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顺电子六年四次重组均折戟

来源:北京商报
作为中植系旗下上市公司,宇顺(002289)近年来经营业绩可谓惨淡,电年2016年以来先后四次筹划重组,次重却接连折戟。组均折戟9月13日晚间,宇顺宇顺电子披露公告称,电年公司决定终止收购深圳前海首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首科”)100%股权,次重这也意味着公司新增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愿景破灭。组均折戟在该消息影响下,宇顺宇顺电子9月14日大幅低开9.94%,电年当日最终收跌7.09%。次重
并购告吹重挫股价
宇顺电子筹划的组均折戟重组事项最终折戟。
9月13日晚间,宇顺宇顺电子披露公告显示,电年鉴于公司本次重组历时较长,次重相关市场环境较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经公司审慎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协商,决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据了解,宇顺电子原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前海首科100%股权,并向公司控股股东中植融云(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资料显示,前海首科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电子元器件产品分销、技术支持及仓储物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宇顺电子有意通过此次收购新增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
受重组终止消息影响,宇顺电子9月14日大幅低开9.94%,开盘后公司股价略有回升,但全天仍保持低位震荡态势,当日最终收跌7.09%,股价报8.13元/股,总市值为22.78亿元。
据了解,宇顺电子系中植系旗下上市公司,2015年中植系掌门人解直锟拿下了上市公司控制权。2021年12月,解直锟逝世,不过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解直锟名下股权变更办理尚未完成,其接班人仍是一个谜,宇顺电子实控人目前也未变更。
自解直锟接盘后,宇顺电子也开始不断谋求外延式扩张,其中2016年10月,公司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计划,系收购医疗用品及器材相关产业资产,拟收购标的资产60%-65%的股权,标的资产初步总估值约为9亿-11亿元。不过,最终无果而终。
2017年7月,宇顺电子再度披露了重组消息,标的公司为成都润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但也未能收购成功。第三次重组标的则是前海首科,但最终上会遭到证监会否决。
此次重启收购前海首科,也是宇顺电子近六年来筹划的第四次重组。
上半年净利亏损1125万元
不断重组背后,宇顺电子近年来业绩承压明显。
据了解,宇顺电子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触摸显示一体化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持终端、智能POS、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教育电子及其他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前次重组中,宇顺电子也坦言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
整年度来看,宇顺电子已连续多年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负值,另外,2020年、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也均处于亏损状态,分别约为-3154万元、-2601万元。
今年上半年,宇顺电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610万元,同比下降16.93%;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125万元、-1182万元,也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宇顺电子表示,报告期内,受疫情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客户订单出现延迟交货或取消,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另外,公司产品主要为定制化产品,因客户取消订单、产品价格调整及成本变动等因素,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计提了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宇顺电子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以公司公告为准”。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副会长兼战略投资智库执行主任布娜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扣非后归属净利润连续亏损企业而言,公司主营业务经营乏力,重组并购也是最快扭转公司业绩颓势的方式,在此情况下,不排除公司未来继续寻找合适的并购标的。“不过,并购背后风险也不容小觑,企业重组还是要谨慎而行。”布娜新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相关文章
- 南华期货近日,南华期货总经理贾晓龙等公司领导在公司总部会见了天府好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府好粮油”)蔡康俊总经理一行。南华资本副总经理李智渊、南华资本总经理助理王宁等相关负责人参与会谈。天府好粮油总2025-07-07
- 豆类:周二,CBOT勉强收阳,市场等待周三晚间发布的10月供需报告。分析师预测USDA报告将显示美国22/23年度大豆产量的预估均值为43.81亿蒲式耳,9月预估为43.78亿蒲;美豆单产平均预估为52025-07-07
- 台湾《经济日报》10月12日消息,美股科技股续挫,台积电美国存托凭证ADR)持续破底,牵动台积电今天跌破400元新台币大关,收在397.5元新台币,创近2年3个月来低点。本周2个交易日台积电跌幅已有92025-07-07
- 今年以来宏观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美联储采取鹰派立场,海外主要经济体进入加息周期,市场担忧经济复苏前景。日前结束的央行三季度例会提出,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稳2025-07-07
- 低迷已久的港股终于在11月初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反弹。截至11.18收盘,恒生科技本月已大涨31.20%,而恒生综指、恒生国企、国证港股通科技等指数也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不少投资者精神一振,感觉港股终于“争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吴晓璐近日,受国内外因素影响,A股出现较大波动。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深改推进,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升、投资者结构优化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