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型行业占比大 利好IF表现

期货日报
2023年开年以来,内需股指出现了连续上涨行情。型行截至1月19日,业占上证50、比大表现沪深300、利好中证500指数、内需分别上涨7.04%、型行7.35%、业占5.80%、比大表现6.28%,利好其中,内需计算机和非银金融涨幅达10%以上,型行领涨各板块。业占
防疫政策优化加上春节长假来临,比大表现市场开始关注消费复苏,利好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均大幅上涨,而这些行业也受到外资的关注。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经累计流入超过1000亿元,完成了2022年全年的流入规模,足见对未来行情的看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杠杆资金仍然谨慎,2023年融资规模减少了58.30亿元,虽然中证500和创业板指也持续上涨,但杠杆资金并没有同步增加。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春节长假临近,不确定性增强,杠杆资金逐步获利了结,同时减少假期期间的利息成本。
我们认为,各个指数短期涨幅可观,长假来临之际仍要警惕风险,但整体上2023年经济前景相对于2022年更为乐观,春节后行情仍值得期待。
2023年,从政策角度上来看,预计以提振内需和稳定房地产为主。1月13日,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1月13日银保监会工作会议表示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对投资的融资保障,支持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月13日,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
从的构成来看,行业主要集中于政策支持的方向。截至2023年1月18日,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家用电器5个行业合计权重占比达到46.28%。从北向资金今年流向来看,集中流入食品饮料(206.38亿元)、非银金融(151.61亿元)、电力设备(117.86亿元)、银行(94.10亿元)、有色金属(84.67亿元)等行业。
从估值角度来看,沪深300指数PE(TTM)为12,PB为1.42,估值百分位为36%,对于长线资金来说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从经济发展来看,当前消费已有恢复迹象。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42亿元,同比下降1.8%,市场预期降6.5%,相较于前值下降5.9%,已有明显好转。不过受到海外需求回落影响,外需型行业恢复力度不及内需型行业,不过外需型行业主要是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在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占比较大,而酒饮料茶、食品、农副食品加工、医药等内需型行业,在沪深300指数中占比较大,从这一角度看也更利于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2023年企业和居民将回归正常生活,经济前景有望改善,预期推动下股市将迎来持续的上涨行情。为加快经济复苏,房地产政策不断放松,房地产相关行业都能受益,同时消费政策预计会加码,这将持续利好沪深300指数。(作者单位:申银万国期货)
相关文章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金融的核心是资本市场。从“凤凰计划”“鲲鹏计划”“紫丁香计划”“星耀鹏城”计划,到“尖峰行动”“映山红行动”“浦江之光”行动,再到各种倍增计划、绿色通道等鼓励和扶持政策,这些2025-07-07
- 李宇嘉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已退休多年的大学辅导员谢老师发了几张现场座谈的照片,配的文字内容是,“迟暮之年,白首之心。大家毕业安好,我的退休生活才称得上岁月静好”。原来,笔者本科毕业的学校为了提高2025-07-07
- 记者/索炎琦据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当地时间11日宣布,已在日本推出该公司旗下的“星链”互联网服务,这使得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部署该卫星通信系统2025-07-07
- 本报记者 冷翠华进入10月份,率先启动2023年开门红产品宣传,拉开了寿险业2023年开门红序幕。当前,寿险市场仍处在深度转型期,新单增长乏力,业界各方高度关注2023年开门红业绩。接受《证券日报》记2025-07-07
- 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正在海口举行,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重型运载火箭研制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集团一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总师顾问龙乐2025-07-07
1-8月长三角产业投资图谱: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逆势上扬,低碳产业将成重要发力点
近日,长三角地区1-8月产业投资数据陆续出炉。投资,是稳经济的重中之重。在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下,今年前8个月,长三角在产业投资方面有怎样的表现?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各地统计局数据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