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支持境外国家和地区发展当地人民币外汇市场
党的央行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支持展当坚决贯彻党中央、境外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地按照“十四五”规划关于“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地人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民币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外汇把握好发展和安全的市场关系,以尊重市场顺应需求、央行循序渐进风险可控为原则,支持展当着力提升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境外便利性,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地
一是地人着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增强人民币的民币支付货币功能。境内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外汇相当于结算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可以减少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人民银行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跨境贸易投资领域人民币结算,指导商业银行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供优质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确保政策红利实实在在地落在企业身上。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市场主体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以减少货币错配风险的内生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47.4%;2022年1-8月,我国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在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9.4%。从国别分布看,2022年1-8月,与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的境外国家(或地区)达220个。
二是深化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强化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坚持渐进可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开放原则,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沪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沪伦通等互联互通渠道相继开通并持续优化,合格投资者管理政策框架不断完善,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更加便利。2022年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规模合计近10万亿元。得益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较快提升,证券投资在跨境人民币收付中的占比由2017年的30%左右上升至2021年的60%左右。
三是顺应储备资产多元化需求,稳步提升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近年来,受益于储备资产多元化趋势及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全球央行持有人民币储备的需求显著增加。为便利境外央行类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人民银行不断优化境外央行投资债券市场流程,提升央行代理投资服务水平,目前已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3223.8亿美元,占比为2.88%,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SDR时提升1.8个百分点。
四是有序推进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逐步加强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目前,海关、商务、外汇等部门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统计、核算、管理等环节均已使用人民币计价。中国银行最新调查显示,有21%的受访境内工商企业表示已开始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报价。近年来,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持仓量较快增长,我国原油、铁矿石等7个特定品种交易期货呈现稳定发展势头。
人民币国际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在我国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开展的跨境交易总额中,有近一半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存款近1.5万亿元,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日趋丰富。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在SDR中权重由2016年确定的10.92%进一步上调至12.28%,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的认可。
总的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坚持市场驱动、水到渠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顺应外贸企业对人民币需求上升的趋势,推出便利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一系列措施,人民币跨境收付从2009年不到100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2.7万亿元。2017年以来,随着境内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人民币债券先后被纳入三大国际债券指数。我国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证券投资在跨境人民币收付中的占比明显上升,成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互利共赢。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升,丰富了境外主体在贸易、投融资和金融交易中的币种选择,有助于其多样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也可以更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红利。人民银行先后与40个国家和地区央行及货币当局建立了本币互换安排,互换资金可用于支持贸易投资,也可用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为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增添了新的活力。人民币在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的使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水”,充分体现了互利互惠和合作共赢的特点。
三是坚守风险底线、统筹好发展与安全。针对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波动风险,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逐步完善金融机构自律机制,形成了经过市场检验的逆周期调节、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政策工具箱,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监管相互配合,牢牢守住了风险底线。
货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国家综合实力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结果。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是我国国力增强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加强本外币协同,便利市场主体在对外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
二是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流程,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便利央行类机构配置和持有人民币资产。
三是继续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发挥好货币互换对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探索与其他东盟国家和周边国家开展本币结算(LCS)合作。推进人民币对相关国家货币直接交易,支持境外国家和地区发展当地人民币外汇市场。
四是继续完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丰富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体系,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布局,加强对清算行的政策支持,发挥好清算行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积极作用。
(作者:宏观审慎管理局。原题为《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探索)
-
2022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论坛上表示,新市民的融入过程能够反哺和推 ...[详细]
-
8月17日,顺义胜利街道华玺瀚楟社区核酸检测点现场,居民在排队进行核酸检测。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通讯员 闫兆松 摄新京报讯 记者戴轩)8月17日,北京市召开第38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8 ...[详细]
-
穿过码放整齐的各类酒产品展厅,走进王强办公室。与外面井然有序不同的是,王强办公桌旁因摆着各类整箱酒类产品,显得格外凌乱。16平米的办公室,俨然已成为小型仓库,部分产品垒起来比办公桌还要高。“这样的情况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王巍 北京报道8月19日上午,北京朝阳法院通报了2022年4月北京疫情以来朝阳法院受理并宣判的典型商业用房租赁案件,因为疫情停业的商户要求房东减免房租而遭到拒绝,法院认为经济 ...[详细]
-
波兰向德国索要1.3万亿美元二战赔款,比此前估算多近5000亿美元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路透社、美联社当地时间9月1日报道,波兰执政党法律与公正党的领导人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law Kaczynski)当天表示,该国将向德国正式提出相当于1.32万亿美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5.44%,实现利润总额7354.41亿元,同比下降5.8%。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 ...[详细]
-
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月1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30日发布高温预警。8月18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 ...[详细]
-
工信部:组织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全国行、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
证券时报e公司讯,8月1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电视电话会议8月19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下一阶段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着力推动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组织开展消费品 ...[详细]
-
换帅之后,这是李欣第一次作为董事会主席出现在业绩会。图片来源:华润置地业绩会8月31日,华润置地公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期内实现综合营业额728.9亿元,同比下降1.1%;股东应占净利润106.0亿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算力水平逐步提升,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记者注意到,多地正加快新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