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熊宜:数字赋能 全程减碳
9月1日,施耐以“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德电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此次论坛作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气熊组成活动之一,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宜数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字赋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程减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施耐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德电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熊宜在演讲中表示,气熊实现产业链协同减碳是宜数当下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以元件提供商为例,字赋企业正受到来自供应链下游的程减巨大压力,如果缺乏对自身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施耐了解,就无法进入供应商名单。德电与此同时,气熊面临欧盟新的碳税协议,到2024-2025年,直接成本将增加30%-40%。系列压力下,产业链协同减碳成为重要一环。
对此,施耐德电气提出多项解决措施,不仅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清晰的碳排放核算,也为企业提供涵盖可持续发展规划在内的清晰顶层规划并落地执行,助力构建组织体系,提供流程保障。目前,施耐德电气已提出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和气候目标,覆盖集团级、供应链级到每一位员工,借由可衡量目标助力落地,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地优化迭代。
以下为此次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此次是我第三次来到服贸会的平台,在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有幸了解到各位领导和专家,聚焦中国数字化转型话题,讲解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搭建技术平台。
这两年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一是用数字化的方式抗疫;其二就是“双碳”,即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双碳”转型。今天的话题将侧重于低碳转型层面,我将与大家分享近几年施耐德电气在做的工作。
如今,关于全球趋势,大家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数据。从《巴黎协定》之后,旨在将全球变暖的幅度控制在1.5℃,不少企业纷纷做出承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现降碳。实际上,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企业自身,都需要提速并加大力度,从而推动目标的实现。今年的极端气候,大家有目共睹,但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还远远不够。
在中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 “1+N” 政策目标,相应的指标要求也日趋严格。以时下受欢迎的数据中心产业为例,易受到碳排放不达标的压力。再如,楼宇,已有不少行业客户关注如何有效降碳,以实现减碳目标。
当下,在将宏观目标落实到实践过程中,相应企业的分析判断及对市场的反应仍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亟需方法与相应的工具。对此,施耐德电气认为:
第一步是摸清家底:此前企业在持续地进行节能降耗,重视节能改造。然而,企业仍欠缺对目前碳排放量的衡量机制。不少制造型企业,在减碳的第一步,即碳排查的基础数据核算工作,就面临很大的挑战,缺乏统一的方法及标准。
第二步是怎么用:也就是怎么用风电、光伏等能源实现储能。其中,光伏的稳定性和供给能力非常有限,施耐德电气北京亦庄工厂在屋顶筑了几千平米的光伏,一年覆盖超过30%用电量,这是非常高的指标,因为光伏的平均覆盖率处于10-15%。此外,依靠风电的宁波3号码头吞吐量较大,目前正在进行风光轻储全新能源的风储项目,因为风电的稳定性和波动较大,而港口吊装设备与钢铁企业类似,需要强稳定性。而宁波时长有台风来袭,风力过大或是过小,都将带来电力不稳定、电力不足的问题。
第三步是实现产业链协同降碳和减碳,大家知道碳排放范围定义为1、2、3,加起来是总量,其中范围1是燃烧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带来的碳;范围2是用电,如中国的火电比例比较大;范围3是上下游,塑料、铁、金属等依靠碳进行生产,下游还需包装,抵达客户的交通运输也需要碳,这便是范围3的全过程。如何实现产业链协同减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以元件提供商为例,受到的大量压力来自于供应链下游,能否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有清晰的了解,关键到能否进入供应商名单。此外,在出口环节,当下面临欧盟新的碳税协议,到2024-2025年,直接成本增加30%-40%。这一系列压力之下,产业链协同减碳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此,施耐德电气提出了多项解决措施,不仅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清晰的碳排放核算,也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规划在内的清晰顶层规划;在执行层面,还将助力构建组织体系,提供流程保障。目前,施耐德电气已提出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和气候目标,覆盖集团级、供应链级到每一位员工,都构建了可衡量的目标,从而助力目标的落地,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地优化迭代。
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施耐德电气发布的可持续“一体两翼”成果聚焦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以服务和数字化的“两翼”赋能全生命周期。减碳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不管是制造型企业、园区、商业建筑楼宇,还是基础设施、港口、机场,涉及的建设运营维护,都可能包括升级迭代,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改造,都需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头考虑;另外一个纬度是单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这一系列都需要有工具,施耐德电气具备多项知名软件,同时提出了从咨询到软件落地以及到实施服务一系列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确保打通全价值链条。
