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黄山导游变身采茶工,旅游业自救不妨多些“跨界融合”

原标题:黄山导游变身采茶工,跨界融合旅游业自救不妨多些“跨界融合” | 新京报专栏
部门通过有组织的评论跨界合作,既利用本地优势产业解决了旅游人才的黄山生计问题,又减轻了疫后重组队伍的导游多难度。
▲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发布的变身不妨《黄山区采茶工招聘启事》。图/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微信公众号截图文 | 杨劲松
近日,采茶黄山市导游服务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黄山区采茶工招聘启事》,工旅为导游员提供采茶工的游业岗位。基本待遇为工资170元/天、自救包吃包住、跨界融合报销来回车费(若人员相对集中包车接送)、评论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黄山工期结束还可就近推荐进厂工作等。导游多
众所周知,变身不妨旅游业是采茶受到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至今跨境旅游没有开放,跨省旅游也随疫情起伏跌宕不定。即使在旅游旺季的节假日期间,也在疫情的影响下表现平淡。
2022年春节,国内旅游业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仅恢复到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6.3%。
三年时间里,旅游业克服诸多困难奋力自救,管理部门也努力创造条件为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2022年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旅游业就是其中重点提到的行业,有七个专条提出针对性帮扶措施,涉及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缓缴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加强信贷支持、加大定向采购等措施。
相关部门的帮助有助于旅游业渡过难关,但是决定自救最终效果的,还要看旅游业自身。而现实中,自疫情暴发之时,旅游业就已经全力投入到自救中。从跨界扩展服务内容到进入新领域,从拥抱数字技术到直播带货,从丰富优化产品服务到重塑运营流程,从更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到迫不得已降薪减员……
旅游业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开源节流的方式,其中挫折辛酸,不问也知。其间,旅游业尝试迈出的每一步,都成为穿越这段艰难岁月的有益启示。黄山旅游业所进行的探索为公众所关注,也正是如此。
▲3月24日,茶农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采摘黄山毛峰鲜叶。 图/新华社人才是旅游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根基,疫情之下旅游人才的流失则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忧虑即使疫情过去,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旅游业人才。黄山旅游部门通过有组织地跨界合作,既利用本地优势产业和资源解决了旅游人才的现实生计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疫后重组队伍的难度。
旅游从业者以往都是自谋生路,现在则是有组织地推荐工作,这样的转变离不开黄山旅游相关部门的积极作为。此举不仅有助于保护从业者权益,也保护了旅游业的元气。旅游部门这种创新思维,值得肯定。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类似黄山这样的创新,希望可以成为各地旅游业的有益借鉴。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应该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自救”方向。
这也启示,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面向的旅游市场要有共情能力,不仅要有创新的解决方案,更要具备能够落地的可操作性。因此,旅游主体可以更多考虑如何挖掘“本地化”“个性化”的潜力,服务居民和游客的“微需求”。
打开视野,才能抓住更多的跨界融合机会,拓展旅游业资源的多元化利用空间。在“自救”方向上,旅游业不妨适当做“节流”,更多做“开源”的事情,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布局新兴业务市场,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杨劲松(中国旅游研究院)
相关文章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月1日表示,乌军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的炮击并未停止,俄方对此表示担忧。俄方仍在等待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的到来,并愿意展开协作。总台记者 宋瑶)2025-07-07
- 文 | 黄小邪来源:深圳微时光“进口芯片那9个月的行情,就是击鼓传花,看谁是最后一个接盘侠。”在华强北做了20多年电子元器件生意的李政说。从2020年开始,因供货紧张引发的“断芯潮”,在华强北激起千层2025-07-07
长和:正与Vodafone就可能合并英国流动电讯资产及Vodafone英国进行洽谈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周三10月5日),现货黄金回落,脱离隔夜创下的9月13日以来新高1729.35美元/盎司,并有望终结此前连续六个交易日的涨势,因美元指数反弹,市场情绪在美国就业数据公布前变得谨慎。美国劳动力市场近期出2025-07-07
- “停更2个月。”11月21日,网友“异常肥美”在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的最近一条微博下留言。作为一位热心汽车行业话题的车企负责人,沈晖停更微博两个月引来不少网友关心问候。与此同时,新京报贝2025-07-07
- 当地时间10月5日,新西兰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3.5%,这是12个月以来的第8次加息,达到7年来最高值。新西兰央行报告显示,为应对通货膨胀、劳动力资源短缺,新西兰将持续收紧货币政策,以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