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是一个物种,每个人智力却有所差距?
摘要:客观看待智力差异问题,为什物种毕竟每个人都是人智独一无二的,而智力水平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差距价值,大家努力的为什物种做自己,追求自己的人智梦想才是最重要哒!

智力差异其实是差距一个比较复杂的,多方面影响的为什物种体系性问题~
国内外心理学界对智力差异问题一直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但是人智大量的研究并不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理论成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智力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差距以及各种因素之间又有什么具体影响吧~
在阅读以下内容之前,为什物种我们要记住,人智correlation≠causation,差距也就是为什物种相关性≠诱因,在以下内容中会涉及很多与智力相关的人智影响因素,但这些影响因素只是差距与智力有着相关性,并不是导致高/低智力的原因。
其次,以下对于智力的讨论基于比较出名的智商理论,也就是智力商数IQ(Intelligenzquotient),而不是加纳德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因此不会涉及情绪控制能力,情绪智能,情商EQ等相关内容。
采用IQ理论是因为IQ理论更加直观,在心理学界可量化水平较高,争议较小,相关研究更多,更易于对比。
针对智商理论,标准差为15,正态分布,2/3的人口智商在85-115,2.5%人口智商高于130或低于70.
现在我们正式开始盘点,智力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01.弗林效应
聊到智商差异问题,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弗林效应(Flynn effect)。
自20世纪一来,研究人员发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总人口的智商会每十年上升3个智商点,这种现象在《钟形曲线(The Bell Curve)》一书中被命名为弗林效应,以詹姆斯·R·弗林 (James R. Flynn) 的名字命名,他是最努力将这一现象引起心理学家注意的作者。
这种现象具体的成因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由哈佛心理学家丹尼尔·沙克特教授主导撰写的 2011 年心理学教科书指出,人类的遗传智力可能会下降,而后天智力会上升。
但奇怪的是,自20世纪末开始,弗林效应的趋势开始逐渐放缓,在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智力越来越低的现象,被称为负弗林效应(negative Flynn effect)。因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弗林效应和负弗林效应更多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他们猜想道,智力是人类在进化途中最为强大的优势,智力会带来科技的发展与和平,但智力的竞争属性一直很高,在20世纪初,战争席卷了全世界,这导致人们为了竞争而导致智力普遍上升,而在高福利的和平年代,尤其是欧洲国家,智力便会有些许下降。
02.年龄因素
对于个人来说,年龄因素对智商的影响较为明显。
研究显示,17,18岁的青年与5,6,7岁时的智商相关性为r=0.86,与11,12,13岁时的智商相关性为r=0.96
也就是说年龄增长并不会过分加大智商变化,但其中变量很多,例如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等,所以年龄对于青少年智商的影响更多是一个现象而非理论。
同时,研究人员们发现人们的年龄越大,智商表现就越差,这一点具体什么原因至今也弄不清楚,目前比较主流的解释是老年人智商并没有变低,而是受到了弗林效应的影响,年轻人更聪明显得老年人智商变低。
但毋庸置疑的是,老年人的流体智力岁年龄增长逐渐衰减,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指的是记忆,运算,计算,推理等受生理因素影响的认知能力。
而老年人的晶体智力则没有明显的衰减,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指的是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例如语言,文字,判断能力等等。
03.遗传因素与基因
这是个争议比较大的因素,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的数据表示,智商的遗传率分别为婴儿时期0.2,儿童时期0.45,成年初期0.75,成年中晚期0.9.
