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发展普惠金融是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改革化险的重要路径
炒股就看,银保银行权威,监会金融机构专业,发展法人及时,普惠全面,地方的重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改革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地方法人银行定位支农支小,化险根植于一方水土,银保银行与小微企业、监会金融机构民营经济、发展法人农村农民天然具有深厚的普惠联系。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5月20日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表示,地方的重近年来,改革通过完善机制、化险创新服务、银保银行下沉重心,凭借人缘、地缘等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与政策性、大中型银行共同构成相互补充、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六稳六保、服务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截至3月末,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型贷款余额(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和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农户生产经营型贷款)达到11.96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51%,涉农贷款达到18.0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9.5%,地方法人银行是普惠金融的支柱力量。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发展普惠金融是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改革化险的重要路径。做好普惠金融,是地方法人银行稳健运行发展的必要途径,也应当是长远的战略方向。
“在金融服务实践中,我们也注意到真正坚守定位、专注主业,深耕本地市场的银行,不但在普惠金融领域探索出了很多特色、有成效的做法,也为自身优化业务结构、厚植发展土壤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因此,地方法人银行要进一步回归初心本源,将工作重心放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上,这既是使命担当,又是化解风险、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回归初心本源体现在:一是服务企业纾困。稳存量、扩增量,今年银保监会继续要求地方法人银行实现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实现差异化增速、各地要实现辖内法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总体“两增两控”目标。要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纾困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加强信贷支持,对市场前景好的特殊困难行业企业给予无缝续贷,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二是服务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专精特新”发展,围绕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助力提升现代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
三是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加强对农户、新市民、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等群体的支持,共同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乡村,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实体经济发展市场广阔,地方法人银行大有可为。”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地方法人银行要融入各级地方政府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发改委、税务、市场监管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强化政银保担合作,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业务覆盖面;推动强化地方风险补偿机制;用好用足普惠领域财政货币政策,重视两项货币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后的政策衔接。
针对挖掘真实需求,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地方法人银行要加强与地方经信、商务、农业农村等产业主管部门的联动,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实现名单共享,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推动服务下沉,走进园区、走进企业。在此基础上,地方法人银行要精准研发产品,探索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加大首贷户拓展力度,积极发展信用贷、中长期贷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百科)
- ·欧洲央行官员Nagel: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不应导致加息推迟
- ·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并发布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
- ·响应“清朗”行动,小红书联合中网联召开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研讨会
- ·杨德龙:短期缺乏赚钱效应 耐心等待市场回暖
- ·投中信息CEO杨晓磊:投资机构伴生科技创新,我国科创企业未来发展有四大优势
- ·美团打车接入腾讯出行 已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合作
- ·加班不满30小时捐300块,深圳市鑫晟世纪商贸有限公司要靠员工加班才能“翻身”吗?
- ·国家统计局:8月发电同比增长9.9% 增速比上月加快5.4个百分点
- ·担忧科技股暴跌影响股价,ARM称明年一季度无法完成上市
- ·上海银保监局:十年来上海银行业资产和银行贷款增长均超140%,共处置不良贷款26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