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与2012年相比 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4%

中新网9月22日电 22日,发改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委年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相比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介绍,年国与2012年相比,单位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4%,耗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发改单位GDP水耗下降了45%,委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相比
刘德春介绍了党的年国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单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与成效。
一是耗下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十年来,发改国家发改委持续大幅增加环保投入,委年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000亿元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保障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2012年相比,2021年全国污水处理能力增长1倍,工业固废处置量增长约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量分别增长116%和62%,自然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了87.5%,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了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二是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高。十年来,国家发改委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占全球人工造林的四分之一,着力强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021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湿地保护率达到52.65%;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8%。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十年来,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1%,比2012年增加5.7个百分点;“三新”产业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7.25%;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为全球市场提供超过70%的光伏组件;绿色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提升至84%。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97和386万辆,保有量达到1099万辆,约占全球一半左右。
四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十年来,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5%,比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比2012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左右,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五是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十年来,国家发改委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建立并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引导重点行业企业节能改造,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推进水资源节约、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海水淡化,推动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6.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单位GDP水耗下降了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
六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年来,国家发改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起草并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关部署,制定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建立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刘德春表示,过去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共建清洁美丽地球的实际行动,国际社会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刘德春还表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发改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双碳”工作为牵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新财经)
相关文章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生活在月球上?据英国《泰晤士报》2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到2030年,科学家或将在月球生活。当地时间16日,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2025-07-08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沉寂许久的融创中国01918.HK),在房地产情绪高昂的时刻悄然现身。11月29日晚间,融创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较202025-07-08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民日报撰文: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刘 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五个2025-07-08- “中国芯,更懂中国水”、“陶瓷复合滤芯,可随时清洗反复使用,无需每年更换”、“不用电、不产生废水,不敲墙打孔”……近年来,易开得的广告语频频戳中消费者的心坎,然而,产品的净化效果却屡遭投诉。产品质量频2025-07-08
- 换帅之后,这是李欣第一次作为董事会主席出现在业绩会。图片来源:华润置地业绩会8月31日,华润置地公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期内实现综合营业额728.9亿元,同比下降1.1%;股东应占净利润106.0亿2025-07-08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30日讯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两则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人寿”)连续增持中国H股股票。具体来看,2022年11月25日,太平人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