智商在遗传率上的具体诱因与遗传形式目前是不清楚的,起码现有科技水平下很难完全理清楚里面的逻辑,同时变量很多,很典型的相关性≠诱因。
针对遗传现象的猜想,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基因遗传在后天生活的加强导致。
例如,父母的空间思维能力很强,导致孩子的基因内空间思维能力有一定潜力,因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会加强空间思维能力,进而导致随着年龄增长,空间思维越来越强,遗传相关性就越来越明显
但基于目前的科技水平,虽然人类的17000多个基因中有不少都被认为和大脑发育与智力发育有关系,但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单个基因与智商高低有明显的相关性,只有一些非常微小的差异[9],可以说人们的智商可塑性还是非常强的。
04.成长环境因素
成长环境对智商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但同时又不是绝对的。
对于未成年来说,同一个家庭以同样方式抚养的两个亲生孩子,智商差异性在儿童时期可能有0.25-0.35,但在青春期之后基本看不到明显的智商差异性。
但是对于领养的孩子来说,即使在同一个家庭的抚养下,与亲生孩子之间或多或少会有些智商差异,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基因对于不同环境的反应区别导致。
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家庭经济状况对智商遗传性的影响比较明显,研究人员发现在高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SES)的家庭中,孩子智商的遗传性更强,但是在低SES的家庭中,智商遗传性明显更低。不过这个现象只在美国比较明显,在其他国家总体表现没那么明显,其中的具体变量和影响因素还未可知。
研究人员认为,智商的差异是先天后天共同作用的,称为环境塑造反馈循环(environment-shaping feedback cycle),基因上智商越高的孩子,在成长中越会对环境做出反馈,利用环境去提高自己的智商,但环境太恶劣,信息过于闭塞的话,基因上智商潜力再高,成年后的智商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05.生理因素影响
这一点主要是关于一些生理因素影响,在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大脑重量与身体重量的比例,大脑的大小,形状,活动水平,不同位置例如额叶的大小,形状,血液量,活性,脑灰质的总量,皮质厚度,葡萄糖代谢速率等等都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有一些关系。
同时母亲在孕期是否被传染病感染过,孩子在婴儿时期和学龄前是否被传染病感染过也会对孩子的智商造成一定影响,研究人员认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在与传染病搏斗的过程中会导致新陈代谢变化并影响大脑发育,不过这些影响一般只要后期注重营养摄入,加上后天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低效甚至完全抵消。(本内容只是针对心理学现象,心理学研究,神经科学相关知识的讨论,不具备医疗参考价值,如有相关困惑请咨询专业医生)
06.种族因素
在美国曾经种族主义盛行的阶段,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白人心理学家认为黑人的智商很低,甚至拿着黑人的头骨解释为什么黑人智商很低,因此当时白人在奴役黑人上减轻了不少心理负担。
但当时的智商测试表明,黑人智商确实很低,即使在今天,不同种族间的智商差异还是不能忽视的。
目前来看,美国黑人的智商平均徘徊在90左右,美国白人为100左右,美国亚洲人为110左右。
但是,随着黑人解放之后,美国黑人的平均智商提升相当明显且迅速,这表明智商并没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同时这些基于种族的智商研究大多是在美国开展,而美国亚洲人大部分是其他亚洲国家的移民,由于移民门槛的存在,美国亚洲人的智商表现会稍高一点。
截止今天,研究人员根本找不到影响智商表现的不同种族相关的遗传因素与基因因素,因此人种间的智商差异应该是环境因素为主。
07.性别因素
虽然问题描述里说了不论男女,但性别因素的影响还是绕不开的。
总的来看,男性和女性(生理性别,不考虑性少数群体)的智商是没有什么差异的,但在一些细分的方面,会存在轻微的差异[18]。
例如女性在语言能力上表现更好,男性在空间思维和几何更强,但是女性又在数字分析上更强等等。有趣的是大家都觉得男性数学更好,但实际上男女数学能力差不多,男性更擅长几何与空间思维,女性更擅长运算与数字分析。
同时,男女在智力分布上表现出了很有趣的现象,男性智力差异范围普遍较大,如果算130+的智商,男性更多,但男性低于70的也更多,反观女性智商在整体分布上更加稳定。
08.一些误区
以上7点是目前心理学界公认的,对智商能够梳理出来的影响因素,在结束这个讨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看传的比较广,但实际上没什么影响的因素。
1.音乐
以“胎教音乐”为首的,让你的孩子更聪明的智商提高方式,被证明其实没什么用。
这个说法最早是国外传过来的,但是根据一项针对10500对双胞胎的对比实验数据来看,音乐对智商造成不了几乎任何影响……
之前确实有研究表示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对孩子智商有积极的关联性,但之后的实验再也无法复制出这个结果,因此大家看个乐子就行,研究人员表示先前证明智商和音乐有关是因为忽略了很多复杂的变量。
