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建造获得新进展。人造太阳
11月22日,全球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最大制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核心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部件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完成
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首件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人造太阳
增强热负荷第一壁是全球ITER的核心部件,被喻为ITER的最大制造“防火墙”,它直接面对芯部一亿度高温等离子体,核心涉及聚变堆建设的部件关键技术。
核聚变被认为是完成人类的终极能源。人类当前对聚变反应的首件控制,主要是人造太阳依靠一种环形容器,通过约束电磁波驱动,创造氘、氚实现聚变的环境和超高温,实现受控核聚变,这种装置被称为托卡马克(Tokamak)。
因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可控核聚变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
ITER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核聚变项目,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联合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参与建造。
中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2008年,中国全面开展ITER计划工作,承担了其中约10%的研发制造任务。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接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研制。在成功批量制备增强热负荷手指部件后,该公司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完成部件的焊接装配。
中核集团称,中国团队领先国际完成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的首件制造,再次为ITER关键部件的研发取得实质性工程突破。
中国也在研制自己的新一代“人造太阳”。
10月20日,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焦点)
-
【欧洲央行管委Nagel:不应该因担忧经济衰退而推迟加息】财联社8月31日电,欧洲央行管委Nagel表示,不应该因担忧经济衰退而推迟加息。提前加息可以降低经济陷入低迷的风险。欧洲央行必须采取果断行动维 ...[详细]
-
百度无人车上路载客!李彦宏:比有人驾驶更安全。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晓寒 昊晗来源:车东西ID:chedongxi)近日,百度宣布获得北京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许可,旗 ...[详细]
-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经专家综合研判,黑龙江绥芬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对绥芬河市部分区域风险等级进行调整,现通告如下:自4月30日6时起,将源丰经贸公司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详细]
-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未来经济发展怎么干?看国家发展改革委权威发声!
赵辰昕:三个“不会改变”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 秘书长 赵辰昕: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会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不会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详细]
-
11月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介绍,为了保证各地各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实防控政策,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传达部署二十条优化措施的文件 ...[详细]
-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雪】据路透社30日报道,乌克兰农业部副部长维索茨基指责俄罗斯军队在占领区“偷窃了几十万吨粮食”。维索茨基当天对乌克兰国家电视台透露,俄军占领区有150万吨的粮食库存,他 ...[详细]
-
澎湃财讯5月1日上午八时许,全球最大浅水航道第四代、我国首款江海联运型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2号船,缓缓驶离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长兴造船基地码头,开启气体试航。这是长兴造船基地自 ...[详细]
-
北京时间30日凌晨,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周五收跌,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的行情。但受供应紧张的可能前景推动,本周原油价格仍录得涨幅。此外,5月取暖油期货价格创纪录新高。馏分油库存紧张也导致现货 ...[详细]
-
2022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守正创新,公募基金特色化发展正当时”圆桌讨论现场 每日经济新闻图2022年11月1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以“特色塑造,稳中求进”为主题的“2022中国资本市场 ...[详细]
-
4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4例福建4例,北京2例,广西2例,云南2例,上海1例,山东1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