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省被点名“挑大梁”,山东抢先一步?
每经记者 程晓玲
工业稳则经济稳。挑大梁继“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之后,工业“工业大省”也被点名“为稳定全国工业经济挑大梁”。大省东抢
11月21日,被点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名山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抓住当前经济恢复的先步重要窗口期,把稳住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挑大梁并多次点名工业大省。工业
其中包括“支持有条件的大省东抢地区特别是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力争完成全年预期目标,被点为稳定全国工业经济挑大梁”,名山“东部工业大省主动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等内容。先步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挑大梁数据看,2021年,工业同处东部地区的大省东抢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以超过2万亿元的工业增加值排名全国前四,可谓当之无愧的“工业大省”。
而在强强竞逐中,先进制造业正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点。
就在最近,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3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左右,初步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
按照当地媒体的说法,随着这份“作战图”公布,山东将全面进入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施工”高峰期。而山东“抢先一步”背后,是制造业“大而不强”、区域竞争持续加剧等多重压力。
阵痛
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工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1省份工业数据看,近年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湖北、四川、湖南、河北10个省份,牢牢占据着工业增加值全国前十席位。
其中,粤、苏两省去年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51万亿元、4.46万亿元,稳居“头部阵营”;鲁、浙分别以2.72万亿元、2.7万亿元居第二梯队;河南以1.87万亿元位列第五。
进一步看,过去十年间,前十强后五名的省份曾经历数次换位。比如,2012年排名第9位的福建,到2021年已跃升至第6位,与上一名河南仅差0.1万亿元;曾在2012年排名第7位的河北,十年下滑3个位次,去年以1.4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排名第10位。
相较之下,前五强省份十年间始终保持同一队列。尽管总量排名相对稳定,但一些变化趋势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竞争格局的演变。
其中,“老三”山东的处境尤其值得关注——
往前看,与第一梯队广东、江苏的工业增加值差距从2012年0.7万亿元、0.5万亿元,扩大至2021年均超1.7万亿元;
往后看,排名第四的浙江将十年前3000多亿元的差距追至去年仅20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与山东已基本相当,大有后发赶超之势。
再看工业增加值十年增幅,前十强省份中,福建凭借高达104.2%的增幅居首;河北、河南、山东3省增幅排名靠后,均不足50%。其中,山东以47.9%的增幅在前五强省份中排名第4位。
具体到制造业领域,山东近年也曾一度增长乏力。
公开数据显示,2016-2019年间,山东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33.5%跌至27.8%。期间,制造业投资也曾持续下滑。
直到去年,山东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3%,实现近十年来首次回升。今年三季度,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8.6%。
拐点
山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曾分析指出,2016年至2019年是山东省制造业占比持续下降的几年,但也是山东制造业加快动能转换、政策调整、蓄势待发的几年。
在此之后,从2020年呈现“趋稳态势”到2021年迎来首升“拐点”,山东工业和制造业走出稳步上扬的步伐。
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4.4%)在粤苏鲁浙四个“东部工业大省”中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3%)仅次于浙江(5.4%)、排名第二。
这一增长势头,对于历经多年转型“阵痛”的山东来说,实属不易。与此同时,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也逐步显现。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山东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4.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8个百分点。
在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世林看来,高技术投资和高技术制造两个方向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说明山东制造业的结构在快速优化。
各项工业指标向好的趋势,也给了山东追逐更高目标的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通知》中,明确提出“启动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区域增长极”。对地方来说,这无疑释放出争取新一轮政策利好的积极信号。
而山东省工信厅副厅长焉杰近日在解读《行动计划》时已透露,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创建工作。
山东方面还出台《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创建形成3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的目标。
其中,遴选形成的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共6个,分别为:济南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青岛“两化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潍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济宁先进制造业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试验区、淄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烟台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示范区。
从公开报道看,作为头号“种子选手”的青岛,早在今年初就已喊出“争创首批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口号。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山东将支持青岛围绕国家(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构建“一超多专”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统筹发展智能制造与服务型制造,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两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创建国家级“两化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
支撑
山东《行动计划》与三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知》同步瞄准的关键词,还有“先进制造业集群”。
其中,后者明确“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进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集群培育提升”。
山东则将“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作为《行动计划》17项具体任务之一,提出将深入开展雁阵形产业集群集中突破行动,对发展成效显著的集群积极推荐创建国家级集群。
事实上,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是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争创“国字号”试验区的有力支撑。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工信部先后组织开展3轮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共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决赛中胜出。
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名单
资料来源:工信部网站其中,山东共3个集群入选,分别为青岛智能家电集群、青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潍坊动力装备集群,排名全国第五。
在其之前,江苏共10个集群入选,居全国之首;广东紧随其后,共入选7个集群;浙江、湖南则分别入选4个。
相比之下,无论从集群数量还是其主导产业看,山东的优势并不突出。
如山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安文建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山东的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为此,《行动计划》确定了“破三难、优四产、促五化”的推进思路,其中“破三难”,就是要破解创新能力偏弱、产业结构偏重、资源要素偏紧难题。
与此同时,山东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排上日程。
根据山东省工信厅此前公布的《实施方案》,起步阶段将重点培育20个集群。
具体来看,各集群基本都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省内多个城市的模式展开,而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也被纳入其中。
按照规划,山东的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打造形成6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以上在全国竞争力领先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责任编辑:热点)
-
11月22日下午4:30,济南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常务副组长张蓉介绍,2022年11月21日12时至11月22日12时,全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e公司讯,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今日做客证券时报·e公司微访谈时表示,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美联储这一全球流动性“水龙头”、中美“利差锚”对我国 ...[详细]
-
日媒报道截图海外网4月1日电 据日本《读卖新闻》1日报道,日本山口县警局称,1995年因杀人抛尸案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吉田富一虽仍未被缉拿归案,但由于其已经年满100岁,所以警方决定将其视为已死亡进行处 ...[详细]
-
巴奴店长称有顾客带着茅台进店谈生意,不需要海底捞服务员似的“人形摄像头”
中国网财经3月31日讯记者 贾玉静)今日晚间,话题“巴奴火锅店长内涵海底捞”冲上微博热搜。据悉,事件起因系巴奴毛肚火锅北京一门店经理将店长日记误发至顾客群,日记中部分内容直指竞品海底捞,包括影射海底捞 ...[详细]
-
专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城乡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两大重要支柱,城乡融合发展正是这两大战略支柱的结合点。“城乡融合是我们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新冠疫情这三年来,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城乡融合的 ...[详细]
-
中新财经4月1日电记者 李金磊)整治超时加班,动真格了!近期,全国多个省份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一些超时加班的典型案例也公布出来。北京两家公司因超时加班被罚北京人社局近日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布2022 ...[详细]
-
华尔街见闻 王眉Adkerson表示,鉴于铜矿床质量恶化和运营环境更加苛刻,铜公司在大幅加快项目进度方面无能为力。美国自由港麦克莫兰铜金矿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和高盛集团都看 ...[详细]
-
美国宣布释放1.8亿桶原油!国内油价7连涨之后,迎来降价吗?
近一年,全球多国开始复工复产,对石油需求猛增,国际油价也因此上调,而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是让油价猛飙。国际油价近一段时间以来起起伏伏,但始终在高位徘徊,这让我国成品油油价也持续高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又 ...[详细]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建造获得新进展。11月22日,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标 ...[详细]
-
现场图飞行员跳伞画面 资料图:韩国KT-1型教练机海外网4月1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1日下午,韩国空军两架KT-1型教练机在飞行训练中相撞后,坠毁在庆尚南道泗川市一处田地附近,造成机上人员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