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2022年环境、发展与人权”边会举行!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2022年环境、发展与人权”边会举行

时间:2025-07-06 18:25:03 来源:苍松翠柏网 作者:探索 阅读:339次

本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王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2022年环境、联合发展与人权”云上边会日前在上海举行。国人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权理权边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第届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议会举十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环境人权理论、年环气候变化与人权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展人

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唐贤兴表示,联合在过去几十年环境法治建设进程中,国人中国将增进和保障公民的权理权边环境权利视为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及义务,为国家立法和政策体系的第届改革完善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议会举中国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年环治理格局,跨部门协同联动提升执法效能,展人并且日益注重不同领域人权价值的联合平衡。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卫星表示,中国近十年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环境健康和程序性环境权利的重视,公民享有的环境人权得到了更好保障。此外,中国也正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立法领域法典编纂研究论证工作,这将为公民环境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周孜予介绍了我国在保护稀缺资源黑土地方面的举措,她说,今年8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强调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不仅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也是对农民环境权的有力保护。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如何保障环境人权引发多位学者讨论。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阿米塔·辛格认为,权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是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课题。生存权是最重要的人权,代际的平等权尤其值得关注。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安娜·玛丽亚·隆贝格分享了挪威风电场因损害当地畜牧业及牧民权益而被拆除的案例。她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少数群体的权益。

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消费者权益及保护、公众低碳权益、气候变化诉讼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中国99%咖啡产自云南 每年提供40.5亿杯咖啡
  • 正通汽车4月19日起停牌 原因待公布
  • “鹰王”抛出的绣球该不该接:美联储真会一次加息75个基点吗?
  • 和扎克伯格走太近?Meta股东希望赶走这两位独董……
  • 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出炉:6家险企7款产品入选
  • 微软Win11版本22H2(太阳谷2)将在今年9月完成正式发布版
  • 疫情下金融客户投资情绪降至冰点 上海部分保险、私募产品销售被迫延后
  • 隐瞒实控人被立案,劲嘉股份连续跌停,市值蒸发50亿!
推荐内容
  • 价格已下跌三成 铁矿石进口后市增量恐有限
  • 国美员工殴打美的员工引发撤场风波?国美回应:正在调查此事
  • 新华社:疫情挑战下,如何抓好抓牢“米袋子”“菜篮子”?
  • 泽连斯基:俄军开始向顿巴斯发起进攻
  • 各施神通 各地积极培育扶持企业上市 力度前所未有 政策遍地开花
  • 外媒:普京称顿巴斯悲剧迫使俄开始在乌的特别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