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慧 | 淡看指数,聚焦妖股
炒股就看,聚焦妖股权威,民间专业,智慧指数及时,聚焦妖股全面,民间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智慧指数
妖股周期开启
主持人:上周栏目三位嘉宾都表示了对指数的聚焦妖股担忧,本周大盘受阻,民间栏目读者应该不会感觉意外。智慧指数但本周市场依然不乏看点,聚焦妖股近期的民间行情似曾相似,前有建投开路,智慧指数后有基建与北玻等一众跟随,聚焦妖股力度丝毫不随指数震荡而衰减,民间有舟粉来信,智慧指数就一字,爽!
泛舟:有这感觉,说明至少算股市老兵了。
主持人:此话怎讲?
泛舟:2015年七月前后,“王的女人”崛起,当时都是十板标配,后排小弟们七板是常态,且热点明确清晰,持续性非常好。当前不也是这样?七年了!一个轮回,上次是2015年,再上次是2008年,都懂!每当市场出现真正的大幅震荡之时,就会有一批资金退出之前上涨了几年的主流板块,开始寻找当时的强势股过渡一下,此时再遇到喜好强势股的游资,双方一拍即合,两股力量合二为一,妖股横行的周期开启。当然了,大家别误会,他们之间不存在协商好的联手,只是英雄所见略同。这市场中的魂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多方资金达成共识?
主持人:2月11日那天,你看出了建投是龙是魂,显然其他超级高手也看得出。
泛舟:2月12日的一字说明共识达成。当前就是新周期的开始,上次就是“王的女人”开篇,这回是新老基建和医药双线并进。
主持人:照你这么说,妖股周期开启?
泛舟:是的!
主持人:这个回答是明确的,既然开启了,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有啥大伙需要注意的细节?
泛舟:首先最重要的一条,这个阶段的强势板块及个股,从中线角度看都没啥戏,说近点吧。上一轮“王的女人”崛起后,茅台们还不知道在哪里挖泥巴呢。随后呢?茅台股价涨十几倍,“王的女人”龙头股价剩四分之一,这只是一个短线行为,切记!其次,妖股横行的周期会比较长,目前看,至少年内都是这样,大家要有思想准备。最后,虽然20CM短期活跃度远不及10CM,但一定要观察20CM在妖股横行期内的波动规律,因为再下一轮就没10CM了,当前20CM的经验尤为宝贵。各种适合强势股的模式都可以用上了,这周也有次新直接开了后继续四板。市场氛围彻底被激活了。
主持人:那么指数会怎么演变呢?
泛舟:不提煞风景的事,指数没戏,热点频出,个股横飞,知道这些就行了。
二季度行情不容乐观
主持人:反弹行情如萧萧所料,又回到那种“跌不下去也涨不上来”的“荡悠悠”行情,一季度看起来也就这样了,我们还是聊聊二季度行情吧。
海风若雨萧萧:一季度还剩下四个交易日,目前上证一季度跌幅是11%,创业板跌幅是18%,历史数据对比下来,这个季度跌幅仅次于2008年的34%和2016年的15%。应该说一季度出现较大跌幅是很罕见的,大家也可以翻一下上证季线的K线组合,包括那些一季度跌幅不大的年份,如2010年、2011年、2018年等等,一般一季度阴线情况下,二季度都是惯性下挫的走势。从股理上讲,如果一年中环境最佳的一季度行情都很惨淡,那么二季度多属于“青黄不接”的时间段,很难有超强的市场表现。一季度跌得深,但是二季度行情反转的,有且只有2020年的“全球战疫”行情。当然那一回是全球同步宽松,当下显然是不可能重演的,所以二季度行情不容乐观。
主持人:二季度会跌多少?
海风若雨萧萧:当然,一季度跌得深,二季度跌幅就会相对有限。2016年就是如此,一季度砸出了个2638点的深坑,二季度市场尽管也是收阴线,但是跌幅也大大收敛了。2022年一季度行情惨淡的原因归结于加息预期+地域冲突+疫情困扰,其中加息收水是主因,地域冲突和疫情困扰是次要原因。目前看,美债收益率已经高涨到2.4%,很明显,超出市场普遍预期2%的天花板(上一轮加息周期中收益率的峰值出现在2018年四季度的3.1%),5月有可能是加50个基点。为了控通胀他们也是蛮拼的,估计二季度加息收水还会持续压制市场的风险偏好。二季度主要的风险其实是汇率,当下中美利差已经缩减到了0.4%左右,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虽然适度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稳定经济,但是对证券市场就难言利好了,两周前外资一轮抛售,直接导致市场跌了10%。综合评判下来,二季度应该属于磨底行情,估计行情的指数下限在2960点附近,而上限则难超均线60日线的压制。二季度的节奏有可能是“五穷六绝”。
主持人:能不能“七翻身”?
海风若雨萧萧:“七翻身”则主要看美债收益率是否见顶,见顶则意味着他们也进入经济衰退期,衰退期大家都会“放水”,困扰市场半年之久的加息收水压力也就平缓下来。
缺口必补
主持人:指数本周反弹受挫,阻力明显,上周群情激奋中,骄阳的冷静显得格外另类,这周估计大家也渐渐冷静了。市场现在有声音说要回补缺口,你怎么看,如果回补会不会重新转强?