在过去一年,施耐德电气积极推动相关项目进展,如全球范围的单晶硅光伏面板,再到零碳工厂的概念,施耐德电气推出的零碳工厂包括整个工厂能耗管理的项目,这个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针对新能源企业,包括携手动力电池储能方向的,施耐德电气也在助力企业的零碳项目。刚才讲到的港口以及零碳园区,目前中国的零碳园区正处于规划设计,在欧洲的第一个园区已经实现了光储柔性复合调度。而在电动汽车到电网一系列的全生命周期环节的打通,也将在中国进行试点。在常州,施耐德电气部署从光伏到储能到充电桩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为多家工厂成功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案例都是通过创新的数字化技术来实现,除了传统双碳目标的降本,还将提高用户的体验,包括效益和安全,以及在各个行业进行推广。
根据在全球的研究结果,气候变化控制在1.5℃,以及全球到2030年要降100-150亿吨,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不管是工业还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的行业内,需求侧的电气化实际上是一个大的、也在持续推进的话题,包括我们讲的数字化技术。以前我们说,数字化是最佳的武器,我认为数字化是有利的武器,只有基于数字化本身加上技术以及能源变革,才能实现到2030年减少100-150亿吨的目标。
下面,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施耐德电气。自1836年成立以来,已经具有186年的历史,在中国已是第35周年。从天津的合资工厂开始,再到如今,走过的35个年头,施耐德电气在研发领域,包括创新领域在持续加码投入,在北京亦庄软件研发中心,施耐德电气正在以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研发体系,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在各行业具体场景的应用。考虑到在中国市场内,数字化和数字孪生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应用广度的差异,施耐德电气扎根中国,并与新的行业和客户进行共研共创。例如,施耐德电气携手宁德时代,研发了高效的储能技术。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施耐德电气提出了自身的承诺,到2025年,在公司运营层面实现碳中和,但是我们更大的承诺是基于自身的能力和技术,帮助客户一同实现减碳。从2018年至今,施耐德电气已帮助全球用户累计减少3.81亿吨碳排放,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8亿吨。
在中国,施耐德电气有一系列的工厂,有自己的实践,在将刚才提到的技术与方法进行落地实践。我们在北京的工厂,会有领导参观和考察,也将与大家分享如何通过数字化和智能技术实现既有新能源的高渗透率,与企业生产运行实现匹配的同时,保持很好的经济性。
面向未来,施耐德电气希望利用创新技术与方案,以及管理层面的经验总结,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一同推动以数字化技术为驱动的“双碳”转型,谢谢大家。
关于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的宗旨,是赋能所有人对能源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人类进步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我们称之为Life Is On。
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您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伙伴。
我们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于家居、楼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业市场。我们通过集成世界领先的工艺和能源管理技术,从终端到云的互联互通产品、控制、软件和服务,贯穿业务全生命周期,实现整合的企业级管理。
我们是一家拥有本土化优势的全球企业,致力于推动开放的技术及合作伙伴生态圈,积极践行有意义、包容和赋能的共同价值观。
(责任编辑:探索)
-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 据法新社11月22日报道,正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22日敦促富国帮助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报道称,这位南非领导人在埃及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后,面对英国 ...[详细]
-
创业板ETF期权和中证500ETF期权今日上市 将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19日,深交所正式上市交易创业板ETF期权标的为易方达创业板ETF,代码159915)和中证500ETF期权标的为嘉实中证500ETF,代码 ...[详细]
-
作者:胡务,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保险与社会福利;彭媛通讯作者),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文章来源:《保险理论与实践》2022年 ...[详细]
-
来源: 国际金融报在奶粉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同时,乳制品企业的互补性并购仍在推进,行业整合仍未进入少数选手的“决赛”阶段。继今年1月与战略合作后,君乐宝又迎来新的整合动态。昨晚,有相关消息称,君乐宝已成功 ...[详细]
-
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长三角五城市有了行动指南。11月21日,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 ...[详细]
-
连续下跌的港股今日终于反弹了!9月20日周二,港股自半年低位反弹,高开高走,全天维持强势震荡。截至收盘,收涨1.16%,报18781.42点;涨1.99%,报3853.98点;恒生国企指数涨1.06% ...[详细]
-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探测器在火星上发现了大量有机分子——被认为是生命组成部分的含碳分子,这些物质的发现或使火星干涸的河流三 ...[详细]
-
9月19日保险日报:上市险企前8月保费增速大不同,结算利率跌破5%,万能险还值得买吗?
9月17日,上市保险公司2022年前8月保费数据均已披露。从4家保险集团来看,人保集团增速最快达9.89%,太保集团同比增速为7.13%,平安集团同比增长2.06%,而太平集团同比增长1.55%。从人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随着半年报出炉,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中期业绩尘埃落定。8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2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降低15.09%,日均赚约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在利好政策助力下,海南旅游业有望迎来复苏。9月1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海南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提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和《海南省稳经济助企纾困发展特别措施2.0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