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离世后的杉杉股份:主业板块正处爬坡关键期,百亿帝国接班人如何抉择?
文 | 新浪财经 刘丽丽
2月14日上午9时,郑永在日本突发疾病辞世的刚离宁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郑永刚的世后杉股遗体告别仪式,在日本东京都港区高轮的杉帝国公益社高轮会馆举行。
杉杉方面宣布,份主郑永刚的业板追悼大会将于2月22日上午在宁波举行,自2月15日起至追悼大会举行之日,块正上海君康金融广场杉杉企业总部及宁波望春杉杉工业园设立吊唁厅,处爬全天接待各界人士吊唁。坡关
逝者已矣,键期接班抉择更多人关注的百亿是,郑永刚离世后,人何他一手布局的郑永杉杉股份转型之路,还没有走完,刚离他的世后杉股接班人会如何抉择?
核心主业正处于爬坡上产关键期
从服装行业转型成为世界级锂电负极材料、偏光片双龙头,杉杉股份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目前来看,杉杉的成绩还不错。
从杉杉股份披露的财务数据看,2022年1-9月,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63亿元,同比增长47.10%,主要是公司核心主业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杉杉股份2021年已经经历了一轮利润暴增。
其两大主业之一的锂电材料方面,主要得益于锂电池业务景气度高,负极材料需求也随之增长,且供不应求,价格大幅提升,再加上包头负极一体化基地达产,产能提升,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提升盈利水平等因素。行业数据显示,杉杉股份的负极材料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人造石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在液晶面板的主要原材料偏光片业务方面,面板产业向中国加速转移,也带动了国内偏光片需求快速增长。
从今年1月12日杉杉企业2023年度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看,郑永刚对杉杉负极、杉金光电和永杉锂业三大产业板块2022年的业绩是满意的,并称“三家企业的领军人物和经营管理团队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杉杉的英雄。”
目前,杉杉股份2022年财报尚未出炉。但有分析人士认为杉杉股份面临的一大挑战是负极材料石墨化自给率还需提升,降低负极材料各生产环节的委外比例,以进一步降低成本,释放产能,提高市占率。这也是郑永刚一心要实现的目标。因为,杉杉的周围已经群雄环伺。
有分析人士指出,负极材料产业目前中国的出货量已经达到全球70%以上,但在产业格局上,市场还没有形成明显的龙头效应。“占比14.3%,占比11.9%,杉杉股份占比11.7%,此外还有、、东莞凯金、,前七家企业市场占比达到80%。行业技术门槛不算高,竞争格局优化暂难实现。”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负极材料行业还需要一轮冲锋和搏杀才能形成稳定的格局,行业集中度提升肯定是大势所趋。
此外,为杉杉股份贡献了大部分利润的偏光片业务,并购之后发展稳健,并有所突破。2022年在全球面板显示行业下滑的形势下,市场占有率从25%提升至29%,保持了全球第一。郑永刚的希望是,偏光片业务要“成为有市场定价权、参与制定技术标准的全球领军企业。”
这也就可以理解,郑永刚为什么在杉杉企业2023年度经济工作会上强调,“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规模是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关键。”
他对杉金光电、杉杉负极、永杉锂业三家企业提出的要求中,都分别提到了,“继续加快扩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坚定规模扩张,增强技术竞争力,提升成本竞争力,继续提升市场份额”,“加快二期产能释放,完善产业链布局”。
郑永刚还特别提到,“要举全杉杉之力,支持推动负极材料的发展,真正成为行业内绝对领先的负极材料龙头企业。”
这几年,杉杉股份的投资强度很大。2021年8月,2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落户四川眉山。2022年4月末,年产3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落地云南昆明。2022年6月,硅基负极材料4万吨一体化项目签约落户宁波鄞州。
目前,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产线已于2022年上半年达产;四川眉山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已于第三季度逐步释放石墨化产能。
此外,2022年4月,杉杉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宁波杉杉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与四位战略投资人——宁波问鼎投资有限公司(系全资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对杉杉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金额合计30.5亿元。
为了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优势业务,近年来,杉杉股份还在不断地卖卖卖。包括向BASF转让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能源的部分股权,并出售与之配套的上游锂盐制造业务子公司湖南永杉锂业100%股权。此外,还出售了储能运营业务,光伏组件业务已与买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1月份举行的年度经济工作会上,杉杉明确的2023年发展战略是,坚定加大对负极材料、偏光片和锂盐产业的投入,以及继续做减法,剥离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同时,坚持培育医疗产业,大健康板块将成为未来重要产业。
从郑永刚生前的布局来看,2023年无疑是杉杉主业板块爬坡的关键一年。他的突然离世,给局面带来巨大变数。在其接班人的手中,他制定的这些企业战略会否被全面执行,以及执行到什么程度,又是一个未知数。
(郑永刚与儿子郑驹)突然要接班的接班人
杉杉通公众号2月12日发布的《郑永刚先生治丧委员会名单》中,郑永刚之子郑驹是主任委员。
