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知网因涉嫌垄断被市监总局立案调查,已多次因涨价被高校“抵制”

  发布时间:2025-07-07 05:56:0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行业人士向雷达财经表示,知网已成为学术基础设施,僵持下去,各方都是输家。知网应当寻找一条与作者、高校互惠共赢之路,助力中国学术发展。雷达财经出品 文|吴艳蕊 编|深海5月13日,市监总局官方微信发消息 。

行业人士向雷达财经表示,抵制知网已成为学术基础设施,知网总局涨僵持下去,因涉已多各方都是嫌垄校输家。知网应当寻找一条与作者、断被调查高校互惠共赢之路,市监助力中国学术发展。立案

雷达财经出品 文|吴艳蕊 编|深海

5月13日,次因市监总局官方微信发消息称,被高近日,抵制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知网总局涨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因涉已多

2022年4月,嫌垄校中科院因难以承受千万级别的断被调查续订费决定停用知网。在中科院下发的市监通知公告中称,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自2008年起便承担全额订购费用,在全院内开通使用了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但CNKI数据库凭借极具影响力的的市场地位,对续订价格却维持着较高的涨幅,因此中科院2021年订购CNKI数据库的总费用达到千万级别,成为了中科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双方在多轮谈判之后,CNKI数据库仍坚持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因此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CNKI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这并非知网首次被抵制。在山东、云南、湖北、安徽、河北等地,很多高校都出现过停用知网又再次重启的情况。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16年3月,北京大学官网上贴出因中国知网涨价而停用的通知,引发了中国知网垄断的质疑。

“学术界苦知网很久了。”北京某大学研究员向雷达财经表示,中国知网收录全,短期内很难被取代。

在高收费的另一面,知网却在未付费的情况下,擅自将大量作者论文收录。

知网的行为也引发了作者的不满。雷达财经注意到,此前在2021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因中国知网擅自收录赵德馨教授100多篇论文,赵德馨通过诉讼方式维权,累计赔偿70多万。除了赵德馨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少之、周秀鸾教授同样对中国知网侵权行为进行了起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提及的周秀鸾案法院判决落地后,知网曾以“赔偿金额过高”的理由提起上诉,但最终被法院驳回。而在陈应松起诉案的庭审现场,知网运营方代理人还曾表示:“按照知网现在在库的作品,被告需要赔偿的额度达到1200亿元。被告是无法承担的。”

行业人士向雷达财经表示,知网已成为学术基础设施,僵持下去,各方都是输家。知网应当寻找一条与作者、高校互惠共赢之路,助力中国学术发展。

在5月9日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在上证e互动平台中回答投资者问题时称,知网也在进行反思,并研究进行经营模式优化改善,积极进行整改。

  • Tag:

相关文章

  • 外媒关注:中美经贸高官面对面坦诚交流

    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8日报道,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说,美国贸易代表戴琪18日会见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讨论了贸易问题。报道称,这是她自2021年上任以来首次与中
    2025-07-07
  • 加拿大外交部证实:1名雇佣兵在乌克兰东部死亡

    乌克兰利沃夫,当地道路设置路障。资料图)海外网7月25日电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7月24日报道,加拿大外交部当日表示,一名在乌克兰参战的加拿大公民最近在乌东部顿巴斯地区死亡,已联系死者家属,并向其
    2025-07-07
  • 公安部:严打突出网络违法犯罪 16.2万家企业单位受罚

    中共中央宣传部今天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空间的情况。依法严查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企业单位。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局长 王瑛玮:依法
    2025-07-07
  • 培养一名机长需花费600万至800万元!34岁机长辞职,航空公司要求支付1066万,法院判决这样判

    每经编辑 毕陆名关于员工辞职,听说过公司赔偿员工钱的,至于员工赔偿公司钱的倒是少见。由于工作岗位不一样,员工辞职后还得赔偿公司的损失,比如说民航飞行员。日前,记者从裁判文书网获悉,某航空公司一名机长因
    2025-07-07
  • 北京顺义区调整相关地区风险等级

    关于调整顺义区相关地区风险等级的通报根据顺义区目前疫情形势以及《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2025-07-07
  • 微店用户退款难 平台封禁店铺后就能免责吗就能免责吗

    作者:王小月编者按 数字藏品市场方兴未艾,随之而来的消费侵权现象也备受关注。有的消费者付款购买数字藏品后却发现商家虚假发货,向商家提出退款遭拒;有的被告知需要提前核销确认收货,按要求操作后货仍旧不见踪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