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叫车却被收预约费用 不同平台收取标准不一样 这笔预约费究竟该不该收

有乘客反映,实时收预收通过网约车平台乘坐出租车,叫车竟该下车时却被收取了预约叫车服务费。却被取标“明明是约费用不样笔预约实时叫车没有预约,从叫车到上车也就几分钟,同平台收为什么会被收取预约费?费究”记者调查发现,相关问题在12345热线中的不该反映也不少。事实上,实时收预收相关部门早在2013年就对预约叫车服务费有过相关规定,叫车竟该其中,却被取标约车时间与用车时间间隔大于30分钟时才可收取。约费用不样笔预约但多家出租汽车公司在不同的同平台收平台上,对这一费用的费究收取标准并不统一,有的不该平台可以做到合理收取,有的实时收预收平台则表示收费是司机的个人行为,可以退款。
反映 隐匿的5元预约费
前几天,市民张先生从单位回家,通过网约车平台叫了一辆出租车,结账时却发现费用明显比平常多了不少。“基本每次都在同一时间段叫车,出发地、目的地以及路线都完全相同,为什么费用变多了?”仔细核对发票,张先生发现费用里有一项5元的预约叫车服务费。从叫车到上车,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却被收取预约费,“司机全程也没有告知,费用只是隐藏在发票上,不注意的话根本发现不了。”这让张先生质疑费用收取是否合理。在反映给平台之后,工作人员表示该费用收取并不合规,当乘客打电话专门预约车的时候才可收取预约叫车服务费。为此,平台答应补偿给张先生5元的优惠券。
记者通过与该网约车平台沟通,对方表示预约费不属于平台收取的费用,该出租车司机已经违反了服务规范,平台将严肃处罚,后续将记录到司机账户,限制司机接单或者账户封禁。
张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多位市民向12345市民热线反映,自己乘坐网约车时,实际支付车费与预估费用不符,都是多收取了预约叫车服务费。市民表示,并没有查询到相关的收费依据,希望能够退款。根据交通运输执法队与市场监管所等职能部门的回复,预约叫车服务费有的是司机私自收取,有的则是打车平台要求司机收取。为此,职能部门协调出租公司及打车平台,均对乘客进行了退款。
回应 收费标准并不统一
记者通过咨询北京多家出租汽车公司发现,关于预约叫车服务费的收费标准并不统一。金建出租汽车公司表示,在96103和一家地图平台叫车,是需要收取5元预约叫车服务费的。北方出租汽车公司表示,在特定的时间段,如果在地图平台叫车,无论等候多久,都会收取预约叫车服务费。首汽出租汽车公司则表示,一般是在超时或者乘客取消订单但司机已经抵达时,他们才会收取额外的费用,但每家出租汽车公司的具体规则不一样。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2013年发布的《北京市出租汽车价格标准》,预约叫车服务费的收费标准为提前4小时以上预约每次6元,4小时以内预约每次5元。同年6月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对“预约叫车”进行了详细说明,“即时叫车指约车时间与用车时间间隔小于三十分钟;预约叫车指约车时间与用车时间间隔大于三十分钟且小于二十四小时。”
北京市交通委曾在官网发布消息,“经与市发改委沟通确认,约车时间与用车时间间隔大于三十分钟,且计价器打印发票可显示预约叫车服务费,方可收取预约叫车服务费。”其中,收费标准为:约车时间与用车时间间隔大于4小时,每次6元;约车时间与用车时间间隔大于30分钟小于4小时,每次5元。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延安
相关文章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 连线卡塔尔报道北京时间11月20日晚,万众瞩目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拉开帷幕。本次世界杯不仅仅是国际大型体育比赛,更是世界诸多顶级企业“追逐竞技”的商业赛事现场2025-07-08
【观察】宁波招工抢人背后:留给工厂和“螺丝工”的时间都不多了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春节过后,东南沿海城市再次出现招工抢人的“盛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劳动年龄人口相比2021年减少666万人,这更加深了舆论对2023年“招工难”的担忧。在沿海制2025-07-08落实一号文件精神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郑商所“保险+期货”系列报道
落实一号文件精神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郑商所“保险+期货”系列报道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连续第八年提及“保险+期2025-07-08- 周三宣布,将于下周推出植物基麦乐鸡McPlant Nuggets,德国将是其试水的第一个市场。McPlant Nuggets由豌豆、玉米和小麦加上天妇罗面糊制成,是麦当劳与人造肉生产商Beyond M2025-07-08
- 【潘功胜: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财联社11月22日电,今日在2022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银行要充分发挥大数2025-07-08
- 西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02602)“买入”评级,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9.7%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其经营稳健、科技板块业务扩张迅猛且“蝶城”模式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予2023年业绩2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