册制下的新股,其中,科创板49家,破发比例为39.8%,创业板30家,破发比例为20.3%,北交所42家,破发比例为50.6%,是年内破发率最高的板块,而主板无新股破发。
2023年度新股市场四大展望
对于2023年的新股市场,多家机构也作出了展望,总结下来,主要包括四方面,一今年新股发审或将收紧;二新股市场融资额将会继续攀升;三新股破发或仍将是常态;四全面注册制改革或将适时推进。
2022年最后一个月,三大交易所政策频频,一方面突出上市委、重组委的审核职能;进一步规范上市委、重组委运行,完善委员“选用管”全链条机制;调整委员结构,进一步加强委员管理,充分发挥审核把关作用;另一方面,科创板、创业板进一步强化板块定位,明确判断标准,并具化相关要求。
沪深交易所公示的第一届上市审核委员会、第一届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显示,具有监管背景的人员占比约九成,且没有来自中介机构的委员候选人,预示着监管部门将要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在新股上市数量方面,德勤研报预计,2023年中国内地新股市场融资额将会继续攀升,其中,科创板预计120~140家企业上市,融资额或达3050亿~3400亿元;创业板预计150~170家企业登陆,融资额或达1850亿~2100亿元;主板预计60~80只新股上市,融资额约达1100亿~1250亿元;北交所预计100~120只新股发行,融资额约达200亿~240亿元。
研报认为,2023年全面注册制改革或将适时推进,主板融资功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假设2023年主板注册制改革落地,且预期主板发行规则向创业板看齐。那么,沪深A股预期新股数达310~410只,其中科创板110~150只、创业板130~170只、主板70~90只,询价新股合计募资额为3980亿元~6300亿元;而假设2023年全年仍是注册制和核准制并行,沪深A股预期新股数达300~400只,新股合计募资额为3880亿元~6160亿元。
另外,申万宏源认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新股首发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持续提升,新股收益与二级市场的共振将更加频繁,新股收益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提升,展望2023年,新股破发或仍将是常态。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咨询组合伙人刘大昌认为,A股IPO市场在2022年继续展示其韧性,随着各项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和完善注册制度措施的出台,预计A股市场在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的情况下仍将保持活跃。
毕马威数据显示:目前A股IPO市场有超过88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58%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并分别以高科技和战略型新兴行业及增长型的创新初创企业为重点。
(责任编辑:综合)
-
近日,在上海工作的徐女士向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她在浙江慈溪捷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捷骏公司)购买了一辆保时捷轿车,提车次日发现车辆有补 ...[详细]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9日报道,欧洲两大经济体德国及法国准备持续使用核能发电。德国宣布,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加上来自法国的核能供应问题仍未能解决,它将让两座核电站在今年之后继续运行。报道称,在俄罗斯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牛小欧 于建平 北京报道日前,地平线官宣获得奇瑞汽车的战略投资并完成交割,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车载智能芯片的研发迭代与量产应用。同时双方将正式开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 ...[详细]
-
11月以来,股票型ETF规模显著增长,上证科创板50ETF等宽基ETF以及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ETF受到追捧。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历史低位,A股有望持续修复。中期配置上,主要围绕明年有 ...[详细]
-
万物云上市破发,郁亮回忆万科B股7年才回到发行价,一大批投资者被套
9月29日,万物云正式敲钟上市。截至9点半开盘,万物云报45.9港元,破发,下跌6.99%,总市值535.71亿港元。据媒体报道,上市仪式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达了对各方的谢意和对万物云的期许。郁亮 ...[详细]
-
财政部、税务总局支持居民换购住房,符合条件者全部退还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9月3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购置住房者的个人所得税优惠作了规定,符合条件者“全部退还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公告》规定,“自2 ...[详细]
-
一家芯片公司,15个月内融了20亿元。天数智芯于2018年启动通用GPU设计,旗下“天垓100”在去年实现量产,产品订单金额超过2.3亿元。作为有产品落地还能拿到订单的通用GPU企业,天数智芯吸引多路 ...[详细]
-
智评理财惊喜榜||实际兑付收益率最高达4.62%,10月理财公司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描述:本榜单由联合智评根据公开渠道披露的数据,选取2022年10月国有理财公司和城农商理财公司披露兑付公告的公募封闭式固定收益类净值型理财产品,对产品实际兑付收益率超业绩比较基准进行统计排名。本期榜单 ...[详细]
-
海尔消费金融增资至15亿元,推出职业教育领域贷款“15天冷静期”
9月30日,海尔消费金融宣布注册资本增至15亿元,并完成工商变更,这是海尔消费金融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增资。界面新闻从海尔消费金融方面了解到,本次增资是以未分配利润人5亿元转增注册资本金,本次转增后,公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