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微克”蓝与产业“绿色”密码

来源:北京商报
回顾2022年,一微克“冬奥蓝”成为双奥之城的北京亮丽底色,“一微克”蓝频频登上热搜,蓝产故宫、业绿首钢园的色密星轨图也惊艳了世人。1月4日,一微克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北京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蓝产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业绿持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色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一微克“双优”成绩。
有专家表示,北京北京空气质量提升是蓝产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离不开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业绿离不开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色密当前大气污染治理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发挥北京在科技、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尽最大努力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
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4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多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总体保持下降趋势,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蓝天底色更纯。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6天,与2021年基本持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其中一级优天数138天,较上年显著增加,多了24天。重污染日仅有3天,较上年减少5天。
“冬奥蓝”“一微克”蓝成为靓丽底色。2022年冬奥会期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每日优良,兑现了赛前承诺,并且在开、闭幕式期间PM2.5平均浓度始终保持个位数。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全市PM2.5低至1微克/立方米,为历年同期监测的最好水平。
北京大气治理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价为“北京奇迹”。联合国环境署表示,北京市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特征,2022年PM2.5更是降至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给产业打上“绿色”新标签
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高质量的发展理念。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北京市对新增产业,制修订禁限目录,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高精尖”产业;累计退出3212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分类整治1.2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对700余家保留的企业实施环保技改或“一厂一策”深度治理。目前,北京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稳定达到80%以上,稳居全国前列。
在车辆结构方面,北京市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236万余辆,推广新能源车58余万辆,新能源及国五以上机动车占比超过70%。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方面,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倍,此外,2021年,理想汽车、小米汽车落户北京。按照计划,理想汽车将于2023年投产,一期将实现年产1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产能。
二氧化氮(NO2)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之一,刘保献表示,从NO2浓度来看,2013-2022年,北京市NO2从56微克/立方米降至23微克/立方米,累计降幅近六成,NO2“中心明显偏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缓解。标志着以重型柴油车为重点的移动源等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北京空气质量提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在北京市疏整促、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非首都功能疏解,将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从首都疏散出去,有利于推动北京环保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从这个能源角度通过煤改电、煤改气等方式,减少冬季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对于空气的污染。”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王鹏认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例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一方面拉动GDP,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这些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
“行百里者半九十”
虽然成绩斐然,但大气污染治理仍任重道远。“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仍未改变,PM2.5仍明显高于国际发达城市水平,冬季仍有明显空气污染过程,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仍需不断努力。”刘保献表示。
当前北京市区域污染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仍不稳固,臭氧(O3)问题日益凸显,秋冬季PM2.5污染过程还时有发生,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负重爬坡、逆水行舟的关键阶段。
王鹏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未来北京的发展一定和空气质量的提升相辅相成。北京正在走绿色化、低碳环保的路径,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发挥北京的优势特点,利用好北京强大的研发力量腾出空间来发展无烟工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北京还可以发挥金融资源多、金融机构的优势,利用绿色金融工具,更好地配置北京相关产业,通过股权、债权、信贷等金融工具,给予绿色产业、双碳产业支持。利用北京‘两区’建设的优势,利用北京绿色交易所的经验、影响力和相关技术手段,更好地去发挥作用,更进一步地助力北京大气质量改善,带动绿色产业、双碳产业的振兴。”王鹏说。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表示,北京市将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本地和区域协同共治,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尽最大努力推动空气质量改善,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
相关文章
- 当地时间8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声明表示,古特雷斯代表联合国向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家人以及俄罗斯联邦人民和政府表示衷心的慰问。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2025-07-07
工商银行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2658.22亿元同比增长5.56%
01398)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营业收入6511.1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2%。利息净收入5275.98亿元,增长3.22%。年化净利息收益率1.98%。非利息收入1235.212025-07-07-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当地时间10月27日,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以及欧盟成员国的谈判代表达成了一项协议,将从2035年起禁止生产新的燃油车。据悉,此举旨在加快电气化转型,并应对气候变化。协议指出,为了减少2025-07-07
- 兰格钢铁网主要不锈钢市场10月价格累计涨幅400元左右。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时:主要城市不锈钢卷304/2B/2.0mm*1219mm*C)报17900元吨价,下同。其中,主要市场2025-07-07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于昨日隆重开幕。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今日在论坛上就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谈了两点看法。第一,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2025-07-07工信部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智能网联汽车做出要求,其中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车辆产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车联网卡安全管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