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氢能产业专项政策持续出台,多地锚定千亿产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恩惠 上海报道
8月初,地方多地工业和信息化部、氢能千亿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持续出台产值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专项政策《实施方案》提出,锚定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开展电动重卡、地方多地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氢能千亿
产业相关政策接连不断,产业持续出台产值氢能企业投资不止,专项政策资本逐氢热情不息。锚定甚至,地方多地有投资者大喊“错过了锂,氢能千亿不能再错过氢”。产业持续出台产值
作为我国能源体系建设的专项政策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在当前的锚定受重视程度已经远超过往。尤其是在政策层面,近两年里,氢能已然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的“常客”。其中,最为重磅的当属今年3月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
事实上,在整个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地方政策同样发挥着驱动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涉氢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3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并且,有4个省(市、自治区)锚定了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的目标。
多地“定制”氢能政策
不可否认的是,在“双碳”目标之下,我国氢能产业吹起了“政策风”。
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出台,更是被视作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该文件指出了氢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部署了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又一“执棋者”。在服务国家整个氢能发展战略之时,地方所出台的政策则更加具象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不少省(市、自治区)甚至出台了氢能产业的专项政策,为地方的产业发展“定制”了具体的路径。
其中,江苏早在2019年8月便出台了《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规划》,提出到2021年,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主营收入达到500亿元;到2025年,基本建立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体系,力争全省整车产量突破1万辆,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加氢网络,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成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2020年,四川亦出台了《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同样以2025年为重要时间点,提出届时四川氢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核心技术实现阶段性突破,保持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同步水平。氢能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燃料电池汽车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将四川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基地、示范应用特色区域和绿氢输出基地。
时间来到2021年,北京、河北、浙江先后出台氢能产业或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而在这一阶段,北京、河北更是明确提出了产业规模的目标,让业内进一步看到了地方氢能市场的发展潜力。
今年,随着内蒙古、天津、宁夏、上海加入出台氢能专项政策的行列,地方氢能产业发展的热度再上一个台阶。此外,山西和陕西两省目前正加紧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而河南省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待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内蒙古和山东等四个省(市、自治区)鲜明抛出“2025年氢能产值千亿”的目标。
“目前,国内氢能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已经形成了一套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的政策体系,尤其在地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氢能产业的产值规模正瞄准‘2025年万亿’的发展前景。”一位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示范城市群扛起产业化大旗
今年8月4日,上海城市群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发布第一阶段成果,100辆燃料电池汽车率先启动运营。
2020年,当地方开始掀起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布局热潮时,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城市群率先于2021年9月获批。此后,河南、河北两个城市群也在2021年底获批。
“最先获批的三个城市群产业布局优势明显,示范应用体系成熟,且其氢能产业规划精心设计。”前述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2年6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指出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储输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至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至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至10万吨/年。
一年前,由上海市牵头,苏州市、南通市、嘉兴市、淄博市、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市等6个城市(区域)共同组建的上海城市群被列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将在四年内推广5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建设73座加氢站。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智能制造处处长韩大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在示范城市群中要做的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互补。“第一个是长三角的合作,上海在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比较强,但是货车、客车的整车制造没有浙江、江苏强,所以我们要和浙江、江苏合作。第二个是零部件之间的合作,国家鼓励八大零部件发展,但是上海在八大零部件方面品类发展不全,要通过四年时间引进南通、淄博这两个区域企业的核心零部件,也要培育技术欠缺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能力。第三个是应用场景的合作,宁夏、内蒙古有应用场景,货车、大型卡车多,中长途运输频繁,他们当地整车制造很强,我们希望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核心零部件能够装载到当地的大卡车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推进氢能产业化进程中,北京同样加大补贴力度。
今年8月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提出,支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支持首创产品进入市场,支持技术装备首台套应用。其中,将氢能领域新材料产品优先纳入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对于符合指导目录的氢能产品首批次应用,按单个产品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给予分档奖励。
韩大东认为,在氢能产业发展中不能厚此薄彼,要同步推进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同步制氢、同步建加氢站、同步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
相关文章
- ■ “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一名老年人茫然地站在医院指示牌面前,一站就是半个小时。”陪诊师曹伦曾在西安某三甲医院做过多年医生,谈及陪诊,他对记者回忆起这个在医院常见的画面。■ 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对2025-07-09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再延期 安徽省精准施策促企业愿享尽享
转自:安徽新闻网本网讯记者 汤超)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自2022年9月1日起,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50%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延缓缴纳税费100%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其已缓缴税费的缓缴2025-07-09- 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9月初,国家药典委员会官网发布了《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2022年第二期)的公示》,对2022年第二期19个中药配方颗粒拟公示标准。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截2025-07-09
- 国庆假期外盘大反弹,国内股指期货能否迎来开门红?外盘原油上涨15%,内盘原油是否一字板,能化能追吗?基建地产暖风不断,黑色系究竟怎么走?本期节目邀请中天期货天津营业部总经理孙金樑,一起聊一聊明日期市开2025-07-09
保险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继公募基金、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之后,个人养老金保险版细则也最终落地。11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已于近期下发了《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2025-07-09- 每经记者 淡忠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9963910月8日,津潍高铁济南联络线三座特大桥同步开工,拉开全线主体施工序幕。津潍高铁属于二线——即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的“第二纵”。在京沪高铁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