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的同星科技:业绩增长疑存“水分” 研发水平或在行业垫底
作者:壹零
近日,一家三口深交所安排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星科技”)接受上市委员会审议。同垫底
同星科技成立于2001年,星科行业是技业绩增一家从事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长疑存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分研发水制冷系统管组件、平或汽车空调管路和制冷单元模块等,一家三口产品应用领域包括轻商制冷设备、同垫底家用制冷设备、星科行业空调、技业绩增干衣机等领域。长疑存水同星科技的分研发水主要客户为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平或、一家三口LG 电子、集团等。
此次申请上市,同星科技拟募资资金2.89亿元。其中,1.38亿元将用于冷链物流系统环保换热器及智能模块产业化项目,1.03亿元将用于轻商系统高效换热器产业化项目,0.49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星科技的主要客户的体量较大,知名度较高,但同星科技本身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根据招股书显示,在公开发行股票前,同星科技的实控人为张良灿、张天泓与张情怡,三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93.34%的股权。其中,张情怡系张良灿之女,张天泓系张良灿之子。
资料来源:招股书家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虽然有着决策效率与股权稳定性的优势,但也埋藏了内控不规范等公司治理相关隐患,需要中小股东加以警惕。
除此之外,透过招股书,我们也能够发现,同星科技当下存在着业绩增长或存“水分”、研发能力存疑、未来业绩将受上下游双重夹击等问题。
业绩增长或存“水分” 上下游双重夹击利润或进一步承压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间,同星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3亿元、5.02亿元与7.84亿元,其中2020年与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了21.55%与56.18%,不难看出,在冲击上市的2021年,同星科技的营业收入有突飞猛进的增长表现。
然而,同期净利润、现金流以及应收账款的表现却远不如营业收入一般乐观,不禁令人质疑同星科技的业绩水分。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间,同星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4101.74万元、4643.25万元与6833.52万元,增长幅度远小于营收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519.91万元、356.86万元与-1911.96万元,在营收规模大幅度增长的2021年甚至出现了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的情况。
而在应收款项方面,2019-2021年间同星科技应收款项合计账面价值分别为1.37亿元、1.91亿元与2.31亿元,相对于流动资产的占比分别为35.48%、39.79%与37.24%。而同星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由于应收账款占用了公司较多的营运资金,若应收账款因客户经营不善等原因面临回收风险时,将导致公司出现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资料来源:招股书 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整理或许是为了缓解资金吃紧的情况,同星科技近年来存在多起抵押借款。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通过抵押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同星科技正在履行9笔单笔500万元以上的银行借款合同,借款金额总计超过七千万元。
此外,同星科技还存在依赖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的情况。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间,同星科技的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608.61万元、491.81万元与591.6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85%、9.09%与7.56%;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030.56万元、 666.39万元与641.71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1.75%、12.32%和8.20%。由此可见,如果剔除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项目,同星科技的净利润水平还要进一步下降。
综合来看,虽然近年来同星科技的销售规模表现强劲,但销售的实现多是采取赊销的方式存在。客户的信用期较长,同时还依赖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项目,相应的收入增长并没有带来实质的利润与现金流量。因此,不免让人质疑同星科技的业绩是否存在水分以及企业真实的“造血”能力。
而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同星科技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营收规模高增长的情况未必可持续,而利润或将进一步承压。
从客户端来看,同星科技对于大客户的依赖愈加明显。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同星科技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1.94亿元、2.54亿元与4.3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6.89%、50.64%与55.35%,集中度连年攀升。更为重要的是,同星科技的主要客户为海尔集团、美的集团、海信集团、星星冷链、长安汽车集团等知名企业,虽然其经营稳健、订单较为稳定,但也具备很强的议价能力。报告期内,长安汽车集团、等客户的产品价格存在降价的情形,对同星科技的收入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无独有偶,同星科技的供应端也并不太平。铜管、铝管、铝带等有色金属材料是同星科技的重要原材料,2021年,铜、铝的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也导致了同星科技的产品成本上涨,进而吞噬毛利。2019-2021年间,同星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69%、24.66%与22.26%,特别是2021年下降明显。
