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北京中资银行发放科创企业贷款7123亿元 同比增长近四成
首都科技创新、前月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北京9月30日,中资增长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银行亿元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放北京外汇管理部、科创北京银保监局、贷款北京证监局、同比市金融监管局、近成市科委、前月企业管委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资增长市财政局、银行亿元市商务局、发放市知识产权局等10部门近日联合出台《金融服务北京地区科技创新、科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
支持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在建立完善会商机制方面,文件提出,完善金融与产业部门的常态化会商机制、发挥平台合力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完善科创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进一步发挥政策合力、平台合力、数据合力。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对接“创信融”和“京云征信”等征信平台,为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制定量体裁衣、务实管用的融资方案。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推动北京地区核心企业、财政部门与融资服务平台对接,推动线上供应链融资和政府采购应收账款融资发展,支持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力争每年发放央行政策性资金的50%以上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
在加强专项信贷支持方面,文件称,将通过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研究创设创新型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工具、打造科技信贷产品“电商”模式、开展科创企业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引导融资租赁机构提升科创企业服务能力等5条措施,进一步优化科创企业信贷融资服务。
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每年发放央行政策性资金的50%以上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带动全市科创企业贷款、户数保持较高增速。
创新打造涵盖再贷款、再贴现、融资担保费补贴、贷款贴息、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激励、大数据赋能等多种支持方式在内的北京地区创新型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工具,按照“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支持工具+数据赋能工具”模式支持辖内符合条件的银行向科创企业发放贷款,并推出符合科创企业特点的创新信贷产品,特别是纯信用类、知识产权类、股债联动类、应收账款及订单类产品。
在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打造科创金融产品专区,指导辖内银行在专区自主发布科技信贷“拳头产品”,并通过明示产品年化利率、发放额度、贷款期限、审批时间、贷款发放笔数等产品“交易”信息以及设置产品反馈评价渠道等方式,不断推动科创信贷产品透明化。
鼓励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租赁”模式引进研发、检测、生产等设备。鼓励融资租赁机构与厂商企业合作,支持企业通过“厂商租赁”模式进行设备销售、拓展市场份额。
推广股债联动融资模式
在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方面,文件提出,要推广股债联动融资模式。加快推进服务科创企业的金融机构之间联动衔接,积极推广投、贷、保联动等多种服务模式创新。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等合作创新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私募投资行业被投企业债权融资服务机制。
同时,建立民营和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协调对接机制。梳理具备发债潜力,且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的民营和科创企业,形成推荐名单并动态调整,针对名单内企业常态化组织开展发债辅导和融资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发债融资。
开展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在提升跨境业务便利方面,文件提出,在北京地区开展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支持银行将更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北京地区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支持银行按照相关外汇管理规定,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在京取得的知识产权转让、使用、作价投资、工资薪酬等合法收入汇至境外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汇出便利度,持续做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今年前8个月北京中资银行发放科创企业贷款7123亿元 同比增长37.1%
据了解,近年来央行营管部围绕首都功能定位,聚焦重点领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在科创领域,为支持首都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营管部联合相关部门率先开展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的监测评估工作,将科技金融成效纳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评估结果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综合评价挂钩,引导银行优化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
截至2022年8月末,北京地区科创企业贷款余额8029亿元,今年1-8月辖内中资银行发放科创企业贷款7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1%。
央行营管部表示,下一步,将凝聚各方合力,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科技数字赋能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支撑首都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服务体系,加快推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落地见效,助力首都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责任编辑:综合)
-
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6690)“跑赢大市”评级,将今明年纯利预测分别上调2%/5%,目标价上调10%至47.9港元。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即使近期逆风,但公司以其高端化战略继续支持内地及海外市 ...[详细]
-
为阻止微软收购暴雪,索尼可能会被迫披露为PS独占游戏花了多少钱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计划遭到了索尼的强烈反对,但索尼需要给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提供更多反垄断的证据。微软在今年 1 月宣布以 68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这是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交易。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随着聊天ChatGPT的火爆,越来越多的美国科技巨头加速涌入人工智能赛道,意欲在庞大的人工智能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当地时间2月27日,据硅谷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 ...[详细]
-
保险资管大事件!将可开展ABS及REITs业务,两大市场新格局来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券商中国3月3日晚,保险资管业迎来一个大消息。中国证监会发布信息,其指导证券交易所发布指引,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ABS)及不 ...[详细]
-
在面板行业深陷周期变化的困境下,全球显示器面板供应格局也在重建和洗牌,韩系厂商正在全面弃守液晶电视面板LCD),中国厂商则在逐步发力高端,构建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独立研究机构Omdia显示产业研究总经理 ...[详细]
-
心通医疗2022年营收增长25%,亏损4.4亿至4.7亿,亏损同比扩大140%以上
心通医疗发布2022年业绩,集团预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将不少于人民币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5%。本集团的收入增长 要归因于TAVI产品入院的持续进展推动市场份额增加。于报告 ...[详细]
-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点在哪里?刘昆、朱忠明、许宏才重磅发声!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频频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和气候灾害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OPPO一直相信,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经过多年的 ...[详细]
-
美股上周表现不俗,美国10年期债息回落利好投资气氛,三大指数反弹,当中纳指升幅便接近2%;全週计,道指累升1.75%,结束连跌四週走势,纳指及标普500指数亦分别累升2.58%及0.6%。本週联储局主 ...[详细]
-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999)“买入”评级,综合考虑FY2023H1表现及H2展望,下调FY2023-25年EPS预测至0.62/0.72/0.85港元原0.66/0.78/0.91港元),目标价1 ...[详细]
-
00522)绩后上扬,上涨8.37%,现报72.50港元,成交额1.39亿港元。3月1日,ASMPT00522)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取得销售收入193.63亿港元,同比减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