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充错话费应可退回

来源:经济日报 李 苑
日前,经济北京一市民在移动支付平台充话费时,日报因输错号码误将1400元话费充至他人手机号,充错追回无果,话费引发关注。经济不少网友表示曾有过同样经历,日报有的充错误将话费充到空卡或弃卡,连被充值者都联系不到;有的话费是被充值者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还,最后只能认栽。经济
错充的日报话费为何难以追回?一是与运营商充值规则有关。通过充值卡缴费的充错,由于充值卡无记名,话费一经使用无法退还。经济通过移动支付平台充错话费,日报一般也无法拦截;二是充错与平台的责任意识欠缺有关。作为第三方的移动支付平台,目前能提供的话费充值服务仅限于充值本身;三是与维权成本太高有关。有些案例数额不大,甚至都不够诉讼费用,但要找律师、举证、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需要付出不小的诉讼成本、时间成本等。
充错话费真的没有解决方案吗?如今充话费的途径很多,包括去营业厅直接缴费、购买充值卡、移动平台支付等。但若在营业厅缴费,由客服人员失误导致的错充是可以追回的,这也说明充错话费的返还在技术层面具备可行性,而是在规则制定上存在一些漏洞。
堵住漏洞的关键,在于运营商。运营商应厘清利益关系,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范围。要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同时应建立更人性化的机制。比如,在充值确认前提供二次信息核对,再次提醒号码等重点信息;提供充值话费到账延时服务,让充值者有时间撤回错充的话费;或是在错充发生后,有相应机制协同双方转移话费,尽量不给充值者和被充值者造成负担。
尽管错充话费的主要原因是充值人自身操作的失误,但对于移动支付平台而言,是否充分履行提醒、告知义务,是否尽到核对责任,以及出现错充时是否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和后续服务等,也考验着平台能力和责任心。对此,平台若能建立相应提示和补救措施,以多一步的精细化服务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不失为一种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方法。充值者也不要惧怕麻烦,应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身利益。比如,可依据合同法中存在“重大误解”为由,向运营商提出撤销合同请求,或根据民法典以“不当得利”起诉被充值者等。总之,应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流程,采取切实措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 财联社11月21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日11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迎来其八十岁的大寿。拜登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年长的总统,这一天对其个人和美国来说都意义非凡。不过,由于其年事已高,年龄和身体健康问题2025-07-08
国办:落实好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政策
【国办:落实好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政策】财联社10月26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其中提到,落实好阶段性减征部分2025-07-08-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日前,民政部等十部门出台《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指导意见》。10月26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在民政部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李邦华表2025-07-08
港交所:已找到导致需暂停恒生指数期货产品市场波动调节机制的软件问题的根本原因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预看房”来了,这个旨在改善住宅质量和交付品质的试点机制,能不能运作好,满足业主的要求?上海从2021年6月起试行新建住宅工程业主“预看房”制度,明确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前须组织所有已购房业主提前查看房2025-07-08
- 央视网消息: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加强艺考培训机构规范管理,防范遏制机构及其人员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近日教育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作出部署,对面向中学生或未成年人的艺考培训机构开展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