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关店,楼市“黑铁时代”,贝壳找房断臂求生

回港上市的黑铁时代贝壳,再陷裁员风波。关店
5月11日,楼市贝壳找房在港上市,贝壳当天收涨2.5%,找房市值为1128亿港元。断臂
美股、求生港股双重上市之际,黑铁时代贝壳却又传出裁员消息。关店有媒体报道称,楼市贝壳找房再传“启动新一轮裁员”消息,贝壳此次裁员涉及产研、找房运营、断臂中后台等,求生大部分员工拿到的黑铁时代赔偿金额为N+1。
今年3月,贝壳被传针对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事业群员工优化10%;2021年10月,贝壳被传将上海分布的研发、金融、品牌等部门进行优化。
这意味着,7个月内贝壳找房已启动3轮裁员,中介行业凛冬依旧。
疫情之下,楼市销售额大幅下滑,贝壳作为头部中介,如何自保?
壹
贝壳多次裁员,与其业绩恶化有直接关系。
自2018年成立以来,贝壳表面上顺风顺水。从转型互联网开放平台、全力打击“假房源”,到赴美上市,再到2020年GTV突破3.5万亿元,贝壳以整合行业的强势姿态高歌猛进。
但回归到业绩上,贝壳就难言强势了。
在国家“房住不炒”基调下,2017—2021年,楼市调控政策不断趋严,限购、收紧信贷、二手房指导价等措施轮番出台。
政策持续高压,贝壳作为撮合交易的中介方难有亮眼表现。
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贝壳分别净亏损5.38亿元、4.28亿元、21.80亿元,仅在2020年实现全年盈利。到了2021年,继续回归亏损。
2021年中国楼市继续遇冷,上半年广州、深圳等地二手房指导价政策发布,下半年信贷收紧,全国市场开始冷清。
全国百强房企2021年销售额,更是出现10年来首次下滑,排名前五房企中,、万科、全年销售额分别下滑4%、11%、36%。
楼市整体下滑,贝壳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2021上半年时,贝壳各项数据还在增长:整体完成GTV 2.29万亿元,同比增长72.3%。净利润21.70亿元,同比增长35%。
到了三季度,受调信贷收紧、楼市降温影响,贝壳二手房交易迅速下滑。
三季度,其营收下降为180.96亿元,净亏损17.66亿元,四季度,营收继续下滑到177.9亿元,净亏损9.33亿元。
3月10日发布的2021年报显示,贝壳全年实现营收808亿元,同比增长14.6%;净亏损5.24亿元,同比大跌118.87%。
经营数据方面,去年贝壳平台GTV(总交易额)约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新房GTV约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二手房GTV约2.06万亿元,同比增长6.1%。
在中国楼市整体遇冷的2021年,贝壳能取得10%的正增长,体现出一定韧性。
但资本市场关注的是其连续亏损,年报发布后,贝壳股价大跌23.93%,1年多来累计已暴跌超80%,总市值蒸发5000多亿元。
比股价暴跌更严重的是,今年4月21日,贝壳已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列入“预摘牌名单”,若无法在今年5月12日前向SEC提交证据,证明不具备被摘牌条件,那贝壳可能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
正是因为美股有被退市风险,贝壳才选择回港双重上市。
不难看出,左晖离世这一年,贝壳经历着重重危机,正如CFO徐涛所称“2021年的感受是前所未有的难”。
连续亏损之际,裁员、关店,无疑是贝壳的自救动作。节流固然重要,难的是开源阻力重重。
贰
贝壳在年报中曾提及政策相关风险:“中国楼市也受制于政府规定,近年来政府宣布一系列措施,包括住宅限购、收紧信贷、现房交易参考价等。
例如,2021年2月8日,深圳发布现房交易参考价,为全市近3600个住宅小区中的每个小区指定量身定制的参考价格。受此影响,深圳现房成交量明显下降。
如果政策扩大到其他城市,我们在这些城市的业务和经营成果,特别是对现房交易业务,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如今的问题是,政府放松了,楼市却继续下滑。
2022年一季度,全国各地接连亮出刺激楼市政策,哈尔滨、郑州、苏州、南京、无锡、东莞、西安等多个城市出台“调整限购、缩短限售年限、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放购房补贴、降低首付比例”等一系列救市政策。
稳增长之年,楼市再度被寄予厚望,但结果并不乐观。
而在克而瑞研究的销售排行榜中,一季度销售规模前十房企分别为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融创、中海、招商蛇口、、金地、绿城、龙湖,其中仅有碧桂园和万科的销售金额破千亿元。
据中指院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62.6亿元,同比下降47.2%;
一季度销售规模前10房企分别为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融创、中海、招商蛇口、华润置地、金地、绿城、龙湖,其中仅有碧桂园和万科的销售金额突破千亿元。
即便最强的碧桂园和万科,销售额也分别同比下降28.9%、41.8%,其余房企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如果说政策略有滞后,那4月的数据便更具参考意义,事实是4月的数据依旧不理想。
万科4月实现合同销售额308.4亿元,同比下降38%;碧桂园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26.4亿元,同比下降57.14%。
万科、碧桂园之外,TOP10房企4月销售额均值,同比跌幅仍旧接近50%。
没错,连续的刺激、松绑也未能逆转楼市下跌。
回想万科2018年喊的“活下去”,2022年提出的“房地产黑铁时代,要么死、要么活”,颇具前瞻性。
考虑到楼市下滑影响,贝壳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将在115亿元至125亿元之间,同比下降约39.6%至44.4%,预期很悲观。
中国楼市不败神话已然终结,市场预期逆转后,整体规模已无看点,未来房企和中介行业都需转型升级。
以贝壳为代表的中介行业,终将走向拼服务与口碑的成熟期。
贝壳去年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即二手房和新房交易服务为“一体”,整装大家居事业群与普惠居住事业群为“两翼”。
遗憾的是,目前两翼新业务并未成型,贝壳的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
- 二〇二二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王昊男)以“踔厉奋发,共向未来——变局下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合作”为主题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21日在京开幕。“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2025-07-08
- 本报记者 李 冰日前,厦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发布消息称,目前该市住房公积金数字人民币业务实现场景全覆盖。此前多个试点地区曾公布数字人民币公积金领域应用场景进展情况,整体来看,数字人民币在该领域应用正呈由2025-07-08
- 倪岳峰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韬伟略,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2025-07-08
-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我国在医保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医保电子凭证、电子化的办公系统等方面,让参保人快速完成医保报销的审批,拿到报销费用,减少经济压力。 前不久2025-07-08
港股又一只妖股诞生!多想云尾盘暴跌60%,月初刚上市,鸿星尔克、安踏是客户
11月22日消息,新股尾盘暴跌逾60%,目前跌54%。此前新浪港股报道,公司高估值,毛利率偏低、业绩波动大、议价能力差,最近两年的SaaS概念股股价跌幅较大,行业批量腰斩,能否匹配高估值尚待验证。有投2025-07-08- 11月10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联合主办的“第16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在线上召开。大商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严绍明在致辞时表示,大商所将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