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个月即可买房?上海楼市“外围松绑”,临港优化人才购房政策
原标题:工作三个月即可买房?外围松绑上海楼市“外围松绑”,临港优化人才购房政策
4月12日,工作个月购房新片区管委会组织对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操作口径进行了优化调整。买房针对2022年人才住房政策重点支持单位的上海人才“须在新片区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购房条件可缩短为3个月或6个月。这也意味着,楼市临港最短3个月这些人才即可在临港新片区购房。优化
人才获取购房资格时间缩短
继南京、政策苏州等强二线城市放松限购、外围松绑限售之后,工作个月购房一线城市上海近日也加入了放松调控政策的买房行列。
4月12日,上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楼市临港官方订阅号“上海临港”发文宣布,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组织对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操作口径进行了优化调整,优化将原《购房资格确认函》调整为《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认定函》,政策有效期由原6个月调整为12个月。外围松绑
同时,根据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导向及城市功能发展需求,经综合评定,形成了《2022年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重点支持单位清单》(以下简称“2022年重点支持单位清单”),2022年重点支持单位中工作的人才“须在新片区工作满一年以上”可缩短为3个月或6个月。
《2022年重点支持单位清单》显示,人才住房政策重点支持单位(适用工作满3个月)共计195家,包括埃珂森(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建发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远海运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上海泥城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等;适用工作满6个月的企业包括上海同盛电力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新片区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临港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29家。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高级分析师束端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次政策调整一是重点支持单位工作的人才获取购房资格时间缩短,由过去“需在新片区工作满一年以上”缩短为3-6个月;二是延长了人才认定的有效期,并简化了相关手续。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发现,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挂牌。为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临港新片区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
例如,2019年11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在新片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各类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其中已在新片区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符合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经新片区管委会推荐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其中已在新片区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
在新房市场上,新片区还实行优先选房购房制度,分为3.1人才、3.2人才及普通购房者三类购房者,认筹摇号时同样采用分批次制度,保护人才购房需求。
一季度成交量达去年9成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临港片区的政策调整与上海整体人才引进有关。“五大新城中的临港新城本就是重点人才引入的区域。”张波指出:“随着这些区域人才的引入,(人才)能够在此更好地就业、居住和生活,保障他们相应的居住权益,同时也符合国家满足人才合理居住需求的大方针。”
业内公认,除了提高临港本地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此次人才购房政策的优化也将为临港楼市提供更多购买力。束端指出,此举将一定程度上提升楼市信心,加速临港区域产城融合,促进临港的合理住房需求释放。
“今年3月以来上海疫情影响较大,经济受挫,也需要通过一些调整提振市场行情。”但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也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临港政策放松要正确理解,不要过分放大利好:“从名单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入围,能真正拿到’人才’认证的数量不会太多。”
作为五大新城之一,“临港一直凭借自己特殊的地位,特殊的政策保持较高吸引力”。卢文曦向《华夏时报》记者提供的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从最近几年的供求数据来看, 2020年临港新片区供应7.4万平方米,成交17.2万平方米;2021年供应48.8万平方米,成交41.7万平方米,2022年一季度供应42.7万平方米,成交38.8万平方米。
“成交数据快速上行,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几乎就要赶上全年的供求量。”卢文曦强调:“眼下临港的新房库存还不到12万平,按一年的平均成交量来看,还不够卖一个季度的,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2022年1-2月,临港新片区月度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成交分别为2051套,1651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受疫情影响,3月份单月成交433套。
从供应端来看,2022年上海第一批新房供应,33个项目拿到预售证,其中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中建·玖海云天一盘入市,拿到2张预售证,共计1032套房源。该项目已在3月开盘,目前仅剩少量房源待售。根据网上房地产信息,上海第二批次新房供应的47个项目中,龙光·天曜、·映园(二期)、鹏瑞·云璟湾、中建·御湖澜庭、中建·九里书香等项目位于临港。
此外,“从土地投放来看,临港住宅地块差不多要占全市住宅地块的30%,为后续供应增加做了铺垫。”卢文曦进一步指出。《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临港新片区计划供应住宅用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12月19日已出让263.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目标;2021年上海三轮集中供地共出让103幅地块,其中临港新片区占了15宗。尤其是第三轮供应的24宗涉宅用地中,临港新片区有6宗,占比25%。2022年上海首轮供地,40宗地块中临港新片区也占了8宗。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是针对人才的购房政策放松、旨在激活人才购房需求,但临港新片区此举也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热点城市的外围松绑”。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指出,现在热点城市的调控被要求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状态。比如,南京就选择先将外围两区(六合、溧水)的需求放开,逐步给市场加量,引导预期,再看疫情的情况、市场预期和购买力的恢复情况,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上海也是选择在临港这样的外围正在大开发的区域,并且释放人才购房限定在了重点支持单位中的人才,符合临港自贸区发展的产业序列,将产业、新城开发、区域配套、新市民就业和安居、新型城镇化等综合起来了。”李宇嘉总结说:“热点城市这种外围的松绑是一个必然趋势。”
(责任编辑:时尚)
-
中美防长举行会谈,国防部发言人:发展两军关系基本前提是美方须信守承诺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郭媛丹】22日上午,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将应约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柬埔寨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在柬埔寨举行的记者吹风会上表示,此次会谈 ...[详细]
-
来源:深圳卫健委深圳市福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30号)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自2022年3月26日17时起,将福保街道益田花园点彩人家28栋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将益田花园 ...[详细]
-
“3·21”东航飞行事故丨心理疏导专家:不要过度打扰失事客机乘客家属
【#不要过度打扰失事客机乘客家属#】心理疏导专家表示,MU5735发生事故已经7天了,家属已开始面对和接受亲人遇难的事实,会有明显的悲伤情绪表达,需要理解,和暖心地陪伴,让当事人自然地宣泄情绪,并给予 ...[详细]
-
余晓晖:网联、智能打通汽车和社会环节 汽车真正成为办公室和家庭外的第三空间
3月25日-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在北京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余晓晖出席并发表演讲。展望未来,余晓晖预计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望维持年均9%的增速,到2025年规模会 ...[详细]
-
在近几年的结构性行情中,多元资产配置的产品持续受到青睐。以二级债基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全市场二级债基产品数量达461只,管理规模合计10659.51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6倍有 ...[详细]
-
本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日前从国家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同比增加1810元、增长16.9%;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同比增加 ...[详细]
-
新版核酸检测指南强调科学划定检测范围 从全员核酸到区域核酸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3月2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 ...[详细]
-
商汤集团:优先股价值变动产生135亿损益, 公司调整后亏损14亿元
3月25日,商汤科技正式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显示,商汤科技2021年实现营收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在排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及其他调整项后,调整后净亏损为 ...[详细]
-
总台记者从天津疫情防控第188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9月1日16时,天津本轮疫情共报告4条传播链、210名阳性感染者。一是西藏来津人员08·24关联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3名。二是河东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