不过音乐确实能加强人们在工作处理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古典音乐,但这种促进效果持续时间很短,也就十来分钟,同时和智商提升没有关系,大家可以在工作或者学习前听一些安静的音乐来当做工作的积极触发物,但音乐影响智商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支持的。
2.公共教育和智商干预教育
虽说高智商的人普遍会在学习中有更好的成绩和表现(当然并不绝对,反感学习的话智商再高成绩也不好),但是智商的总体水平和这些干预措施以及公共教育的关系不是很明显。
美国曾经有过名为启蒙计划的大型智商干预措施,旨在为学生提供智商干预,提高平均智力水平,但是研究人员跟踪发现,这种大型的智商干预措施只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信息处理速度,记忆力,注意力等没有持续性影响[24],不过成绩的提升倒是实打实地提升了这些学生的普遍社会地位与日后的经济收入水平。
09.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个体智力差异的全部影响因素与两个误区,不难看出,在智力表现上,先天因素影响占比不小,同时后天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两者之间的共同影响导致变量非常多,很难做到确切的量化。
所以说我们还是本着相关性≠诱因的原则,客观看待智力差异问题,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智力水平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大家努力的做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才是最重要哒!
作者:edamame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责任编辑:时尚)
-
11月23日,中汽协发布今年1-10月汽车销量前十位的厂商。相较于去年,民营三巨头之一的比亚迪排名上升至第5位,而华晨宝马跌出前十。上汽、一汽、东风仍牢牢占据一梯队,长城排名下滑至第10位。数据来源: ...[详细]
-
冲锋陷阵的孙正义,要退居幕后了。上周五,软银集团在第二财季终于告别亏损,盈利超过210亿美元。这是软银主动收缩后,三个季度以来的首次盈利。正当外界关心软银业绩时,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做了个重要决定,他 ...[详细]
-
作者: 徐思潇[ 有经济学家发现与IPO的公司相比,通过SPAC上市的公司资产规模小36.9%,收入少52%,生命期短23%。 ]SPAC起源于美国,为私人公司提供了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外的上市渠道 ...[详细]
-
光明日报11月15日,中国首艘、全球最大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在广州南沙完工交付。该船由“海洋石油301”改造而成,总长184.7米,型宽28.1米,可装载30000立方米LNG,是我国自主设计 ...[详细]
-
欧洲最大核电站再次遭到炮击!俄罗斯高级官员:有发生核事故的风险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负责人周一警告称,欧洲最大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有发生核事故的风险。在上周末,该核电站再次遭到炮击,俄乌互相指责的戏码又一次上演。Rosatom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 ...[详细]
-
来源:国是直通车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20条措施后,中国驻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多国大使馆近日发布通知称,放宽赴华人员行前检测政策,要求乘坐赴华航班人员在登机前需在48小 ...[详细]
-
来源:海外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前副总统彭斯右)。资料图)海外网11月15日电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及《纽约邮报》网站14日报道,美国前副总统彭斯在新发布的采访片段中表示,他和家人正在考虑他是否应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份,受到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的影响,消费增长总体放缓。随着经济逐步恢复以及各项促消费政策逐步实施,消费保持恢复态势仍然是值得期 ...[详细]
-
【校立观点】:11月22日,随着在昨日收定为一根中阳线,那么,美元指数正式开启上涨的基调就基本可以确定了。原因很简单,美元指数在经过上周调整后,已基本构筑短期底部,而接下来只要价格能够延续上行,那就是 ...[详细]
-
数字支付处理商 Opn周二表示已从美国投资公司Integrum Holdings手中收购了MerchantE,进军美国在线支付领域。消息人士称,MerchantE以大约4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Opn主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