郑永刚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正在培养儿子接班。他表示,“我很传统,就是个农民,我的理念是:儿子生在我家,就该他继承。”
据悉,郑驹出生于1991年2月,高中时期便被父亲送去英国留学。郑永刚曾表示,儿子在英国生活艰苦朴素,“不买车不买房,平时出行都乘地铁。”
大约在2015年郑驹从英国留学归来,不久就以杉杉控股总裁的身份公开出席活动。郑驹还加入了上海的富二代创投圈——BU资本,磨炼投资技法。
郑驹在投资领域动作很多。2015年,他出资45%设立了青杉股权,入股创魅科技、韬朴文化等企业;2016年成立了杉岩股权,郑驹任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
2016年,郑驹作为浙江新生代企业家代表与时任浙江省领导交流时曾表示,将不断探索新兴业务,推动企业持续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郑永刚之前也曾希望退居幕后,将精力更多聚焦于杉杉控股公司的业务布局上。2007年,他宣布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
2018年2月,郑驹出任杉杉集团控股股东杉杉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2019年9月,郑驹出任杉杉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副总裁),后于2020年1月升任杉杉集团总经理(总裁)。
但2020年底,时年62岁的郑永刚再度出山,执掌杉杉股份。主要是因为当年杉杉股份业绩出现下降,净利润约1.38亿元,同比下降48.85%,原因是非核心业务充电桩、储能、服装等亏损同比大幅增加。
在郑永刚的强力指挥下,之后的杉杉股份明确专注主营业务,开始剥离正极材料、电解液以及其他非核心业务。
2022年3月25日,杉杉控股旗下上海士竑科技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宁波东方景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郑驹是法定代表人并担任董事长。
自2022年12月以来,郑驹密集上任多家杉杉系企业高管,如在今年1月成为上海铨杉实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过,目前郑驹尚未进入杉杉股份与董事会。
就在郑永刚突然去世前不久,中静系、杉杉控股之间关于徽商银行股权转让纠纷事宜已显示将进入二审环节。中静新华已于2月1日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获受理。从2019年8月至今,资产交易总价为121.5亿元人民币的杉杉控股收购徽商银行股份的交易,一波三折,几经诉讼,还未尘埃落定。
当家不易,郑永刚的接班人要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热点)
-
11月20日,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我市设分会场并举行长江经济带数智绿色发展论坛,邀请行业院士专家及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优秀企业代表齐聚宜昌,共同探讨如何利用5G+工业互联网相关 ...[详细]
-
谷歌云CEO呼吁员工不要理会对手批评:游戏才刚开始,不会马上结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3日早间消息,据报道,云CEO托马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在一次激烈的内部演讲中发誓要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力”,并鼓励员工保持状态,不要理会竞争对手的批评。库里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周一市场呈现震荡调整,盘中两市行业及题材出现分化和局部轮动,酒店餐饮、船舶、矿物制品、农林牧渔、旅游、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工业机械、传媒娱乐、电 ...[详细]
-
德和科技3亿债务悬顶仍分红5926万 三名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间接入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闯关IPO关键期,德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和科技”)遭举报,其IPO之路恐难顺利。根据招股书披露,因为被举牌,公司被相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董兴生 在纺织印染产业链上,数码喷印墨水是配套数码喷印设备的关键耗材之一。自数码喷印设备及耗材提供商SH688789,股价177.43元,市值147.37亿元)于2021年 ...[详细]
-
“建议上调1万+ 请不要再贱卖自己的房子!”多地二手房业主抱团“保卫房价”
相关阅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万物复苏,二手楼市启动,请不要再贱卖自己房子,建议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上调整1万+。”近日,有网友爆料,杭州市西湖区融创河滨之城小区业主群发以上消息。3月6日,《每日经济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银行高管跨行流动已成常态,同时“70后”逐渐进入行长团队。3月6日,、、同时发公告,迎来新的副行长上任。此外,银保监会同日还公布了关于农发行徐浩任职资格的批复, ...[详细]
-
一些在印外国风机制造商正在优先考虑全球订单。印度2022年新增风机容量可能达到1.8GW。供应链问题将继续阻碍印度风电增长。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已延长印度风电项目的风机交货期。一些外国风机制造商利用旗下印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眼下,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改变成为通向未来最关键的路径,不只服务商,居民对住房的认知也在改变。当消费者对美好居住的向往越来越强,服务者能做的只有自我提升。“哪怕是我们最资深的经纪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