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集体回调

油脂集体回调
弘业期货油脂研究员唐谋认为,油脂周一油脂集体回调,集体主要原因是回调宏观避险情绪致使投资者平仓,以及原油、油脂美豆油期货下跌的集体拖累。本周在吉隆坡将举行第34届油和月桂油价格展望会议(POC2023),回调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将于3月10日公布棕榈油月度供需报告。油脂在价格展望会议召开之前,集体投资者集中获利了结。回调同时,油脂原油价格下跌施压植物油。集体原油期货走弱致使生物柴油吸引力下降,回调豆油、油脂棕榈油为生物柴油原料,集体价格承压。回调
记者注意到,2月下旬内盘油脂整体处于高位振荡走势,3月初受外围油脂市场走强带动,于上周五破位冲高。不过,因近期上涨后出现大规模获利了结,同时美豆油走弱以及原油价格下跌均施压棕榈油市场,周一BMD棕榈油期货下跌,受关联品种带动,连盘豆油和棕榈油主力均收长阴线,回吐上周五涨幅。
国元期货分析师吴菁琛告诉记者,全球油脂市场供需主要变化主要有几个方面:从供应端来看,一方面东南亚棕榈油于2月开始进入增产周期,但近期产地洪水可能对2月产量预期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印尼对出口限制政策有所加码,以确保其国内供应,该供应缺口预计转向马来西亚。从需求端来看,印度政府决定取消下一财年(4月1日开始)的20万吨毛葵花籽油免税进口配额,这使得对于印度来讲棕榈油消费性价比提升,有望刺激印度后市的棕榈油采购。
对于豆类,唐谋认为,阿根廷严重干旱影响已经基本被盘面消化,巴西收获快速推进,丰产预期制约美豆上涨,后市需重点关注阿根廷产量情况、巴西出口情况及美国新年度面积情况。由于巴西大豆收获进度慢,进口船期延迟,2、3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少,油厂开机率下降导致豆油产量下降,但4月进口大豆预估到港量将达到850万吨,国内豆油供应将趋于宽松。预计豆油上行空间有限,将延续振荡格局。重点关注进口大豆到港情况。对于棕榈油,主要驱动因素是马来西亚洪水对产量的不利影响。但是2月之后马来西亚棕榈油将进入季节性增产周期,累库压力将逐渐增加,今年外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得到改善,有助于棕榈油的生产恢复。并且产地库存宽松,欧盟逐步淘汰棕榈油制生柴,主要消费国消费印度及中国库存基本已恢复,棕榈油库存偏宽松,出口需求增长预期有限,对盘面提振力度有限。国内棕榈油库存处于高位,虽然止住上升势头,但仍处于五年同期最高水平。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下游提货意愿减弱。棕榈油短期缺乏上行动力。
据悉,2月以来,国内油脂基本面整体呈现供强需弱格局。一季度国内油脂供需预期变动有限,上半年整体处于宽松预期中,菜系相关品种表现尤为明显。从供应端来看,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进口大豆、菜籽到港量充足,同时,今年春节后国内油厂开机恢复较快,2月菜油产量达19.09万吨的历史高位,2月主要油厂豆油压榨量479.72万吨,处于近年同期偏高水平。国内棕榈油库存仍居高不下,据统计,截至2023年2月24日,全国重点地区棕榈油商业库存约97.82万吨,同比增幅189.92%,仍处于近八年的历史性高位。需求端来看,上半年整体处于油脂消费淡季,不过近期气温回暖对油脂下游消费存在一定提振预期。
“短期油脂市场的矛盾点并不突出,重点在于美豆以及棕榈油产地政策的调整。当前油脂市场有两个关注点:其一,南美大豆的定产情况,当前市场对巴西大豆的产量预期整体在1.5亿—1.53亿吨,巴西大豆的丰产足以弥补阿根廷大豆减产的部分,上半年南美大豆的供应仍趋松看待;其二,印尼出口政策仍存在调整预期,不排除印尼为调控其国内食用油价格,继续限制棕榈油出口,重演降食用油价格—限制出口—增产周期胀库—被迫开放出口的循环,造成棕榈油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吴菁琛说。
上周印度取消了200万吨的毛葵油免税进口配额,市场预计这带动印度棕榈油进口的增长,但是目前印度国内油脂库存已与往年持平,需求增长有限,且印度存在持续收紧植物油进口政策的可能。“随着多头情绪降温,在产地棕榈油累库及国内大豆大量到港的预期下,油脂缺乏持续上行的驱动。棕榈油短期缺乏上行动力,豆油上行空间有限,油脂突破失败,预计将回调至区间内,并在区间上沿附近振荡。”唐谋说。
吴菁琛认为,后市油脂供应整体趋松看待,短期缺乏进一步上行的驱动,区间振荡为主。重点关注产地出口以及国内消费端的恢复节奏。
相关文章
- 来源:中国贸易报欧莱雅在华成立首家投资公司,并落户上海奉贤,以便拥有更靠近市场、与市场建立紧密合作的能力;跨国制药巨头丹麦诺和诺德宣布投资4亿元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立投资公司,旨在推动在华全产业链2025-07-08
至少7国报告儿童止咳糖浆受污染事件,WHO紧急呼吁各国协调行动
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一份声明,向各国发出紧急行动呼吁,以保护儿童免受污染药品的影响。自2022年10月以来,多个国家发现劣质儿童药物,已有数百名儿童因此死亡。据路透社1月23日报道,去2025-07-08-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1月19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北京大学曹云龙所在团队开展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等10项研究进展入选。据介绍,十大进展包括2025-07-08
已走出至暗时刻?信用债净融资单周竟超1500亿,上月刚新低,2023年趋势如何?
去年底以来,信用债一级市场频频遭遇冲击。2022年11月和12月连续两月净融资规模为负,Wind数据显示,12月信用债净融资规模为-6078.69亿元,创下2015年以来新低。虽然进入2023年以后,2025-07-08-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春节档总票房破27亿!《流浪地球2》9亿领跑,背后哪些上市公司望成大赢家?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1月23日讯编辑 笠晨)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20时,2023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突破27亿元,电影《流浪地球2》、《满江红》、《熊出没2025-07-08
最新评论