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贷小贷旗下产品未按监管要求明示年化利率

中国网财经11月25日讯(记者安然 朱玲)根据央行去年发布的飞贷3号公告规定,所有贷款机构应当以明显的小贷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包括但不限于消费金融公司、旗下求明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为贷款业务提供广告或展示平台的产品互联网平台等。
然而,未按日前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监管飞贷官网、示年飞贷APP上均没有标明旗下产品的化利年化利率。记者进一步以用户身份,飞贷多番咨询客服人员“年化利率是小贷多少”,数位客服人员均未能给出明确回复。旗下求明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产品该案例中机构在明示利率方面“打马虎眼”,未按是监管机构在金融营销宣传环节合规性有待提升的体现,需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示年上述违规行为后续很有可能收到来自监管的罚单。
官网、APP均未明示产品年化利率
天眼查显示,深圳市飞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飞贷小贷”)成立于2010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楚涛,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9.46亿元,由深圳中兴飞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飞贷金融科技”)100%持股。
记者注意到,飞贷官网、飞贷APP展示了旗下两款产品:信用贷,最高额度50万;抵押贷额度,最高8成,但均未展示产品的年化利率。官网信息显示,产品为“动态利率”,即根据用户分级实行个性化利率。
*图为飞贷官网、飞贷APP截图不仅如此,当记者以用户身份多番咨询飞贷客服“年化利率是多少”,客服人员亦无法给出年化利率数据,仅表示:如果1万元的借款,借款期限12期,大概每月需要利息88元-153元,一次性收取管理费250-350元。
事实上, 在2021 年 3 月,央行官网就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1〕第 3 号》,要求所有贷款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为贷款业务提供广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联网平台等),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
对于贷款年化利率的计算,央行也有明确的规定:“以对借款人收取的所有贷款成本与其实际占用的贷款本金的比例计算,并折算为年化形式”。其中,贷款成本应包括利息及与贷款直接相关的各类费用。
业内专家: 涉嫌打擦边球 合规性有待提升
“央行对于贷款利率已做了统一规定,如果贷款机构未按央行的标准标示或执行贷款利率,用户也出现疑问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贷款机构则涉嫌在展示利率上打擦边球。”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也表示,该案例中机构在明示利率方面“打马虎眼”,是机构在金融营销宣传环节合规性有待提升的体现,需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便利客户的选择及规划。这种违规行为后续很有可能收到来自监管的罚单。
而飞贷的真实借贷利率究竟是多少?结合客服人员提供的上述案例数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以IRR计算出,利息叠加相关管理费,飞贷旗下产品的综合借贷成本大约在23.29%—36%之间。
北京权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昌锁律师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目前法院审理金融借款合同都是按上述司法解释执行。”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目前在实际贷款中,大部分平台综合息费基本已控制在年化24%以内,少部分在36%以内,但产品息费水平必须按监管要求明示,给予借款人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就“未按监管要求展示年化利率”等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联系飞贷小贷、飞贷金融科技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相关文章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东城区金融业2021年实现增加值946.9亿元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9月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以下简称“金融服务专题展”)在北京首钢园正式举行,作为2022年服贸会九大专题之一,本届金融服务专题展由北京2025-07-08-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美银CEO:华尔街银行在采用ChatGPT前仍有“工作要做”
来源:Kevin策略研究互联互通新阶段:纳入外国公司的意义3月3日,港交所发布公告,自2023年3月13日起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1]。同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正式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业务2025-07-08第一创业股东变更申请获证监会反馈,要求说明高管变更计划前后不一致原因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赵云 3月3日,证监会官网发布了关于股东变更申请的反馈意见,主要涉及以下三个要点:一、要求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创证券)进一步说明此次股权变动需履行的上市公司监2025-07-08-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王镜茹 彭衍菘11月18日晚间,顺丰、圆通、韵达、申通相继披露10月份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从整体情况来看,4家公司10月份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申通在10月份业务2025-07-08
- 新浪科技讯 3月2日晚间消息,理想汽车CEO李想今日发布微博称:“根据上险量的初步统计,2023年1月+2月,乘用车上险量同比2022年1月+2月下跌超过25%;此外,新能源乘用车的占比超过30%了。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