由此来看,上游涨价,下游降价,同星科技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双重打击的后果无法转移,只能公司自身承担,而未来的业绩或不容乐观。
发明专利4年未有新成果 研发水平或在行业垫底
虽然同星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以研发水平见长。然而,通过关注同星科技的研发投入与研发成果方面,我们发现同星科技的研发能力或许并不尽如人意。
从研发费用方面来看,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间,同星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831.66万元、1913.43万元与2585.1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3%、3.81%、3.30%,虽然研发费用的绝对金额在逐年增长,但是相对于营业收入的占比却在不断下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来看,同星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出于行业内较低的水平。
资料来源:招股书再从衡量研发成果之一的专利方面来看,截至报告期末,同星科技共拥有147项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 135 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发明专利仅为11项。在专利数量方面显著低于同行业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11项发明专利中,最新一项专利的申请日是2018年9月25日,距今已有近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近四年的时间内,同星科技或没有更新的发明专利成果,而近年间投入的越来越多的研发费用,也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研发成果。
而这或许与同星科技的研发人员不无关系。近三年来,同星科技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85人、75人与94人,员工占比分别为9.73%、7.46%与9.38%,均不足10%。而对比同行业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来看,体量较大的、等公司也都在14%左右。
(责任编辑:时尚)
-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即将启动“互换通” 全力支持数字人民币发展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李达志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表示,香港未来将朝着三大方向发展,包括巩固香港固有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全力推进新时 ...[详细]
-
央行今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今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 ...[详细]
-
保险股逆势拉升!中国平安AH股逆势走高 Q2单季净利润同比增28.70%
8月24日消息,保险股逆势拉升,截至发稿,涨停,,、、、等跟涨。消息面上,中国平安昨晚公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73亿元,同比增长3.9%,年化营运ROE达20.4%,其中 ...[详细]
-
在业内有“零售之王”美誉的近日发布了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尽管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招行的零售客户数量、管理零售客户资产余额AUM)、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量及其AUM依然保持良好的 ...[详细]
-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一度备受资金追捧的公募REITs基金,首现上市首日就破发的现象。11月22日,中金安徽交控REIT首日上市,当天就以超4.5%的亏幅收盘,这是公募REITs产品首次出现上市首日破 ...[详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23日消息,伯利兹、斯威士兰、危地马拉、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等极少数国家的常驻联合国代表于8月23日就台湾问题和当前台海局势发表联合声明,不辨是非、无端指责中国维护国 ...[详细]
-
中韩同步纪念建交30周年,中国大使:中韩之间不该有解不开的疙瘩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海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今天是中韩建交30周年的日子。韩国外交部发言人23日宣布,两国24日将在首尔和北京同步举行纪念活动,两国外长将作为主宾出席,并分别代读两国领导 ...[详细]
-
中新网8月24日电 据四川省眉山市政府官网消息,四川省眉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日前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市外在眉团购新建商品住宅配套政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显示,市外 ...[详细]
-
11月22日银行早报:央行银保监再放住房信贷支持信号,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五地开售
1、公司动态用户反映称,其通过飞贷平台申请贷款,除还本付息,另需支付管理费、综合费等多项服务费,最终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6%业内人士表示,若贷款综合成本达到36%,或许是经过贷款机构精心计算的收费费率, ...[详细]
-
日海自最高官员解释为何邀韩国参加阅舰式,日媒称自民党内部对邀韩有质疑声
【环球网报道】综合日本时事通讯社、日本广播协会NHK)等日媒报道,虽然日本政府8月23日宣布已邀请韩国参加将于11月举行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成立70周年阅舰式,但自民党内部出现质疑声音。日本海上自卫队最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