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发射日期不到一周,NASA还没解决登月火箭泄露故障

(观察者网讯)作为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第一步的射日“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已经因故障问题多次推迟,然而,到周登月眼看下一个发射窗口临近,还没火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的解决燃料泄露问题却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21日报道,泄露更换密封部件后的故障“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当天完成了一次低温推进剂加注测试,但NASA在测试过程中再次发现液氢泄露问题。射日然而NASA随后宣称,到周登月工作人员已经将泄露控制在“可控水平”,还没火箭此次测试的解决所有目标均“成功实现”。
CNN报道截图报道称,泄露NASA在21日进行的故障测试目标是向SLS火箭注入低温推进剂,模拟火箭发射当天燃料加注过程,射日从而让NASA团队对火箭进行必要的到周登月调整并验证发射任务的时间表,降低发射当天出现延误的还没火箭风险。
但实际测试过程却并不那么顺利。NASA工程师在加注液氢推进剂的过程中,再次检测到液氢泄露,且与9月3日发射尝试时的遭遇的泄露问题具有“相同特征”。传感器检测到的氢气浓度达到7%,远高于4%的安全阈值,这迫使NASA团队暂停燃料加注工作。
NASA工作人员随即采取了“补救措施”,重新调整压力和温度指标。尽管泄露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但NASA工程师成功将泄露率维持在低于安全阈值的“可控水平”之内,最终为火箭加满了燃料。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指出,在9月3日的发射取消之后,NASA已经更换了液氢泄露位置的密封部件。然而在21日的测试过程中,同一位置却再次出现液氢泄露问题,这意味着“阿尔忒弥斯1号”的发射任务可能仍面临挑战。
此外,在测试过程中,NASA工程师在火箭另一处位置也检测到液氢泄露,氢气浓度一度达到5%。但CBS称,此处的液氢泄露率很快自行下降,目前还没有消息表明这一问题是否会对发射产生影响。
9月3日,NASA宣布推迟“阿尔忒弥斯1号”发射任务 图自澎湃影像尽管液氢泄露仍未能被彻底排除,但NASA还是宣布“成功实现”此次测试的所有目标。“我们会收集数据,看看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发射主管查理·布莱克威尔-汤普森(Charlie Blackwell-Thompson)说,“今天的测试结果相当鼓舞人心,我为团队的工作表现感到自豪。”
由于NASA迟迟未能克服SLS火箭的故障,作为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第一步的“阿尔忒弥斯1号”发射任务已经多次推迟,8月29日和9月3日的两次发射任务均被取消。
CNN称,布莱克威尔-汤普森并未说明下一次发射的日程安排,NASA官员将在9月25日开会讨论火箭的测试结果,评估潜在的发射时间。目前,NASA将美国东部时间9月27日开启的窗口期定位下一次发射的首选日期,将10月2日作为备选日期。
美国于2017年正式宣布实施“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目标是在2024年前将美国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在2028年前于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为登陆火星和更深层次的深空探测任务奠定基础。
“阿尔忒弥斯1号” 计划无人驾驶绕月飞行42天。它将搭载“猎户座”飞船,在距离最近的月球上空60英里处飞行,测试任务的一大焦点是研究辐射对宇航员构成的风险。
相关文章
数字化赋能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
——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来源:经济参考报“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现场据海关统计,过去5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近10倍,2021年规模达到1.92万亿元人民币;业内预测,未来5-2025-07-07- 一个名为“万家创富”的团队近日打着万家基金的旗号进行了一系列诈骗活动,通过微信交流群诱骗投资者向私人账户汇款。万家基金随后发布提示性公告,提醒投资者提高对不法行为的识别能力,保护自身财产安全。业内人士2025-07-07
-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薛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A股五大险企代理人规模相比去年末减少近50万人。近年来,各家险企都在探索转型,改变以往的“人海战术”,力图提质增效。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人力数量已2025-07-07
特朗普:FBI不仅偷了我的护照,还拿了我完整且高度机密的医疗档案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据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消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9月7日在其社交媒体网站上发文称,他不得不“通过法庭文件”才得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8月8日“突袭”2025-07-07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中证网讯记者 薛瑾)11月22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保险公司应当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求,提供简明易懂、安全稳健、长期保值增值2025-07-07- 日常生活中,面对亲朋好友的借款请求,有些人碍于情面或是出于仗义,不惜通过自身信用从金融机构借款后转借给他人。那么,这种二次转贷的民间借贷行为有效吗?如借款方不还钱后,对金融机构的偿还责任如何认定?本文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