骄阳:我觉得这个是肯定会回补的,毕竟周线月线都还是跌势结构,日线KDJ高位钝化,保险、地产、银行等传统权重股指标也是高位钝化,光伏锂电持续缩量,这都是短线存在的风险,所以指数如果回补缺口,一点都不奇怪。就算回补,我觉得也不会转强,我们知道,指数转强一定是趋势性的,不能说明天涨后面再涨就是转强。当月线周线没有给出明显反转条件出现时,任何轻言转强的声音都是不可取的。日线来说20、30天线明显下压,怎么转变,有条件吗?完全看不到,所以如果回补缺口,反而说明市场在弱化。
主持人:很多分析说,最恐慌的杀跌过去了,后面就算2次探底,也不可怕了,如果真的步入2次探底,你觉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节奏?
骄阳:恰恰相反吧,我觉得最恐慌的时候可能刚刚开始,前面快速急跌,老股民都明白的,急跌必有大反弹,但是如果步入2次探底,很大概率就是持续弱势震荡或者阴跌。这两种无论是哪种都是最熬人的,慢刀子“割肉”。之前指数急跌时候,不少个股真没跌多少,但是真要是后面缩着量给你阴跌,很多人就受不了了。而且阴跌很容易跌着跌着就出个大阴线,还不容易反弹,真这样了,才是最恐惧的。至于很多自媒体都说恐慌过去了,我觉得就是迎合大众心态,市场反弹你说要跌,下面评论得怎么骂他?但是我们操作还是得对自己负一些责任,普通股民来讲,不具备太强的短线操作能力,更多看指数吃饭,如果是这样,那一定记住,就是需要耐心等待,别去轻易预判底部,一定要记住,美国是历史最强的加息周期,不是宽松周期。
主持人:你上周还说小盘题材股会好,以前这曾是市场主流模式,看来要回归了。
骄阳:以前市场游资和现在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以前市场股票数量少,必然跟着大盘走,现在数量大了几倍,必然独立走强的品种会越来越多。小盘题材我觉得今年会持续穿越调整周期。
主持人:如果后面基建、数字经济、医药几个老龙头、挂掉,应该会压制短期情绪吧。
骄阳:肯定会短期影响情绪,但还会有新的方向,我觉得还是应该从稳增长这个角度去找,上周节能建筑爆也是这个原因。从稳增长角度来看,新老基建(含新经济)肯定是重点,比如特高压,比如电梯,比如绿色建筑分支钢结构等。
主持人:地产和医药是当下两大顶流,怎么看?
骄阳:关注地产的话,肯定是首选低位、低市值、业绩差但无退市风险和ST风险的国资股。医药龙头短期可能见顶,也可能带动板块调整,但是其中中药我觉得今年会是不断走强的一年。中药里面的个股,不但不要因为短期调整而放弃,还要利用调整来挖掘机会。
(责任编辑:焦点)
-
美国申领失业救济人数连续第三周下降,至两个月低点,显示尽管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需求依然健康。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减少5,000人,至23.2万人。接受 ...[详细]
-
@鲍秀兰诊室 提问:鲍奶奶孩子现在纠正仨月,1-吃完奶浅睡时,左右频繁摇头,2有时玩急了,双手攥拳发狠,现在吃维的和b12,是咋回事?担心回答专家鲍秀兰新浪母婴研究院金牌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详细]
-
“近些年由于高铁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征地需要,农民为了被征收土地的利益最大化,催生我市农村苗木繁育出现不健康的野蛮增长态势,并且多年来绝大部分滞销。”近期,有甘肃嘉峪关网友通过“领导留言板”反映苗木 ...[详细]
-
本报记者 于典 石英婧 上海报道随着消费主体人群与结构的改变,年轻化转型成为许多产业与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向,汽车产业也不例外。随着Z世代的快速成长与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其在车企眼中也成为了重要的营销对象 ...[详细]
-
见习记者 张艳芬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修订发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在《办法》发布的同一天,上海票据交易所也发布了《 ...[详细]
-
本报记者 伍月明 广州报道回忆起种牙的经历,“在手术开始之前,医生会穿着绿色的手术服在我身边准备手术用具,然后为我盖上一块绿色的布料,遮住眼睛和身体,只露出嘴巴。紧接着,碘伏消毒后,医生在帮我做好局麻 ...[详细]
-
[环球时报报道 尹野平 赵觉珵]一度推迟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本月中旬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再次成为“不在场的主角”。对于这场峰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国家领导人均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在中美之间“选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股债双杀后 称控股股东部分持股遭强平作者: 马一凡5月20日晚,在遭遇股债双杀之后,金科股份000656.SZ)称其控股股东部分股票遭遇强制平仓 ...[详细]
-
“在进行核酸检测确认的过程中,如核酸检测阳性,不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11月22日,重庆“沙坪坝发布”官方辟谣了在网络热传的“荔枝园核酸检测 ...[详细]
-
超9成企业已完成硬件数字化建设 物业企业“抢滩”数字化转型赛道
本报记者 方超 张家振 上海报道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下,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物业企业亦正加速驶入数字化转型通道。克而瑞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所有头部物企已经完成中后台系统化的建设。此外,超过90%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